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篇《守望的距离》的读后感

不能要网上有的,要现写的,大概200~300字左右,不要太深奥了
2024年11月22日 23:51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我比较喜欢看周国平先生的散文。第一次看他的文章,是因为他的一本书的书名吸引了我——《守望的距离》,买了下来。之后,就开始有意识的找他的书看。《妞妞——一个父亲的扎记》,也是在这种意识下买的。周先生一般都是写散文,但是发现他写的一本小说(但是又不能说它是小说,因为它是真实的。它记载了一个孩子的命运),好奇心下就买了下来。看到一半,我就不想看了,因为愤怒。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还是把它看下去了,因为我关心妞妞(虽然我这种关心已经不合时了,此时的妞妞已经离开了)。合上书的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妞妞,她在微笑,她在天堂,过得很好。我愤怒,是因为那个女医生的冷漠,她竟然可以无视一个孕妇发高烧,而不给她看病,这仅仅只是冷漠吗?只要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愤怒,是因为那个男医生的无知,给一个孕妇照X光,这个男医生真的这么“无知”吗,孕妇不能照X光是常识,甚至是医院的规定,这名男医生,是“医生”吗?这就是在我们社会存在的医生?这就是人们把生命交到他们手上的医生?这样的人,是医生吗?甚至,这样的人,是为人父母者?他们,会怎么样对待自己的“妞妞”?妞妞的不幸,是所有父母心中的痛!每一对父母,她们都有一个“妞妞”。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妞妞”幸福,快乐。如果“妞妞”受苦,那是一千倍的苦,加在父母身上。 读《守望的距离》有感前不久,我拜读了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书中的主要内容是探索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作者也在追索中体验着人生的乐趣,令我感叹、心仪。在书中,作者怀着对生活的深深爱意,谈生活和人生的境界。他认为一个人不能把自己的一切都投入在现实的利益世界中,并随波逐流。“人必然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不能攀援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在现实生活中,应有独立自主的精神家园。失去精神价值的生活,纵然轰轰烈烈,也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是空虚无聊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那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他告诫人们,不要让琐屑的生活和物欲淹没自己,尤其不要失去精神家园。一个人拥有精神家园,才拥有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作者还对探讨死亡情有独钟,因为死亡和人生的意义紧密相连,即所谓“未知死,焉之生”。对生命的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寻求,全出于只有一次人生。人总有一死,无论经过多少喧哗和骚动,有过多少梦想和荣光,总要走向寂灭。他认为人如果想明白了:生生必死的道理,就不会看重和孜孜追逐到头来一场空的浮利虚名。因此他感叹“我们短暂的生命过于拥挤,我们把太多的光阴抛洒在繁忙的工场和喧闹的市场”。他觉得一个人思考过死亡,就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读《守望的距离》,犹如读作者本人,更让人感到这是灵魂与灵魂的对话,是一种人生境界向另一种人生境界的挑战。那些美丽的近乎格言和诗语的句子,充满着睿智和哲理,深深地打动人的心灵,让读者思考自我境遇、关怀自我灵魂、提升自我境界 ——读周国平《守望的距离》有感“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守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题记对周国平先生的第一印象来源于他的作品《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篇文章作为一篇被选入教材的课文,当时就引起了同学们的争议。