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2024年11月23日 01:13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问题一:怎样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持续疲劳和压力的积累以及缺乏成就感和自我效能感而产生的疲惫、厌倦和挫败的情绪感受和心理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心态。表现为工作不开心、感到生活没意思、认为自己的工作得不到认可,充满压力感、疲惫感、挫败感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正常的,就如同人们常常会患感冒一样,而优秀的教师最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产生职业倦怠只是人生的一个交叉路口。如果处理得当,或许能够找到教育人生的新方向,将危机化为转机,还能将转机变为再一次成长的契机。那么,如何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努力:一、保持一颗平常心。有的教师具有远大的教育理想和饱满的工作热情,有比较高的目标。一旦工作一时停滞不前,或者工作压力加大,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和能力有限,不是人人都可以攀登珠穆朗玛峰的。需要教师量力而行,正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对自己要求要适度,不要过高,适当评价自己的工作,对自己不要求全责备。顺境时,心态平和;逆境中,心态冷静。时时保持一颗平常心。二、重新燃起 *** 之火。要克服职业倦怠,就必须重新燃起 *** 之火。教育需要 *** ,因为教育是心灵的对话,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以心激心,以情 *** 的活动。 *** ,使教育富有感召力、震撼力,使教育增添光彩,也使教师焕发青春,精神抖擞地工作。于漪说: *** 是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美国学者威伍在《 *** ,成就一个教师》中说:想要成为好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 *** 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 *** 的教师。这种 *** 指对生命的热烈拥抱,对世界的强烈热爱,对梦想的执著追求,对一切未知的不屈不挠的追问。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具有 *** ,克服职业倦怠就是轻而易举的了。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获得新的成就感,取得新的成绩。这是克服职业倦怠的良方。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从一个高度跃向一个新的高度,工作得到领导的器重,同事的赞叹,学生的认可,家长的肯定,就会获得新的成就感。而获得了新的成就感,就会更加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投入到研究中去,从而进一步提高水平。这样形成了良性循环,职业倦怠自然就销声匿迹了。四、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教育的本质是让受教育者享受幸福,追求幸福。这样,从事教育的教师就应该首先享受幸福,成为幸福的人。而我们过多地要求教师做蜡烛,做火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实在过于悲壮悲凉。老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往往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牺牲了自己的健康,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家庭,牺牲了自己孩子的前途。成年累月奋战在教育第一线。这样心灵枯竭,一遇到特殊情况,自然会产生倦怠感。要改变这样状况,教师应该在紧张之余,听听音乐,跳跳舞,参加体育锻炼,节假日偕同家人外出旅游,丰富自己的生活,用幸福塑造幸福,用美好引导美好。五、不断创新。有的老师工作五年、十年,拿到了相应的职称,觉得教材吃透了,教法掌握了,于是,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心甘情愿地重复昨天的故事,产生了年年月月花相似的感觉,职业倦怠自然而然就应运而生了。其实,教育是永远年轻的事业,教育的每一天都是一首隽永美丽、动人心魄的诗;教育的每一天都有梦让人憧憬的梦,引人不懈拼搏的梦。教师相信孩子的心灵是蔚蓝的、浩瀚的,孩子们就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天都在成长具有这样观念的教师会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就会不断创新,即使是教过几遍的教材,也要重新思考,重新备课。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相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会谱写出崭新的教育乐章。六、给自己的心灵放假,给自己以一定的休......>>

