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以前都叫“城市化”。
中国城镇化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类的城市化道路,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大阶段是英国的城镇化,由工业化推动城镇化。英国的城镇化用了200年的时间。第二阶段是美国和北美的城镇化,那些城镇化规模更大,但是用了10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只用了40-50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进程,然后中国的城镇化就开始了。中国的城镇化跟英国、美国、拉美有什么不同点?从人口规模上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国家的人口转移的城镇化国家,在中国整个城镇化过程中,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高达8亿多人口,而且因为国家大、情况复杂、贫困人口多,城镇化速度要比其他国家期望的要低,城市化率每年是1%左右,不像非洲3%、5%,我们认为这个城市化率是合适的。更重要的,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几乎是关起门来搞城镇化的唯一大国。英国在搞城镇化的时候有一百多个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接纳了许多英国移民,由此减轻了许多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拉美国家特别是像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仅向美国移民就达4000万。但是中国没有这个条件,过去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为了对全世界负责,我们不会向世界输出难民。中国努力做到自己关起门来完成城镇化,而且第一次、第二次城镇化过程中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非常低,石油只有两三美元一桶,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时石油价格暴涨。
城镇化的动力和背景也不一样。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依靠工业化推动,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的时候,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包括中国要完成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所以中国是人口转移和就业安排比较一致的国家,这是中国政策制定产生的效果。而美国出现非洲人口转移在前就业安排之后,出现大量贫民窟。
最后,城镇化轮到中国了,但是我们城镇化的时候遇到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这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回顾过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的时候,先行国家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现在中国在这上面再叠加大家都觉得受不了,但是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过程,中国到现在为止每年消耗的水泥是世界上所有水泥产量的40%,所有钢材的35%;每年要盖20亿平方米的房子才能满足需求,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要完成城镇化又不能有排放,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中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城镇化的挑战中国的城镇化刚刚进行到中期,才是完成了47%左右,我们还有30年的城镇化,而且这一个城镇化过程中,每年还要转移1500万人口,二氧化碳排放还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如果选择错误的城镇化模式,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完成城镇化的时候会出现二氧化碳排放的剧增,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一个中国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前景,也没有人愿意中国这样做,中国人跟所有的世界人民在这个意见上完全一致的,我们应该另辟一条节能减排的生态文明的城镇化道路。
这样一来,就可以看到我们现在遇到的挑战就多了。
第一,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尖锐的国家。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不到整个土地面积50%,而适应人类居住、适应大规模推进城镇化的恰恰是优质的耕地,而耕地人均只有1.4亩,每年因城镇化减少耕地1800万亩左右;中国人均水资源被国际有关组织列为贫水国家。大家要注意,我们国家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比如说在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1/3,但是水资源仅仅占6%,而西南地区,人口很少,但是拥有了大部分的水资源。中国的水土资源和各个大国相比,耕地只有人家的1/20,水资源、森林面积也只有人家的1/20,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到底怎么办?在资源问题上我可以这样说,中国是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来支撑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而且还要关起门来搞城镇化,这样一个难题我们需要30年时间去应答。