有的同学非常喜欢这篇文章,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此人必定是一位大彻大悟之人。有的同学不喜欢这篇文章,认为非常虚无,尽说些大道理,作者一定是一个非常虚伪的人。我想真正判断一个人,不能单凭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心态,打开了《守望的距离》这一本书,期待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看周国平的文字是需要沉静的,这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这沉静并不一定是要有绝对安静的外在环境,而是一定要有如止水般宁静的内心。任何一个浮躁的人是看不进他的书的。或许你没看过他的书,那也许你看过《瓦尔登湖》吧,这同样是一本极深刻而难啃的“硬骨头”。看周国平的书,断不像看那扣人心弦的畅销小说,每次打开书我总是要“逼”着自己看,因为这着实是一件非常累的事儿,稍有分心,便一点也看不下去了。只有全神贯注,才能“看到”他的话,我这里只用了“看到”而不敢用“看懂”,因为我确实是觉得自己看到的只不过是些皮毛,离真正看懂还很远,但这些皮毛已足够我反复咀嚼,也已让我受益菲浅了。我并无益过分抬高周国平的思想之深邃,也无意过谦,我想每一个读过他的书、看过他的字的读者应该都会与我有相同的感受吧。说他是个作家或者是哲人,都不及智者贴切,但我觉得与其说他是智者,不如说他是个悟者。这样说未免有些班门弄斧之嫌,但他有的不只是智慧,那是一种悟,一种觉悟。于丹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觉悟,把这两个字拆开来看,就是“看见吾心”,真正有觉悟的人就是能看透自己内心的人!诚然,周国平先生便是那种有觉悟的人,他分析问题的透彻正是源于他对自己的了解和勇于剖析。他观点的独到与深刻,让我不得不感到自卑。看他的书,我觉得自己完全在汲取和学习,想要批判地阅读,却发现自己思想的浅薄,根本无从点评,只能是阅读、理解、思考和共鸣。然后通过不断的阅历累积,才能达到并超过这样一个高度,到那时我也便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批判的学习。看待一件事物我往往能看到它的第一层,能看到其第二层便沾沾自喜,若是有幸看到其第三层即以为“天下莫若己”了。但读周先生的文章我觉得在共鸣中又有些许自卑,他看问题总是深我不止一层,总能看到更接近本质的一层,这褒扬的话不便多说,就姑且引几句周先生的话与君共赏。“对于我来说,谎言重复十遍未必成为真理,真理重复十遍(无需十遍)就肯定成为废话。”“在万象喧嚣的背后,在一切语言消失之处,隐藏着世界的秘密。世界无边无际,有声的世界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只听见语言不会倾听沉默的人,是被声音堵住了耳朵的聋子。”“然而正是这种永远未完成的心态,驱使着他不断超越自己,取得了那些自满之辈所不可企及的成就。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真正的作家一辈子只是在写一部作品,他的生命之作。只要他在世一日,这部作品就不会完成。”如此浑然天成的杰作读一遍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反复品读才能领会一二。摘取这只言片语显然无法将他文章中的思想完全体现,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但我想从这些片段中已足以窥见他思想的闪光了吧。周国平的文笔也是很有特色的,透着一股书卷气,还颇有些古文的气质。不经意间的幽默,透露出的是一个悟者的豁达。他的散文并不是以写作技巧而闻名,但从字里行间,无论对哲思名言引用的娴熟自然,还是对社会现象记叙的详略有致,都足见其功底。但这些并不是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因为他哲学观点的锋芒几乎已掩盖了这些光芒,正如绽放在日光中的绚烂烟花那样,人们往往是会忽视后者的。看过他的文章,你会发现那些所谓的畅销小说和时尚杂志对你已渐渐失去了吸引力,正如孟子说的“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信矣!悟是一种境界,但愿通过这本书,我们能站在悟者的肩膀上看到更远的地平线。 合上这本书,我想我已找到了答案。 http://literary.goodmood.com.cn/2008/6-4/2008060415111154962.html