问题二:教师如何避免职业倦怠 当今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工作“不认真”;二是不读书影响了生命的质量。 我所说的“不认真”是指大部分教师虽然投入的“身”多,但是心“少”。不否认教师的工作的辛苦,但是由于将学科教育非常单纯成为学科教学,甚至是…… 当今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工作“不认真”;二是不读书影响了生命的质量。 我所说的“不认真”是指大部分教师虽然投入的“身”多,但是心“少”。不否认教师的工作的辛苦,但是由于将学科教育非常单纯成为学科教学,甚至是分数教学,使一些教师就作为参考书的传声筒。于是就出现了“一千个学生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局面,因为首先教师心中的哈姆雷特就是复制别人而来的,教育的另一个名字是影响。教师对教材没有自己的思考,而是机械的重复着别人的观点人云亦云。当然这样的教学自然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是开发学生的潜力,而不是精力。王金战在给新生上数学课之前,首先给学生来一个为期两周的“大话数学”,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不仅教给学生的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出数学好玩也好学,还要让学生懂得数学中的人生哲理。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是信心倍增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无限的学习热情。由于对学生教育的不够,自然就会加大教学的成本。于是在时间与精力上的投入就会自然而然地加大。不开发学生的潜力而是恶意开采学生的精力。当学生精疲力竭的产生逆反的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学生道德上出现了问题。因为衡量学生就剩下了一把尺子――学习成绩!我们教师的祖师爷早就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是教育的顺序。什么是好学?有关这个论述《论语》中出现过两次。哀公问孔子:弟子孰为好学?不迁怒,不贰过,颜回也;君子食无求饱,居不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矣。孔老夫子能在历史上乃至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为什么?就是在按照教育的规律在施教。像这样的《论语》章句,我们学校所有的老师几乎都能背过来,甚至也都能理解,但是《论语》绝对不是用来我们背的,更主要是在教育教学中实践。人生不在能知而在能行――赫胥黎。孔老夫子也说过:君子内于言而敏于行。如果我们按照教育的规律教学,学生的潜力就会自然而然的迸发出来!而出现单纯开采学生精力的局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缺乏真正的思考!可以说是用“心”不够。这与学生较劲似的教学模式,这必然影响教师的生命的质量。教育缺少的不是精力,而是精神!最近瑞士的一项科学研究证明――努力工作的人幸福!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教师都很努力工作却没有幸福的体验?其实努力工作中的幸福体验应该是身心的合一。显然我们受当今社会唯分数论的影响,教师也沦为分数的奴隶。这种状态下的工作还谈何幸福?现实是分数不得不要,但是如果教师有着丰富的积淀就会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所以说真正影响当今教师幸福的体验的根源是:学习精神的缺乏!在论语中孔老夫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是在说明人生忘情的状态的前提就是发愤忘食。而发愤的内容是什么?孔子曾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倦”的状态是因为“学而不厌”。虽然孔子在仕途上屡受挫折,但是纵观孔子的一生以及他对人生的认识应该是幸福的。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乐在哪里?就是学习!他非常自信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学习是人生快乐的加油站!一堂好课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淀。不仅仅是学科的,还有学科以外的。教师只有博览群书才能轻松驾驭课堂教学,才能使课堂内涵丰富,才能使课堂充满韵味。这样的课堂本身就会洋溢着幸福!再者孔老......>>

问题三:怎样对待教师职业倦怠 上星期三,我校请来了县党校的郑睿老师,她给我们全校教师进行“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讲座。在讲座中郑老师从理论到实际案例为我们剖析了教师职业的神圣和肩负的责任。我听了讲座后心灵又一次受到了洗礼,是啊!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它承载着传播知识,推广社会文明的重任。然而多年的教学生活,一成不变的知识传授,使广大教师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总是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这样只会消磨我们的斗志,只会白白耗费大好的时光。如何正确面对职业倦怠,端正自己的态度,认真的投入到工作中,是每一个教师都要面临的问题。我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竞争压力、教师特定的职业特点、学校管理体制、社会支持与期望、工作待遇和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等。而当中重要的就是对学生失去兴趣。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工作热情,将这种热情融入到教学当中呢?我们何不尝试以下的几种做法:一、多读书,勤学习,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师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而且还应该博览群书,这样可以净化心灵、开阔心胸。另外,工作之余教师还可以与书画为友、与琴棋为伴、与诗词同行、与音乐共舞。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必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二、多多回想在平日的工作中,学生对自己的关心,付出,如一杯水,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个美丽的微笑,一张小小的贺卡等等,只有在细节中发现真诚,我们才会反思自己对学生做出了那些关心,付出。三、尝试心理暗示,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当你遇上不遂人愿和力所不及的事时,你要多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像旁观者一样告诉自己:你一定能行,决不能轻言放弃,经常给自己以自信,你一定会心境开阔、精神愉悦!总之,教师面对职业倦怠,若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认清追求与发展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内核,就一定会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和困惑,为自己的心灵撒上和煦的阳光!

