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是怎样建在太空里的?

详细解说
2024年11月17日 21:55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空间站的各个组件大多由NASA的航天飞机进行运输,由于各个组件大多在地面就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宇航员在太空只需要进行很少的操作便可以将组件连接上空间站主体。到目前为止国际空间站的装配完成了一半,能够支持3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完全完成之后,根据其设计共可以提供7名宇航员同时工作和生活。 第一阶段,从1994年至1998年,美、俄两国完成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9次对接飞行。美国宇航员累计在“和平”号空间站上工作2年,取得了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以及在空间站上长期进行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实验和对地观测的经验,可降低国际空间站装配和运行中的技术风 险。   第二阶段,从1998年至2001年,国际空间站达到有3人在轨工作的能力。1998年11月20日,俄罗斯从哈萨克斯坦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用“质子”号火箭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部件“曙光”号多功能货舱(FGB)发射入轨,从而拉开了国际空间站在轨装配的序幕。同年12月4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将国际空间站的第二个部件“团结”号节点舱送入轨道,并于12月6日成功地与“曙光”号对接;2000年7月12日,国际空间站的核心组件、俄罗斯建造的“星辰”号服务舱发射入轨,同年11月2日,首批3名宇航员进驻空间站,国际空间站开始长期载人,11月30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为国际空间站送去两块翼展达72米、最大发电量为65千瓦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板;2001年2月7日,美国的“命运”号实验舱由“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送入轨道,4月23日,加拿大制造的遥操作机械臂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7月12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又把供宇航员出舱活动的“气闸舱”送入轨道。至此,美国和俄罗斯等国经过航天飞机、“质子”号火箭等运输工具15次的飞行,完成了国际空间站第二阶段的装配工作。    第三阶段,从2001年至2006年,国际空间站完成装配,达到6~7人长期在轨工作的能力。此阶段先组装美国的桁架结构和俄罗斯的对接舱段,接着发射日本实验舱和欧空局的哥伦布轨道设施等。   装配完成后的国际空间站长110米,宽88米,大致相当于两个足球场大小,总质量达400余吨,将是有史以来规模最为庞大、设施最为先进的人造天宫,运行在倾角为51.6°、高度为397公里的轨道上,可供6~7名航天员在轨工作,之后国际空间站将开始一个为期10~15年的永久载人的运行期。谷歌地球中的国际空间站

网友(2):

国际太空站是以美国为首,联合俄罗斯、欧洲空间局的 11个成员国、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等16个国家共同建造并运行的大型轨道设施。
建设步骤:
1998年11月20日,太空站的第一个组件,即俄罗斯研制的“曙光”号多功能舱在拜克努尔发射场成功发射,标志着这项始于1984年的国际太空站计划进入了在轨组装阶段。
1998年12月4日,国际太空站的第二个组件,即美国的“团结”号节点舱由“奋进”号航天飞机载入太空,并于当月6日成功地完成与“曙光”号多功能舱的对接。
设计中的国际太空站长108米,宽88米,覆盖范围约为两个足球场那样大,是人类迄今在轨装配的最大的一个空间设施。它由64个大型组件组成,这些组件将由美国的航天飞机、俄罗斯的运载火箭分批送入太空。被送入轨道的组件将通过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完成对接与互连。据官方估计,国际太空站建设完成约需6年时间,共进行45次发射,总耗资将达294亿美元。国际太空站在2004年1月建成后,总重量将达423吨,密封舱容积达1202立方米,与两架波音747飞机的容积相当,可供6至7人长期在站上工作。建成后的太空站晚上掠过天空,将像钻石般晶莹剔透。比它大,且更容易看到的天体只有月球和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