第二,中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候鸟式”农民工群体,而且其流向分布非常不均匀。中国的土地制度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政府,也是属于全民,而农村土地属于集体组织,这就使得农民转移到城里来,但是土地还保留在那里,这在经济学上看来是一个错误,但是在中国却是发挥着有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出口锐减30%,造成了几千万农民工失业,但是这些农民工回去种地,所以没有出现大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一制度也正在调整之中。中国的大城市里的城中村扮演着一种“贫民窟”的角色,安排许许多多农民工住在这里。从2001—2004年农民工进城的就业分布来说,大城市扮演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57%到62%,小城市吸引力在下降,这有一个很危险的倾向就是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人口会越聚越多。
第三,中国能源存量结构完全失衡,建筑、交通能耗增加很大。中国人均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11%和4%,所以当发达国家原来用煤作为工业燃料的,现在转成用天然气了,它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减少了一半,但是中国没有这个条件,中国还是只能以其储量相对丰富的煤,而中国天然气储量非常少,不可能像英国、欧洲、美国能源结构的转移,再加上中国的气候冬天非常冷,夏天非常热,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温度相比,所有城市冬天都偏低了3-15度,所以中国单位建筑能耗应该比全世界平均水平高。所以高速城镇化期间,我们不得不建造2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也就是世界上40%的建筑量发生在中国,而过去我们所建的400亿平方米建筑需要简单改造。大家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空调的消耗量、建筑能耗将会逐渐上升,这是一个刚性的消耗,由此造成将来能源问题比产业能耗问题更大,更难克服。中国的人均能耗非常低,就是那么低的能耗,40%左右是因为生产外贸产品所产生的能耗,所以中国替发达国家转移了一部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人均很低,但是总量很大。
第四,中国的机动化跟城镇化是同步发生。为什么欧洲城市比较密集,而美国城市就出现低密度化,我本人理解欧洲城镇化在前机动化在后。但是美国是城镇化和机动化同时发生,除了纽约和波士顿以外,其实城市都出现严重的城市蔓延,一旦出现城市蔓延问题就大了。中国非常不幸的是,跟美国一样也是机动化跟城镇化同时发生,也就是说中国很有可能出现美国式的城市蔓延,好在中国土地制度是一条“拦水坝”。汽车进入家庭对每个人都有诱惑,一旦拥有汽车人们就可以在地理空间上广泛选择居住地,这个时候城市蔓延是很难阻挡的,所以说中国在这个时候要保持土地制度的基本稳定,才是应对机动化和城市蔓延非常关键的政策。
第五,中国城镇化的推动力失衡。中国依靠工业化来推动城镇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这样一来,工业排放污染就比较大,我们同样经历了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工业化阶段的水污染、空气污染问题,再加上污水收集管网不足,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上升非常快,前两个五年计划,中国政府下决心加强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率是世界上城镇化过程中增长最快的,从1995年20%上升到现在超过了50%。但是,中国沿海和其他河域地带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突发性的事故非常严重。
第六,中国是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的国家,但是整个城镇化过程中,也遇到一个盲目照搬国外城镇发展模式的问题。我们向往发达国家那种城镇化的模式,但是那种模式使得我们城市的风格雷同,城市的规划设计缺乏地方特色,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国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是最精华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但是保护难度很大。
第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日益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这种扩大的趋势就造成了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同时也造成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别在扩大。
第八,城镇化带来了区域化的发展。也就是城市区域化了,区域又城市化了,城市之间的竞争就出现了,这种竞争有些是良性的,有些是不好的,这些问题中国人从来没有遇到过,城市群的集中度在提高,城市的决策不仅对城市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周边的城市。大家都可以看到,在20年前珠三角的广州、深圳在地图上只是两个小红点,但是现在这些红点连成一片了,这是一种区域的城镇化,急需对城市群综合进行规划,综合进行设计,综合进行引导。中国的对策这样一来,我们就要大家都来对中国面临的挑战献计献策,这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人类。我个人想有这么几条:
第一,在城市规划中我们要用强制的管制手段来划定基本农田的保护区,来有效制止城市的蔓延,这种无序的蔓延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第二,要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防止出现美国式的城市郊区化。大家可以看到,美国在100年过程中所经历的城镇化,它的人口密度从每平方英里八千人下降到现在只有三千人,而且在继续下降。中国在过去50年间大中城市的人口密度始终保持在1平方公里一万人,所以中国所有城市叫紧凑型城市。我们要继续采取这样的政策,而且这个政策现在是遇到了机动化的挑战,如果中国走错了道路,就会出现像美国这样的结果,低密度的城镇化就带来汽车依赖症,就带来私有依赖症,一个美国人消耗汽油相当于5个欧盟人。
第三,采取农村人居整治,均衡城镇化的压力,避免非洲式贫困的城镇化。我们不能驱赶农民到城里来,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来均衡城镇化的压力,这是健康城镇化的一个需求。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赶快把农民聚集到城里来,但他们忘记了生态和能源的承载力。说到能源承载力,我们跟国际上发达国家数据完全不一样,根据我们实际调查,一个城市的居民消耗的能源相当于三个农民,中国农民还是手工劳动为主,所以消耗能源非常低,中国农民人均耕作的土地不到3亩地,只有美国农庄的1%。
第四,要推行严格的节能目标和政策。建筑能耗会出现快速上升,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不进行节能,中国建筑能耗将从现在的3.5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20年的11亿吨标准煤;如果推行建筑节能我们就有望节约3.5亿吨标准煤,这是一个巨大节能减排领域。我们现在对所有新建筑都是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大城市节能65%标准,两步就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现在可以跟大家说80%以上新建建筑已经执行这个标准,但是我们还不满足,要求更多的公用建筑能够走绿色建筑的道路。
第五,要实行自行车和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中国在未来十年内要修建世界上最多的地铁,将要投资总数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自行车数量现在正在稳定,而且有望逐步上升;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已达1.2亿辆,而且每年增长30%,已经占世界的60%以上。各国优惠政策倾向电动汽车,中国自行车节约空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六,我们正在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和分配式能源计划。太阳能屋顶计划,为装上太阳能光电板的,每瓦补贴20块钱,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板生产国家。目前,我国已有超过三千万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占世界使用量的70%。每年光这一项就减排200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最近,把太阳能热水器以国家补贴方式送到农村去。
第七,正在采取大幅度增加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厂投资,预计今后五年投资两千亿人民币,所有城市和县城都建立污水处理厂。
第八,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县的保护法规。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而且绵绵不断保留至今,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非常珍贵,我们正在着手做这样的保护工作。
第九,我们要建大量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
第十,正在编制区域性规划,在整个城市群范围内来统筹地建设基础设施,统筹地使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保、污染共治。更重要的,我们正在建设大量低碳生态城。中国每年要建的新卫星城都在50个左右,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新城镇建设的国家。我们正在跟众多国家合作来建立生态城,同时又对原有的城市进行生态化改造。比如,在天津我们建设中新(加坡)生态城,花八年时间在盐碱地上建设人口30—50万的新城市,而在这个城市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将超过30%。
我借这个平台向各位朋友呼吁,正处在城镇化高潮中的中国,我们必须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中国的实际变革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同时使中国城镇化走对路,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低碳生态城,希望大家都加入我们的队伍,因为只有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世界才会绿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