问题四:怎样预防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第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待遇不尽如人意有很大关系。因此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职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解决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发挥 *** 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导向作用也是解决这一问题尤为重要的途径。如针对教师待遇过低的问题,运用行政调控手段将教师收入和教师地位的提高作为考核地方 *** 业绩的参考,保证教师待遇逐步合理化,并针对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积极优化社会舆论,倡导新型职业价值观,确立对教师的合理期待水平,给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舆论环境等等。第二,学校作为对教师影响最大的机构,其管理机制和氛围对教师的职业心理具有重要影响。学校要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在精神面貌和敬业精神上给予教师积极影响,从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的提高上促进教师成长。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帮助教师更新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技能,正确认识职业生涯中各种挫折,有效控制个人情绪,实践证明,良好的学校氛围能为教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能激发教师的成就动机,有效预防职业倦怠的发生。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要关心、支持教师工作,真正做到管理为教学服务。学校还要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工作兴趣和动机的丧失有关,因而学校应激发教师内在的工作兴趣和理想抱负,满足教师多方面的需要。如赋予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力,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责任感,满足其履行不同角色的需要等,让教师担任不同年级的教学工作,拥有更大的自 *** ,适当增加其工作难度等,往往更能激发其工作积极性,防止职业倦怠产生。第三,引导教师培养健康人格,摆脱职业倦怠。首先,教师应培养健康的心理,完善自我人格。职业倦怠的产生往往与不健康的心理有关,如自我怀疑、心胸狭窄、自尊心过高(低)、情绪化、敌视他人等等。因此,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人格锻炼,是减少心理挫折和职业倦怠感的根本途径。有关专家认为,对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从师范院校开始,在参加工作后更应经常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维护和疏导。其次,教师应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心理学研究证明,自我接受能力强的人将会积极地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人格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内部冲突,并对外部世界持同等接受的态度。反之,则会因为事情不如所愿而动辄感到愤怒、沮丧和失望。因此,教师应走出教师完美形象、无所不能的思维误区,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自我为难和拒绝。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悦纳自己,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自己的努力,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最佳结合点。再次,面对客观压力,教师还应学会积极的应对策略。如: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长时间重复无益的工作;进行自我心理暗示,用积极的情绪替代消极的情绪;做到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如游泳、散步、打球等。教师要随时保持比较旺盛的精力,应对工作和生活的挑战。最后,面对压力,教师应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如将问题讲给校长、亲友、同事听,将会更好地化解消极情绪。同时,通过与他人的交谈,对自己和他人将会有更多的了解,以有利于教师保持现实的生活态度,避免脱离实际的错误认知,根除职业倦怠心理的消极影响。

