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佳唤醒水平理论”?

2025年01月07日 07:38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为什么说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适应水平理论和行为局限理论都可以归入应激理论的体系中?

环境应激理论认为,环境的许多因素都能引起个体的反应,如噪音、拥挤等都是引起反应的应激源。应激源还包括工作压力、婚姻不合、自然灾害、迁移到另一个居住环境等,应激是指个体对这些环境因素做出的反应。反应包括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塞尔耶把生理反应叫做生理应激,拉扎勒斯又把情绪和行为反应叫做心理应激,所以环境心理学家把它们合称为环境应激理论。

⑴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唤醒理论用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音对行为的影响是十分有效的。唤醒是影响行为的中介变量和干预因素。

唤醒理论认为:①唤醒的改变是与环境相联系的,人们情绪的变化引起了唤醒水平的改变,而情绪的变化必然是受到了环境影响的结果;②并且愉快与不愉快的情境都能使唤醒水平增加;③唤醒的改变使人们去寻求内部和外部的信息;④人们倾向于对中等的唤醒水平给予正性评价。

唤醒与操作间的关系,可以用叶克斯—道德逊定律来解释。按照该定律所描述的,操作的最佳状态是中等的唤醒水平。当唤醒高于或者低于最佳水平点,操作行为都会越来越差。唤醒和操作任务是复杂程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倒U形曲线来表示:对于复杂任务,偏低的唤醒水平是操作的最佳状态;而简单任务,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才有利于任务的操作。

⑵刺激负荷理论又称为环境负荷或刺激过载理论。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和信息加工过程。

刺激负荷理论认为,首先,个体对获得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其次,当环境提供的信息量超过个体的加工能力时,就出现超负荷现象。第三,当环境刺激出现时,个体要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反应。最后,刺激负荷理论认为,人对某个刺激的注意力不能持续不变,一段时间后注意力会暂时减弱,在这一段时间,就出现超负荷现象。

按刺激负荷理论的观点,负荷过载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到行为。避免定向注意疲劳症状(长时间高度注意某个目标,导致注意减弱)出现。

⑶行为局限理论。行为局限理论中的“局限”是指环境中的一些信息限制或者说干扰了我们希望去做的事。按照行为局限模型理论,环境提供的信息超出了个体控制能力的范围,从而对认知活动产生了干扰。当人们觉察到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丢失,首先会引起负性情绪体验(如不愉快),这时,个体就希望重新获取对环境的控制力,这称为心理阻抗。根据行为局限理论,心理阻抗的主要作用不在于让个体重新获取控制环境的能力,而是能对即将出现的、会限制行为的环境因素做出预测,并确定反应策略。
行为局限理论还认为,当控制环境能力的恢复失败时,可能会导致习得无助感。也就是说,当多次努力重新获得控制环境的尝试失败后,人们会认为对于环境是无能为力的,于是放弃了努力,并且通过“学习”认识到:对环境是无力改变的。因此,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觉察到对环境控制的丢失、阻抗,以及习得的无助感。

⑷适应水平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适应水平理论至少适合于解释三种环境刺激条件下的环境行为关系:环境中的感觉刺激输入、社会刺激输入和环境的改变运动。适应水平理论提出上述三种刺激可以在三个维度水平上发生变化:①强度;②刺激的多样性;③刺激的模式。

沃尔维尔把最佳刺激水平的改变称为适应,它指的是,当环境改变时,个体对环境反应的改变。调整是指个体改变与之相互作用的环境,让环境适合于个体的生存。

上述几种理论都可以纳入应激理论的结构体系中,如刺激过载可以看作是应激的结果;唤醒水平的提高是构成应激的一部分;最佳适应水平是应激反应的最终结果;行为局限是应激的标志。应激理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噪音、污染等环境刺激对人行为的影响。

2.生态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环境是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整合了的行为情境。

3.具体来说,对于同一环境现象,不同的理论是如何解释的呢?现在就拿对于个人空间的需要作为例子来加以说明。唤醒理论认为,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是由个体体验到的唤醒程度决定的;当个人空间的侵犯引起高唤醒水平时,个体就需要更大的个人空间。刺激负荷理论则认为,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是因为环境提供的信息过载,此时,个体必须避免和忽略一些无关信息;因此个体往往采取退避的方式,这就需要有一定的个人空间,让退避成为可能。行为局限理论认为,个人空间受侵犯,个体对环境的控制力减弱,行为自由受到限制,因此,需本重新恢复行为自由,这就必须有足够大的个人空间。适应水平理论认为,由于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空间的需求是不同的。环境应激理论则认为,当环境中的应激源过多时,为了避免各种应激源,个体就需要有足够的个人空间以回避这些应激物。最后,生态理论认为,对个人空间的需要是自然选择,以及具体环境决定的。

4.试对几种环境心理学理论进行比较。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可以解释的东西却不能预测个体特征或行为。特殊性:只可以解释个体的差异不可以解释普遍现象。

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和适应水平理论都具有一般性的特点。它们都能用于解释很多物理、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这三中理论都可以预测当环境刺激不在最佳水平时,个体将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其中,唤醒理论的一般性最强,刺激负荷理论的特殊性要强一些,它主要关注环境刺激对认知活动的限制,以及预测信息过载对行为的影响。适应水平理论则是最具特殊性的一种理论,它能根据个体对刺激的适应水平,预知某种特殊水平刺激产生的影响。

在解释环境对行为的影响时,一般性和特殊性是可以交替使用的。具有一般性的理论能够解释相同环境条件下,大多数人的反应,但是却掩盖了个体差异。具有特殊性的理论,就不会忽略个体差异的存在,但它又不能解释在某种环境下,人们普遍会做出的反应。

环境应激理论具有较强的一般性,也就是说,它可以推断环境中各种因素引起的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反应,但对于某个刺激源引起的反应如何,以及个体应激反应的差异却难以解释。

行为局限理论是最具特殊性的一种理论。当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的环境条件确实存在时,可以有效地预测这种环境下个体的行为。

各种理论在解释环境—行为关系时,它们的分析水平是各不相同的。生态说是从群体水平上分析环境对行为的影响的;刺激负荷说是从个体水平上分析的;适应水平理论则是从个体差异的水平上来分析解释环境对不同个体所产生的影响。

5.缓和变量指增加或减少情境影响的因素。

6.中介变量指对环境条件反应的内部知觉,认知和情感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