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是谁

2024年11月22日 12:19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关羽攻打曹仁驻守的樊城时,只披着掩心甲,左臂被曹仁射中一枝毒箭。后来请华佗疗伤。

网友(2):

一提到“刮骨疗毒”,按照思维惯性,人们就会想到关羽,就会想到华佗。其实,为关羽实施“刮骨疗毒”手术的医生,不是华佗,而是另有其人。

对于“刮骨疗毒”一事,《襄阳府志》曾记载了华佗为蜀国名将关羽“刮骨疗毒”一事。《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是这样描写的:众将见公不肯退兵,疮又不痊,只得四方访问名医。忽一日,有人从江东驾小舟而来,直至寨前。……自言姓名,乃沛国谯郡人,姓华,名佗,字元化。因闻关将军乃天下英雄,今中毒箭,特来医治。……公饮数杯酒毕,一面仍与马良弈棋,伸臂令佗割之。……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罗贯中也有诗曰:“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三国志·关羽传》则这样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三国志·关羽传》虽然明确记载了关羽“刮骨疗毒”的真实历史事件,但是并没有说明医生是华佗。

那么,为关羽实施“刮骨疗毒”手术的医生到底是不是华佗呢?

根据《三国志·魏书·华佗传》记载:曹操因为得了一种头风病,“每发,心乱目眩”,多次治疗都不见效,听说华佗医术超群,便派人把他请来。经过华佗治疗,曹操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但不能根除。曹操为了能够让华佗随时随地为自己治病,便让华佗做自己的“侍医”。不料华佗无心富贵功名,一心要回家,便以“求还取方”为由,告假回家。期间,曹操曾屡次召还,华佗以老婆生病为由拒绝。曹操很生气,于建安十三年(208)派人前去调查,发现华佗的老婆身体好好的,根本就没有生病,于是拘捕了华佗,并下令将华佗赐死。不久,曹操的爱子曹冲病重,因为找不到良医救治而夭亡,曹操长叹说:“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可见,华佗死于建安十三年,即208年。然而,关羽“刮骨疗毒”事件,则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即219年。此时,华佗早已经死了十一年了,是不可能为关羽做“刮骨疗毒”手术的。

既然为关羽“刮骨疗毒”的人不是华佗,那又究竟是谁呢?

原来,华佗为了使自己的医术后继有人,为子孙后代造福,便把自己积累多年的医术和秘方,毫不保留的传给了徒弟们。其中广陵的吴普和彭城的樊阿,是华佗弟子中最有代表性的两位名医。两位弟子各有所学,各有所长,各有建树。吴普主要学习了华佗的养生学,预防疾病,强身健体;而樊阿则向华佗学习了针灸之术和外科手术,深得华佗真传,并且很有成绩。

按照《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那个曾经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的治疗手法,和建议手术前采用“麻沸散”方案来看,确系深得华佗真传,当为华佗的弟子樊阿无疑了。由于华佗的外科手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他为患者进行外科手术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颂。而在这些事迹当中,有些是他的事,有些是别人的事,像“刮骨疗毒”这件事情本来是他的徒弟樊阿的事,由于人们对华佗的喜爱和崇敬,也被附会到他的身上了。

网友(3):