网友(2):

   如若不是有人提及,我恐怕很久一段时间不会翻看这样的书籍,透着八十年代的味道的文字,文人有些迂腐的表述,和学术人大量引用的炫耀。  然而,我还是继续,因为有人那么诚恳地向我提及,因为我相信这个人的品位不会差。  哲学,令人睿智,令生活苦涩。  整本书读下来,没有晦涩。仿佛一个长者在娓娓道来他所经历过的一些道理,言语间难免重复,难免夸张,难免偏颇,却仍不失为一个聊起天来让人舒服的长者。  整本书读下来,仿佛收获很多,仔细回想,却记不起一篇文,一个故事,哪怕一句一词。再一次翻开目录却又一切精髓都在股长之间。不知是因为读的时间持续太久,太熟识所有的内容,还是流转在眼波间的字句不曾真正进入内心深处。  Weak  我实在找不出一个中文的词可以精准的表达我的想法,不是软弱,不是柔弱,不是脆弱,而是weak。  一直以来,我都偏执的认为,文人都会有一个缺点,包括我自己:weak。所以我在最终选择职业时,彻底的否定了任何有关文艺气息的职位,因为我想克服并完善自己身上的这个弱势。所以,直到现在我还耿耿于怀,还在思索自己要不要回到当初应该走的那一条路。因为当时我忽略掉一点,在我努力克服自己弱势的同时,也否定了自己身上最大的优势。呵,人生这个大悖论。  无论是哲学,还是文学,他们的存在都是探索并揭示这个世界和人性本身,让世人警醒与共鸣。也许,直面世界和人性本身的确需要莫大的毅力与勇气;然而,无论是如何精准的阐释,都不能对世界有丝毫改变。这些发现问题却不解决问题的人,他们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科技的进步VS 灵性的愚钝  谁也无法否认,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让我们无暇顾及自然的存在,忽略自己和他人的声音,只专注于自己狭窄的视野。就如夏日傍晚,我站起身,惊讶的发现办公楼下的柏油路是如此潮湿,因为刚刚下过雨。我不否认我听到过雨滴打地的声音,却只是生生的忽略了。于是,我失落在下过雨的夏日浅夜街头。的确,不论发生什么,我们都不该忽略世界原本的美好。  曾听过这样的笑话,中学校园里,有人诅咒爱迪生,有人憎恨马克思,因为他们的发明和创造,让我们不得不在明亮的日光灯下背诵无聊的令人发指的政治题。可是,如若没有科技的进步,我们如何能欣赏到夜晚灿若星河的霓虹灯?  灵性的愚钝不该归结为科技的过错,也不是生活节奏的问题,是那些有创造力的人类膨胀的欲望。  Positive  不想与作者做无谓的文字上的争论,不想评述透过整本书的文字, 我遇到的是怎样一个文人。但是每次读过一本书,都想通过自己的认知,去完善已经存在的理论。而读的过程中,收获的精彩,早已悄悄的藏进心底。  工作以后,更真切地领悟到Positive的含义,原来我不该如此苛求,应该先把自己的所得与人分享才对。  我边读边思考:有许多时候,感受到自己的影子;有许多时候,看到朋友的影子;还有一些时候,合上书来思考,我该怎么办。虽然整本书,我都不曾见到一个新鲜的故事,一个新奇的观点。而许多东西,从别人的笔下流淌出来,却让我更清晰。  不想赘述书里的内容,只想写一些对自己的启迪。  工作以后,对数字的敏感度有增无减,因为背负着业绩压力。所以对知识,对学习,都有些怠慢。当读到哲学家得到一个解释的快乐时,唤起我儿时学到新东西时的开心。猛然间,觉得那种感觉离我好遥远,我仿佛停止思考很长一段时间了,为了让自己活的更轻松。而今,我终于明白,什么才能让自己真正的快乐:不是我得到的多少,而是我得到的是不是自己想要得。然后,就会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我不知道,我想了很久很久,却始终没有答案,哲学家也没有告诉我。每个人都想在人生路上走一条捷径,不想生命被浪费,我也吝啬如此,可是这种先知的预见谁能给到呢?  写到这里忽然不想再继续,因为每一处所得都是一颗美丽的珍珠,自己却没有能力把这些珍珠穿成一串。而此刻的思绪纠缠在一个单纯却丰富的问题上:到底什么是我想要。  写到这里忽然不想再继续,因为我想哲学是在启发人类思考,而我在思考。所以,无论是哲学还是作者,他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