中国城镇化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人类的城市化道路,实际上已经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大阶段是英国的城镇化,由工业化推动城镇化。英国的城镇化用了200年的时间。第二阶段是美国和北美的城镇化,那些城镇化规模更大,但是用了10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只用了40-50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这一进程,然后中国的城镇化就开始了。中国的城镇化跟英国、美国、拉美有什么不同点?从人口规模上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国家的人口转移的城镇化国家,在中国整个城镇化过程中,将从农村向城市转移高达8亿多人口,而且因为国家大、情况复杂、贫困人口多,城镇化速度要比其他国家期望的要低,城市化率每年是1%左右,不像非洲3%、5%,我们认为这个城市化率是合适的。更重要的,大家可以看到,中国几乎是关起门来搞城镇化的唯一大国。英国在搞城镇化的时候有一百多个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接纳了许多英国移民,由此减轻了许多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拉美国家特别是像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仅向美国移民就达4000万。但是中国没有这个条件,过去邓小平曾经这样说过,中国为了对全世界负责,我们不会向世界输出难民。中国努力做到自己关起门来完成城镇化,而且第一次、第二次城镇化过程中能源和原材料价格非常低,石油只有两三美元一桶,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时石油价格暴涨。
城镇化的动力和背景也不一样。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依靠工业化推动,但是轮到中国搞城镇化的时候,全球化、信息化的影响,包括中国要完成城镇化需要工业化,所以中国是人口转移和就业安排比较一致的国家,这是中国政策制定产生的效果。而美国出现非洲人口转移在前就业安排之后,出现大量贫民窟。
最后,城镇化轮到中国了,但是我们城镇化的时候遇到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这是应该的。但是我们回顾过去,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城镇化的时候,先行国家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现在中国在这上面再叠加大家都觉得受不了,但是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过程,中国到现在为止每年消耗的水泥是世界上所有水泥产量的40%,所有钢材的35%;每年要盖20亿平方米的房子才能满足需求,所以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原材料、能源的消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要完成城镇化又不能有排放,这是不可能的。这对中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城镇化的挑战中国的城镇化刚刚进行到中期,才是完成了47%左右,我们还有30年的城镇化,而且这一个城镇化过程中,每年还要转移1500万人口,二氧化碳排放还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中国如果选择错误的城镇化模式,不久的将来当我们完成城镇化的时候会出现二氧化碳排放的剧增,这是非常可怕的,没有一个中国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前景,也没有人愿意中国这样做,中国人跟所有的世界人民在这个意见上完全一致的,我们应该另辟一条节能减排的生态文明的城镇化道路。
这样一来,就可以看到我们现在遇到的挑战就多了。
第一,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人地矛盾尖锐的国家。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不到整个土地面积50%,而适应人类居住、适应大规模推进城镇化的恰恰是优质的耕地,而耕地人均只有1.4亩,每年因城镇化减少耕地1800万亩左右;中国人均水资源被国际有关组织列为贫水国家。大家要注意,我们国家水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比如说在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1/3,但是水资源仅仅占6%,而西南地区,人口很少,但是拥有了大部分的水资源。中国的水土资源和各个大国相比,耕地只有人家的1/20,水资源、森林面积也只有人家的1/20,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到底怎么办?在资源问题上我可以这样说,中国是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来支撑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而且还要关起门来搞城镇化,这样一个难题我们需要30年时间去应答。
第二,中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候鸟式”农民工群体,而且其流向分布非常不均匀。中国的土地制度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政府,也是属于全民,而农村土地属于集体组织,这就使得农民转移到城里来,但是土地还保留在那里,这在经济学上看来是一个错误,但是在中国却是发挥着有效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在这一次金融危机中,中国的出口锐减30%,造成了几千万农民工失业,但是这些农民工回去种地,所以没有出现大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一制度也正在调整之中。中国的大城市里的城中村扮演着一种“贫民窟”的角色,安排许许多多农民工住在这里。从2001—2004年农民工进城的就业分布来说,大城市扮演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从57%到62%,小城市吸引力在下降,这有一个很危险的倾向就是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大城市人口会越聚越多。
