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M档拍摄时,光圈与快门存在怎样的关系?

2024年11月22日 10:12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当在全手动模式时,光圈和快门就相当于乘法里边的两个因素,曝光量就相当于积。当积一定时,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就是反比的关系。说到相机的光圈和快门,就是曝光量一定,光圈大,速度就要高,光圈小速度就该低。具体到舞台摄影要根据你的构思灵活掌握光圈和速度的关系,因为动感的和瞬间定格画面拍摄手法不一样。

网友(2):

M是手动档。光圈的大小决定通光量的大小,决定景深范围;快门决定通光时间,能留下快门时间内物体的运动轨迹。舞台抓拍宜用高快门。初学建议用A档——广圈优先。

网友(3):

拍舞台和在非常黑暗的环境下影人不一定要用M档,要调ISO800,然后用A档,加个外闪光灯效果就已经很好了,不然就闪光补偿加一点,效果也会比较好。

网友(4):

光圈是一组制作在镜头里面可以活动的叶片,藉由控制光圈的大小,就可以控制光线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相机内光量的多与少。光圈是一个系数,是没有单位的。
计算方法是: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
按照135单反相机的习惯,标准的光圈值应该是 F1.0、F1.4、F2.0、F2.8、F4、F5.6、F8、F11、F16、F22、F32、F45、F64。其中F1.0是最大光圈,而F64就是最小的光圈了。数字越大,光圈就越小,反之则越大。光圈越大的镜头,镜片的口径就越大,这样制作的成本和难度都会成倍的提高。每级光圈之间,每小一档就表示光圈的进光量刚好少一半,比如说F4的进光量就是F2.8的一半。
通常表示光圈的办法是在相对光圈前面加入[f/],比如f/1.4、f/2、f/2.8等,也有用1:2来表示f/2的。通常镜头标记上用类似1:2的方式更多些。
由于光圈控制镜头进光量的作用,在暗弱的光线下拍摄,需要使用大光圈镜头,一获得更多的光量;而在明亮的场合,则使用小光圈不至于曝光过度。总之,可以通过光圈的调节,达到准确曝光的目的。光圈的作用除了控制进光量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控制拍摄画面的景深。景深随镜头的焦距、光圈值、拍摄距离而变化。对于固定焦距和拍摄距离,使用光圈越小,景深越大。由于光学原理和制造成本的限制,摄影镜头在全开光圈时的像质并不是最佳的,通常在收缩光圈后,像质有明显的改善。每个摄影镜头都有一个或者多个最佳光圈,在这些最佳光圈下,画面的质量达到最好,分辨率高、反差均衡等。不同的镜头,最佳光圈的位置也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光圈出现在最大光圈收缩2档或者3档的位置。比如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最佳光圈为f/5.6或者f/8。
由于数码相机的焦距比传统相机的焦距短很多,使镜头的口径开度小,故很难产生较窄的景深。这个也就是老是有人会说为什么自己拍人像会没有背景虚化的效果了。
目前的数码相机机快门仅有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首先说说电子快门和机械快门的区别。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控制快门的原理不同,如电子快门,是用电路控制快门线圈磁铁的原理来控制快门时间的,齿轮与连动零件大多为塑料材质;机械快门控制快门的原理是,齿轮带动控制时间,连动与齿轮为铜与铁的材质居多。
快门以「秒」作为单位,它有一定的数字格式,一般在像机上我们可以见到的快门单位有:B、1、2、4、8、15、30、60、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
上面每一个数字单位都是分母,也就是说每一段快门分别是:1秒、1/2秒、1/4秒、1/8秒、1/1秒、1/30秒、1/60秒、1/125秒、1/250秒(以下依此列推)等等。一般中阶的单反相机快门做到1/4000秒,高阶的专业相机则可以到1/8000秒。
B指的是慢快门Bulb,B快门的开关时间由操作者自行控制,我们可以藉由快门按钮或是快门线,来决定整个曝光的时间。
我们可以注意到每一个快门之间数值的差距都是两倍,例如1/30是1/60的两倍、1/1000是1/2000的两倍,这个跟光圈值的级数差距计算都是一样的。与光圈相同,每一段快门之间的差距也被之为一级或是一档。
光圈级数跟快门级数的进光量其实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光圈之间相差一级的进光量,其实就等于快门之间相差一级的进光量,这个观念在计算曝光时很重要,
前面提到光圈决定了景深,快门则是决定了被摄物的「时间」。当我们拍摄一个快速移动的物体时,通常需要比较高速的快门,才可以抓到凝结的画面,所以我们在拍动态的画面时,通常都要考虑可以使用的快门速度。
有时我们要抓取的画面可能需要连续性的感觉,像是拍摄像是丝缎般的瀑布或是小河时,就必须要用到速度比较慢的快门,延长曝光的时间来抓取画面的连续动作。
从按下快门释放按钮到开始曝光的这段时间称为快门时滞时间,目前数码相机的快门时滞普遍比较长,所以我们在按快门的时候更要掌握好提前量。这方面单反相机就完全不同了。
在每一次拍摄时,光圈的大小控制了光线的进入量、快门的速度决定光线进入的时间长短,这样一次的动作便完成了我们所谓的「曝光」。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打个简单的比方。在水龙头下放个杯子,假定这个杯子装满水就是一张曝光准确的照片,那么这个水龙头的出水量的大小就可以理解为光圈,而一杯水满的时间就可以理解为快门了。把出水量弄大,那么这个杯子水满的就快。把出水弄得一滴一滴的时候,水满的时间就会很慢。所以,当你用大光圈拍摄时,快门速度就可以很快,而用小光圈拍时,快门速度可就得慢很多了。
假如你用大光圈拍摄,又把快门时间弄的比较慢,那么就等于是这杯水已经溢出来了。当然这张照片就是曝光过度了。同样,本来光圈又小,又把快门弄得很快,这杯水就会装不满,照片就会欠曝。 光圈:

  镜头的通光量有光圈的控制作用,通常镜头光圈越大(F值越小),通过的光亮就越多,大光圈带来的特点就是能够获得很浅的景深,就是那种主体清晰,前后景模糊的效果,这个手段经常被用在人像摄影当中,能够突出主体。当然,大光圈下面的聚焦一定要保持准确,否则比较浅的景深很容易照成焦点的偏差。光圈越小(F值越大),通过的光亮就越少,在小光圈下面可以获得比较长的景深,这样比较适合表现宽广的风光或者环境,清晰度范围很大。

  快门:

  配合光圈的变化,可以调整快门的速度来实现正确曝光,快门就是曝光时间的长短,比如你的光圈确定为F8,那么快门越快,进来的光亮就越少,快门越慢就进光更多,快速的快门可以把运动瞬间凝结在底片或者CCD上,比如喷涌的瀑布,在阳光下凝结成晶莹剔透的水珠。如果放慢快门速度,那么,主体不动是清晰的,背景的人群就会变成模糊的运动效果,画面的生动性加强。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当一个景物的正确曝光确定以后,你可以变换不同的曝光组合来达到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个场景在ISO100下面的正确曝光值是F8,1/125,那么,你可以选择F5.6,1/250---F11,1/60等等很多种组合,来控制画面的表现方式,这里面就是一个摄影常用的规律“倒易率”--就是要保证曝光量的正确,可以放大一挡光圈,同时提高一挡快门,或者缩小一挡光圈,同时放慢一挡快门。这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放大或缩小几档光圈,就要相应的加快或放慢几档快门。这样才能维持曝光总量的正确,保证画面质量,而画面效果就是通过不断变换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来达到的。当然,这种倒易率也有失效的时候比如拍摄月夜星空,等等特别的环境,这里就不是简单的倒易率能解决了,更多依靠摄影者的经验和技巧,这是需要实践来总结的。

网友(5):

可以更好的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