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工作信息化管理的方式与举措有哪些

2024-11-08 02:40:36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职业能力拓展与终身学习。互联网时代,终生从事单一职业的传统理念被彻底打破。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知识体系、新的科技工艺层出不穷,对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专家路易斯 罗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像鲜牛奶,纸盒上贴着有效日期。有效期到了你的职业生涯将很快腐烂。”无边界职业生涯颠覆了人们“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忙工作”的两段式模式,“活到老、学到老”不再停留于理念层次。为了让自己的职业生涯不致停顿,专业人才要不断规划、审视、选择他们的职业生涯。职业生涯的变化与工作岗位的升级,要求专业人才必须不断接受再教育、再培训,只有保持自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机会寻求到更好的职业发展。为适应职业生涯的无边界变化,不间断地接受继续教育成为常态,终身学习是每个社会成员所必需的。继续教育正以独具特征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国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人力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发达国家以继续教育作为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我国教育界也致力于重新构建继续教育管理体制,从综合提高国力、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战略高度,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建立适应我国信息化促进工业化时代要求的教育体制,为职业能力拓展和终身学习模式的建立创造条件。
2.互联网时代新型的学习方式。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智能手机终端的持有量位于全球首位。国内的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均在开通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就突破了1亿用户。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扩展了职业生涯的边界,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模式与交往方式。信息技术在传播信息、创新形式、即时互动等方面存在天然优势,为人们提供了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的E-Learning的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手段,课堂得到了无限的扩展,人们可以通过智能终端实时地学习和掌握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知识。学习过程的人性化能够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为继续教育的学习者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学习途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传统的教育体系、教育方式,挑战了传统的继续教育理念,打破了教育的时空限制,改变着教学的内容与方式。经济发展的进程已证明,互联网时代,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学习方式必将成为继续教育发展的新模式,为继续教育的发展带来机遇,潜移默化地改变着继续教育的组织与运行方式。
二、我国继续教育发展的困境
继续教育是广大劳动者,特别是专业人才,实现知识技能更新、拓展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互联网时代,客观地分析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仍然面临着不少现实问题亟待解决,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立法乏力。继续教育的发展涉及所有社会成员。教育立法是教育优先发展的保证,我国199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极大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在促进劳动者职业技能持续发展和提高的继续教育领域,立法乏力。我国在继续教育立法方面虽然已经起步,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中虽然对继续教育的办学做出了不少规定,但有关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尚未能够实现科学化、体系化。目前,我国还未能制定专门的继续教育法,没有系统、配套的继续教育政策法规体系,这与我国蓬勃兴起的继续教育需求相悖。
2.质量监控缺失。教育是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手段,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基础,是提升国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我国继续教育虽然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不可否认的是,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继续教育质量低下是不争的事实,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的研究相对滞后。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建成完整的、宏观的继续教育监控与评估指标体系。在微观实施层面,继续教育的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几乎是处于自由发展态势,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名不副实的现象,甚至以钱换证的情况偶有发生。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继续教育健康发展,有必要建立一套国家层面的、强制或半强制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3.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各界对继续教育的认识存在偏见,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继续教育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高校重视普通教育,轻视继续教育的现象十分多见。无论是地方普通高校还是行业部属的重点院校,都没有将继续教育的工作量作为教师的整体工作量进行要求和考核。在教育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上,很少有教师愿意主动研究继续教育。相反,国际上许多著名的高等学校却十分重视继续教育的发展,将其作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