《三国演义》里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熟悉和喜爱三国的朋友们对此不会感到陌生。然而,随着近期新版三国大剧的热播,笔者重读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等著作,在翻阅史料中发现,历史上真正为关羽治病的并不是华佗本人,“刮骨疗毒”一事同《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情节一样,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三国演义》里记载,关羽曾受过两次箭伤,一次是被庞德暗算,左臂中箭,好在箭伤不深,拔出箭头用金疮药敷,不久就痊愈了;另一次是被曹仁射中了右臂,这一伤非同小可,关羽中箭后翻身落马,右臂青肿,不能活动,原来箭头有毒,而且已深入至骨。在这危急关头,神医华佗驾一叶小舟飘然而至,接下来发生的,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刮骨疗毒”的故事了。这在《三国演义》第75回中有详细生动的描写。 “刮骨疗毒”的故事不仅凸显出关羽的英雄本色,也将华佗高超精湛的医术展现得淋漓尽致。难怪罗贯中为此赋诗:“治病须分内外科,世间妙艺苦无多。神威罕及惟关将,圣手能医说华佗。”  那么历史上真实的情况又是怎样呢?   据《三国志·关羽传》载,“关羽尝为流矢所中,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然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此患乃可除。’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与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淋漓,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从史料上看,关羽的确是中过毒箭,“刮骨疗毒”也真有其事,但到底是谁给关羽治的病呢?尽管演义中所写与陈寿记载的非常相似,情节也基本吻合,但通过对照《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可疑之处。因此,我认为,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大夫并非华佗,而是另有其人,  疑点一:《三国志》中并没有具体说明为关羽治伤的医生姓字名谁。以华佗名满天下的神医声誉,陈寿是不应该忘记写其姓名的,何况“刮骨疗毒”又是世所罕见的手术,仅仅用一个“医”字来概括,有些不符合常理。再者,《三国志·华佗传》和范晔的《后汉书》里都收录了许多华佗治病救人的故事,却唯独没有他为关云长“刮骨疗毒”的记载,这就更令人质疑了。  疑点二:从地理上分析,也很迷惑。关羽受伤的地点是在樊城(今湖北襄樊),而华佗自称是沛国谯郡人(今安徽亳州),两地相距千里之遥,古时交通和通讯都很不便利,华佗怎么可能会有如此灵通的消息并及时赶来医治呢?也许有人说,会不会是华佗碰巧赶到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三国志·华佗传》记载,曹操因患有头风病,每次发作时,心乱目眩,很多名医都无能为力。闻得华佗医术超群,派人请来诊治,经过治疗,病情有所好转,但未能根除,于是曹操便将华佗留在身边了。“常在左右,随手而差。”况且,依照曹操的性格和病情,怎么会让华佗去四处行医呢?而华佗之死,也是因为不愿意留在曹操身边,最终触怒了曹操而惨遭杀害的。因此,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的华佗根本不可能千里迢迢跑去为关羽治病。  疑点三:受伤部位也不同,《三国志》说,关羽尝为流矢所中,箭贯其左臂。说明关羽应当是左臂受伤,而到了《三国演义》里,则变成了右臂青肿。  疑点四:“麻沸散”当时已为华佗所发明,《后汉书》曾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华佗因此也被后世尊为外科鼻祖。所以说,华佗完全没有必要让病人经受刮骨的巨大痛苦。而从《三国志》中并未言及手术前采用麻醉措施的情况看,那位无名医生显然没有掌握此项技术。  疑点五:最为关键的是时间上存在明显错误。樊城之战大约发生在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而早在11年前,华佗已被曹操杀害。《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及后爱子仓舒(即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曹冲死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因此,死在曹冲之前的华佗,去世时间最迟也应在建安十三年。死了的神医怎么可能去治病救人呢?  由此断定,为关羽“刮骨疗毒”的绝非华佗。罗贯中之所以移花接木,特意安排华佗去救治关羽,我认为,完全是小说的需要,华是神医,关是大英雄,神医PK英雄,故事才会精彩,才会更加吸引人。至于那位无名医师究竟是何许人?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查实。有学者认为,此人乃华佗的弟子——樊阿,但亦属猜测之言,未有真凭实据。关羽的毒伤“若不早治,此臂无用矣。”因而在时间上容不得半点耽搁,据此,笔者推断,此人应该是关羽部队的一名随行军医。此说虽然不够精彩,但可信度会高一些。

网友(4):

关羽“刮骨疗毒”的事情在《襄阳府志》中,曾经有所记载。 说当时给关羽刮骨的不是别人,正是神医华佗。而且,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的描述:大家看到关羽不肯退兵,可是,他的伤口,却因为中毒不断溃烂。所以,为了把关羽的伤赶紧治好,大家便到处去找治疗的办法。有人去找草药,有人去找大夫,总之,都在想办法。 然而,突然有一天,有一个人坐着小船从江东来到了寨前。这个人说自己叫华佗,是一个医生。他听说关羽是个大英雄,因为,中了毒箭受了伤,伤口一直不好,便特意来这里,给关将军治疗箭伤。当华佗在给关羽刮骨之前,关羽先是喝了几杯酒,然后,他一只手跟马良比赛下棋,另一只手臂则伸给华佗。 就这样,华佗一刀下去,黑血直流,后划开皮肉,一直划到骨头里。这时候,骨头露了出来,当时上面已经有了青色。之后,华佗拿着刀,在骨头上慢慢刮,把上面有毒的物质都刮掉,刀和骨头摩擦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一会儿功夫,血就流了一大盆。 华佗刮骨去除了毒素之后,不仅给关羽的伤口上敷了药,还用线把伤口给缝合了。 此外,罗贯中在文中,不仅用诗句表达了对华佗高超医术的敬佩之情,还对其技艺的精湛大加赞赏,说华佗是医学中的圣手。

网友(5):

听说是华佗,但书上说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