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23Na37Cl中含有质子数为28,含有中子数为32,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为28:32=7:8,故A错误;
B.碘酸钾和氯化钠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KIO3和NaCl都是强电解质,故B正确;
C.反应中,碘酸钾化合价由+5价变成-1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KIO3作氧化剂被还原,故C正确;
D.生成1mol KI时,化合价由+5变成-1价,得到6mol电子,即转移6mol电子,故D正确;
故选:A;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能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氯化镁;
加入氯化钡时,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硫酸钠;
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能和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时,可以把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除去;
以此类推,如果依次加入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或依次加入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故答案为:bca或bca或cab;
(3)稀盐酸能和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蒸发时可以得到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将滤液的pH调至酸性除去的离子是OH-、CO32-,
故答案为:OH-、CO32-;
(4)向分离出NaHCO3晶体后的母液中加入过量生石灰,发生的反应有H2O+CaO═Ca(OH)2、Ca(OH)2+2NH4Cl═2NH3↑+2H2O+CaCl2,最终产物为氯化钙、氨气,其中氨气可再利用,
故答案为:NH3;
(5)纯碱可用于除灶台油污,其原因是Na2CO3溶液显碱性:即CO32-+H2O?HCO3-+OH-,与油污发生反应,达到去污目的.
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