佛教中的胎藏界与金刚界有何区别,曼荼罗又是什么意思

承题所述
2024年10月29日 22:05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区别:一胎藏界:佛教讲一切本自具足,本心能生出万法,这就好像千千万万不同的人都是从胎儿慢慢长大的,一切显现都由心出,所以名“胎";又如同树张什么样子属于什么品种都是由种子决定的,不同的特性都能“收藏”在种子里,所以名“藏”。

二金刚界:佛教讲佛法,能降服一切烦恼,能转一切烦恼为功用,金刚界则是“转”的体现,金刚二字代表般若,表示一切显现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实体,也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消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生不灭"),应般若而转烦恼,便是金刚界的义。

三:如果说胎藏界是纵向分析事物,那么金刚界就是从横向分析事物,如果说胎藏界是世界观(理),那么金刚界就是方法论(智)。

曼荼罗是密教传统的修持能量的中心,茶花又名曼荼罗花,是佛教中的吉祥花,相传佛祖传法时,手拈曼荼罗花,下起漫天曼荼罗花雨,象征宁静安详、吉祥如意。

扩展资料:

中台八叶院的含意,中台第一院,八叶莲花表菩提心德,胎藏界以莲花表心,是八瓣肉团心,音译汗栗驮,译云“肉团心”,即物所的心脏,通有情及非情,其状如莲花合而未开,佛心则如开敷莲花。

金刚界以月轮表心,是质多心,梵语citta,音译质多,曰“虑知”,限于有情,今此中台八叶院是使行者在自心观八叶九尊之德,开发自己本有的菩提心,所以表菩提心德,第二重表大悲德,第三重表摄化方便德。

《大疏》第三解释说:“从佛菩提自证之德现八叶中台胎藏身,从金刚密印现第一重金刚手等诸内眷属,从大悲万行现第二重摩诃萨诸大眷属,从普门方便现第三重一切众生喜见随类之身。

若以轮王灌项示之,则第三重如万国君长,第二重如朝廷百揆,第一重如宗枝内弼,中台如垂拱之君,故花台常智为大曼荼罗王也。

若自本垂迹,则从中台一一门各流出第一重种种门,从第一重一一门各流出第二重种种门,从第二重一一门流出第三重种种门,若行因至果,则第三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二重,第二重之所引摄成就能通第一重,第一重之所引摄成就能见中胎藏。

”这三重曼荼罗分作十三大院(实际上十二院)。中央的八叶院画八叶莲花,最中央的莲台上是大日如来;八叶上面画四佛、四菩萨,表示大日如来的四智四行,总称八叶九尊,为毗卢遮那全体,又为胎藏界曼荼罗的根本总体。

中台八叶院的含义,中台第一院,八叶莲花表菩提心德,胎藏界以莲花表心,是八瓣肉团心,音译汗栗驮,译云“肉团心”,即物所的心脏,通有情及非情,其状如莲花合而未开,佛心则如开敷莲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胎藏界

网友(2):

胎藏界,密教对本具理性(五大或净菩提心)的喻称。谓佛性隐藏于众生身中,或理性摄一切诸法,具一切佛功德,犹如子藏母胎,故名。   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金胎两部之所由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藏界曼荼罗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故金刚界曼荼罗亦称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反之,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又金刚界若配以五智,即分为佛、金刚、宝、莲花、羯磨等五部;胎藏界为导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则分为佛、莲花、金刚三部。金刚界,音译作嚩日罗驮睹。与“胎藏界” 相对,二者合为佛教密宗根本两部。略称金界。密宗视宇宙中一切皆为大日如来所显现,表现其智德方面者称为金刚界;表现其理性(本来存在这永恒悟性)方面者称为胎藏界。金胎两部之所由区别,是由观察的方面和立场不同而表法因而不同,盖自心之圆具万德,在佛不增,在众生不减,说此法尔之理,本来具有之相者为胎藏界,故胎藏界曼荼罗亦可称为本有曼荼罗、理曼荼罗、因曼荼罗。如来无边智慧,悉与冥合,示此观照之智的差别相者,为金刚界。此虽佛智,亦非众生所无,到佛果而始生也,固亦为本有,然在金刚界则以显佛果上之智的差别。故金刚界曼荼罗亦称修生曼荼罗、智曼荼罗、果曼荼罗。以金刚为喻,取其二义,一为自体坚固,一为业用锐利。如来内证之智德,其用锐利,能摧破惑障以证实相之理,其体坚固,不为一切烦恼所破,犹如金刚宝石之坚固,不为外物所坏,故金刚界具有智、果、始觉、自证等诸义。反之,如来之理性存在于一切之内,由大悲辅育;犹如胎儿在母胎内,亦如莲花之种子蕴含在花中,是故譬之以胎藏,故胎藏界具有理、因、本觉、化他等诸义。又金刚界若配以五智,即分为佛、金刚、宝、莲花、羯磨等五部;胎藏界为导他之教,若配以大定、大悲、大智三德,则分为佛、莲花、金刚三部。   若据《金刚顶经》所说,将金刚界以图绘表示,称为金刚界曼荼罗;若据《大日经》之说,将胎藏界以图绘表示,称为胎藏界曼荼罗。以上两界合称真言两部,或称金胎两部,为密宗最根本之二面。若视为彼此对立,则称两部相对;若视为两界一体,则称两部不二。于此,日本东密主张两部原本互相不二,故不另立“不二之法”;但台密另立不二之法,称为苏悉地法。此外,于色、心二法之中,金刚界配属心法;于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之中,金刚界配属识大。胎藏界则配属色法,配属前五大。此界代表性之印契为五股杵印。曼荼罗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曼荼罗又译〝曼佗罗〞、〝慢怛罗〞、〝满拏啰〞等;曼荼罗意译〝坛〞、〝坛场〞、〝坛城〞、〝轮圆具足〞、〝聚集〞等;藏语dkyil-vkhor,音译〝吉廊〞,意译为〝中围〞。 是密教传统的修持能量的中心。茶花又名曼荼罗花,它是佛教中的吉祥花,相传佛祖传法时,手拈曼荼罗花,下起漫天曼荼罗花雨,象征宁静安详、吉祥如意。

网友(3):

这三个概念百度词条上就有,上面已经有的我就不复制黏贴了,我来谈谈词条上没有的。

胎藏界

佛教讲一切本自具足,本心能生出万法。这就好像千千万万不同的人都是从胎儿慢慢长大的,一切显现都由本心出,所以名“胎";又如同树张什么样子属于什么品种都是由种子决定的,不同的特性都能“收藏”在种子里,所以名“藏”。

金刚界

佛教讲佛法,能降服一切烦恼,能转一切烦恼为功用。金刚界则是“转”的体现,金刚二字代表般若,表示一切显现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实体,也因为因缘聚合的缘故而从来没有消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生不灭"),应般若而转烦恼,便是金刚界的义。

两个概念比较

如果说胎藏界是纵向分析事物,那么金刚界就是从横向分析事物,如果说胎藏界是世界观(理),那么金刚界就是方法论(智)。这就是区别,剩下的自己体会。

有一点要指出,唐密里的金刚界和胎藏界,不能简单的和藏密里的各部去比较,因为分类标准不同,永远都无法对应的。

曼陀罗

这个解释起来简单,就是坛城,什么是坛城?就是各尊待得地方,什么意思?简单的理解,就是各尊的净土。举个例子,阿弥陀佛曼陀罗,简单的理解就是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的显现。

网友(4):

简单说明几句话就清楚了

胎藏界代表:本觉

金刚界代表:究竟觉

曼荼罗简单讲就是:诸圣会集之处、秘密庄严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