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一下海尔企业文化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急~~~~~~

2024-11-01 15:31:17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恩,根据你提供的信息,我们首先来回顾下海尔最近国际化之路的得失:
错失收购美国美泰克
2005年,海尔错失美泰克收购交易,最后让惠而浦以17亿美元得手。

收购GE暂缓
2008年年中,GE白电业务委托高盛全球寻找买家之后,海尔决定出手,领导人张瑞敏感叹这是海尔最好也是最后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但此次交易与上次不同,收购GE自由业务的竞争者很多,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2008年下半年因金融风暴,海尔决定暂缓收购。

美国市场试金
海尔定制的贴心服务为其赢得了细分市场的份额,很大程度上只是小规格的产品获得了成功,在主流产品上并没有如愿以偿。

事实上,海尔国际化道路上的努力一直就没有停。从1995年起,就着手在海外投资建厂。1996年在印尼雅加达建立生产电冰箱的合资企业;1997年,菲律宾成立海尔LKG电器有限公司;1997年,马来西亚海尔工业;1999年,海尔中东有限公司;1999年进入战略性的实施和发展阶段,在波士顿建设设计中心,在纽约建立营销中心,在南卡罗福州建设制造中心。

海尔的企业文化核心是创新,在这里我们不过多是阐述其它方面的文化影响力,海尔的成功说明了其文化是可行的,我们先从员工,从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2008年末,海尔集团外聘惠普专家陈广乾决定离职,在此之前,外聘的人力资源负责人也在数月前离职;这里有两个外聘,“过去的海尔文化是拒绝空降兵的,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个文化就有问题".张瑞敏有如上表示.
2007年,海尔为加快国际化进程,为了改善人力资源状况,海尔开创1+1+N模式。第一个1叫外1,是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家;第二个1叫内1,代表原来的管理者;N代表团队。
如上的情况,遭遇夹生饭的1+1+N的人才模式创立的初衷,是海尔希望用更开放的视角,借助外脑发展海尔国际化进程,但似乎进展并不顺利,内外人才融合必须要经历阵痛么?张瑞敏表示:1+1+N既不是只找空降兵,把内部的人搁置一边,也不是关起门来只用内部人;而是把外部专家的先进思路和内部人的拼搏精神融合起来最终带来一个有竞争力的员工队伍。请的外1里面很多是有国际化大公司或者有全球化工作背景的人,他们会带来很多新的观点,全球化视野,精湛的全球化素质。但从哲学角度来看,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同样,外1必须通过内1才能起作用。1+1+N最后是否融合,才是最大产出,但最终结果如何,还很难肯定。
但是,频繁出现外聘人员离职,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一位海尔外聘外部专家担忧表示:海尔企业文化中存在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具体体现在一些管理人员目中无人,不尊重合作方,不善待员工、甚至谩骂员工、只报喜不报忧等。
这些文化问题可能会慢慢导致企业真正的危机。有管理专家表示,海尔某些再造流程属于企业行为层面,改善行为,必先改善理念。理念的再造也许更加重要,也更加艰难。
如果外部专家无力改变海尔思维模式,只是单纯去改变其行为,海尔的1+1+N也得不到最好的结果,由此可能导致国际化进程的放缓乃至决策的优劣;

海尔无所不在的服务体系也体现着中国传统价值观中大家庭的那种温暖;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服务一定是最好的。这是一个有时代意义的企业经营策略的胜利,同时也是具有环境意义的企业成长战略的胜利,然而,这却不是有持续意义的企业文化的胜利。把张瑞敏思想或海尔竞争战略上升到企业文化的地步,并赋予其核心竞争力的地步,这是中国职业化环境营造过程中最大的一个误会;试想,在一个尚不能产生职业经理人的竞争环境中,强人操作所产生的文化只会是再进一步前进的阻力。

韦尔奇留给企业文化建设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他不仅将企业文化定位于企业自身成长与应变所需的哲学观而非个人的思想,并用文化去支持战略。更重要的是,他能够清楚的将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文化与维持当前良好经营状况的竞争战略分开,否则具有短期成功意义的战略战术将会演变成某种”攻无不胜的法宝“。

这也许是海尔总是念念不忘哈佛或是瑞士IMD将其列为案例的原因。其实哈佛或IMD对海尔的关注,并不比这些年巩俐频频被国际影坛请去当评委或嘉宾特别多少。巩俐不是国际级的影星,海尔也不是,只是巩俐即将被淘汰,海尔却可能获得新生,前提是懂得真正的国际化道路必须在后张瑞敏时代开始。

也就是说,海尔目前的企业文化与国际化战略并不匹配。。。

网友(2):

熟悉国际市场和拥有专业世界市场知识的高等教育毕业生的成功工作经验的最好的职业经理人。
国法庄严国法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