问题五:李镇西老师对克服职业倦怠提出了哪些建议 什么叫教育?李镇西的回答:一个日子,一个孩子就是教育。擦亮每一个日子,陪伴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每天有一个故事的老师,就是幸福的老师。老师是故事的创造者、编织者,同时又是故事的主人公。所以,有故事的老师是幸福的老师,故事越多越幸福,故事不多就不幸福。
在李镇西担任校长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有位小赵老师曾经很懈怠,经常不备课、不看早自习。李镇西找到小赵老师询问原因,她回答:“我没有感受到半点当老师的幸福,很痛苦。每天早上睡得正香,一下被闹铃闹醒,一想要赶早自习,我恨不得把闹铃砸了。我觉得自己太不幸了,当老师太累了。”
“如果你对职业不满意,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改变职业,要么改变从业心态!”这是李镇西给小赵老师开出的“药方”,也是他的口头禅。“你为谁工作的?不是为校长,是为自己。埋怨没有用,埋怨一万句,第二天还得面对,何苦呢?不要老觉得自己最不幸,医生容易吗?警察容易吗?一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幸,这才是国家最大的不幸。”
结果,小赵老师真的像换了个人一样:每天中午把后进生找出来辅导,成绩也上去了。她说她过去常常很烦,越烦越没有成就感。但是她现在感觉不能改变学生,只能改变自己,却发现有很多幸福在其中:她批评一名学生,过去曾经被她批评的另一名学生在旁“帮腔”……她找到了做教师的幸福感。
李镇西说:“能够给我的学生留下充满人性光辉的温馨记忆,就是我的教育追求。如果他们感到在我身边生活的时光,是他们生命中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便有了职业幸福,就这么简单,和使命没有关系,和理想没有关系,但是和幸福有关。”
人才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更不是什么打造的
只有最朴素最宁静的土壤才能长出最肥美的庄稼,李镇西说,好学校的标志,不是学校的形象和领导的政绩,而是让每个教师成就他自己的价值和尊严。优秀老师一定要保持一颗朴素的心。
人才的成长都是一个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的过程。自然说的是给人才成长一个宽松的生态环境,自由说的是尊重每一个人的个性,让他们的灵魂得以舒展飘逸,让他们“肆无忌惮”做教育,随心所欲做教育。因此,人才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更不是什么打造了。

问题六:教师如何克服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是在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严重问题,教书多年,每天单调的重复,似乎再也难以唤起当初的 *** 。就我而言,克服职业倦怠感有以下一些办法,写出来跟各位老师交流,希望对大家能有一些帮助!首先是换学校。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同事。这也是新鲜感!虽然中国几乎所有学校都差不多!但选择余地还是有的,比如光亚这样的不参加高考的大学预科学校以及成都的华德福学校!中国不行,还可以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甚至世界各地去教书!其次是换教学内容。可以是换课程,比如我以前在公立学校教的是中国课程,而在光亚教的则是来自于欧洲的IB课程,从今年开始又变成了来自美国的AP课程;也可以是换科目,我最初教高中历史,后来教大学预科文学欣赏课,后来又教知识论,这样的学科转换也能获得新鲜感;还可以是换具体教授内容,即使始终教同一学科,每学年的内容却可以发生变化,鲁迅讲烦了教《红楼梦》,《红楼梦》教了十几遍?那我就讲《史记》《老子》《哈姆雷特》,反正要不断尝试新的内容!第三是换教法。可以自己讲授,可以让学生讨论辩论,可以让学生排演戏剧看电影拍DV,也可以让学生搜集资料做Presentation,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参观或做社会调查等。第四是教学教育的过程必须是一种研究创造的状态。教学内容可以是重复的,但如果你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式教学法,那么每次上课都可能在互动中产生出新的灵感和火花,这也能让老师感到激动和兴奋。教育是极其复杂的,有太多问题值得研究,研究和发现是让人感到充满乐趣和兴奋感的,而这种研究和探索是永无尽头的。如果教育教学的过程不变成一个研究的过程,是很难不让人感到倦怠的。第五,最好是任教的学校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有良好的教育教学和思想知识的研究氛围。在这样的相互交流和精神成长的氛围下,是会感到很愉快的。第六,教书绝不能只为挣钱养家糊口,只为了让学生对付考试。那样,你的工作跟思想价值精神意义都没有关联,你就很难不厌倦!人必须要给自己设立一个超越的理想才有不竭的动力么!第七,在教书和其他工作之间往返变换。教书厌倦了,可以去做媒体,做生意,去开餐馆茶馆都可以!过一段时间又有教书渴望了,再回到学校!

问题七:怎样克服教师职业倦怠 教学内容和方式有趣味性,会受到学生的赞同和鼓励,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消这种疲倦,每天对着同样的教学资料照本宣科当然会疲倦啦。最好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来教学,这样不仅娱乐自己也娱乐自己,而且效果还比较好;要注意劳逸结合,以及兴趣广泛,分散注意力,你不仅是一个教室,还是自己生活和情绪的主宰者;

问题八:如何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职业 社会道德是升是沉,学校起着极大的作用,因为一切人都是从学校出来的,所以总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行,影响面极大,影响到学生,影响到家长,这是一个造恶业和积德都非常迅速的职业,教师如果不认识到这个高度,只顾着自己想怎么样,喜欢怎么样,职业自然懈怠,何止是教师,整个教育行业,整个学校都会形成一种不良之风,不断的往社会送出心识昏昧,德行有污的人。

问题九:如何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 一旦产生,教师自身似乎无法应对。教师的职业倦怠形成中,客观方面的因素如果没有消除,很难应对。

问题十:如何理解当前中小学教师中的职业倦怠理 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
一、表现形式及危害
职业倦怠最早由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20世纪70年度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马斯洛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其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维度构成。一般认为,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乃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心理反应,是教师伴随于长期高水平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其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疏离和冷漠。
典型的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
(1)态度方面。在认知方面,认为工作毫无意义、毫无价值,工作只是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烦琐事务。
(2)在情感方面,由于对工作感到厌倦,情绪波动很大,常常产生压抑、苦闷、怨恨、忧郁、多疑等多种消极情绪。在价值取向方面,不再认为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而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奋斗目标,因此有部分教师 *** 做第二职业,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3)在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厌倦教学工作,减少工作投入,甚至不备课,教学呆板,缺乏创新,尽量逃避教学环境,对学生冷漠,逃避与同事交往或拒绝与其合作,对学校环境和学校管理牢骚甚多,只注重个人待遇和福利。
(4)在身心方面。教师的职业倦怠感若得不到有效消除和缓解,则会反映出生理能量耗竭的状态,如饮食习惯和体重骤变,身体虚弱,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内分泌紊乱,易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衰弱、失眠等病症,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在心里方面,则表现为对生活的乏味感,对事业的失望感等。
社会的进步,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辛勤劳动。教师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首先是表率,良好的心身健康素质会塑造和影响学生,并使教师有旺盛的精力和乐观的精神风貌,以满腔的教学热情和开拓创新精神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近几年,教师队伍总体状况良好,但也出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如有的优秀教师外出教书,有的千方百计跳槽,有的办课外收费补习班,有的与校外机构联合从中收取回扣;有的教师的责任心没有以前强了;有的教师出现急噪、焦虑等状况;有的教师缺乏自信等。这些现象背后也反应了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日显突出。
职业倦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是它带给教师情绪上的困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消极、感伤的心境,严重损害和威胁着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使其个体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二是由职业倦怠带来的教师敬业精神不振和工作热情下
降必然影响其教学水平的发挥,造成教学工作的低效化和学校资源的浪费,进而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三是教师职业倦怠及由此引发的对学生态度冷漠,对部分后进生歧视、排斥及采用强制手段管理班集体等将极大地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对其个性发展带来伤害,从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长。同时,适应不良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又将在个人社会适应、发展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职业倦怠是心理疾病,与生理疾病一样可怕。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不但危害了无数教师的身心健康及专业发展,而且严重影响教育事业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染上职业倦怠的人犹如失去水的鱼,备受窒息的痛苦,而且必定给学生造成直接或间接的消积影响。倦怠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控制感下降。他们不可能唤起学生情感的愉悦和美的体验,不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