第三,中国能源存量结构完全失衡,建筑、交通能耗增加很大。中国人均石油和天然气的储量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11%和4%,所以当发达国家原来用煤作为工业燃料的,现在转成用天然气了,它的二氧化碳排放就减少了一半,但是中国没有这个条件,中国还是只能以其储量相对丰富的煤,而中国天然气储量非常少,不可能像英国、欧洲、美国能源结构的转移,再加上中国的气候冬天非常冷,夏天非常热,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温度相比,所有城市冬天都偏低了3-15度,所以中国单位建筑能耗应该比全世界平均水平高。所以高速城镇化期间,我们不得不建造2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也就是世界上40%的建筑量发生在中国,而过去我们所建的400亿平方米建筑需要简单改造。大家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空调的消耗量、建筑能耗将会逐渐上升,这是一个刚性的消耗,由此造成将来能源问题比产业能耗问题更大,更难克服。中国的人均能耗非常低,就是那么低的能耗,40%左右是因为生产外贸产品所产生的能耗,所以中国替发达国家转移了一部分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人均很低,但是总量很大。
第四,中国的机动化跟城镇化是同步发生。为什么欧洲城市比较密集,而美国城市就出现低密度化,我本人理解欧洲城镇化在前机动化在后。但是美国是城镇化和机动化同时发生,除了纽约和波士顿以外,其实城市都出现严重的城市蔓延,一旦出现城市蔓延问题就大了。中国非常不幸的是,跟美国一样也是机动化跟城镇化同时发生,也就是说中国很有可能出现美国式的城市蔓延,好在中国土地制度是一条“拦水坝”。汽车进入家庭对每个人都有诱惑,一旦拥有汽车人们就可以在地理空间上广泛选择居住地,这个时候城市蔓延是很难阻挡的,所以说中国在这个时候要保持土地制度的基本稳定,才是应对机动化和城市蔓延非常关键的政策。
第五,中国城镇化的推动力失衡。中国依靠工业化来推动城镇化,导致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这样一来,工业排放污染就比较大,我们同样经历了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工业化阶段的水污染、空气污染问题,再加上污水收集管网不足,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上升非常快,前两个五年计划,中国政府下决心加强污水处理,污水处理率是世界上城镇化过程中增长最快的,从1995年20%上升到现在超过了50%。但是,中国沿海和其他河域地带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突发性的事故非常严重。
第六,中国是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的国家,但是整个城镇化过程中,也遇到一个盲目照搬国外城镇发展模式的问题。我们向往发达国家那种城镇化的模式,但是那种模式使得我们城市的风格雷同,城市的规划设计缺乏地方特色,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国家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是最精华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但是保护难度很大。
第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日益扩大。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这种扩大的趋势就造成了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同时也造成了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别在扩大。
第八,城镇化带来了区域化的发展。也就是城市区域化了,区域又城市化了,城市之间的竞争就出现了,这种竞争有些是良性的,有些是不好的,这些问题中国人从来没有遇到过,城市群的集中度在提高,城市的决策不仅对城市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周边的城市。大家都可以看到,在20年前珠三角的广州、深圳在地图上只是两个小红点,但是现在这些红点连成一片了,这是一种区域的城镇化,急需对城市群综合进行规划,综合进行设计,综合进行引导。中国的对策这样一来,我们就要大家都来对中国面临的挑战献计献策,这不只是中国的问题,而且关系到全人类。我个人想有这么几条:
第一,在城市规划中我们要用强制的管制手段来划定基本农田的保护区,来有效制止城市的蔓延,这种无序的蔓延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第二,要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防止出现美国式的城市郊区化。大家可以看到,美国在100年过程中所经历的城镇化,它的人口密度从每平方英里八千人下降到现在只有三千人,而且在继续下降。中国在过去50年间大中城市的人口密度始终保持在1平方公里一万人,所以中国所有城市叫紧凑型城市。我们要继续采取这样的政策,而且这个政策现在是遇到了机动化的挑战,如果中国走错了道路,就会出现像美国这样的结果,低密度的城镇化就带来汽车依赖症,就带来私有依赖症,一个美国人消耗汽油相当于5个欧盟人。
第三,采取农村人居整治,均衡城镇化的压力,避免非洲式贫困的城镇化。我们不能驱赶农民到城里来,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来均衡城镇化的压力,这是健康城镇化的一个需求。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赶快把农民聚集到城里来,但他们忘记了生态和能源的承载力。说到能源承载力,我们跟国际上发达国家数据完全不一样,根据我们实际调查,一个城市的居民消耗的能源相当于三个农民,中国农民还是手工劳动为主,所以消耗能源非常低,中国农民人均耕作的土地不到3亩地,只有美国农庄的1%。
第四,要推行严格的节能目标和政策。建筑能耗会出现快速上升,根据我们的测算,如果不进行节能,中国建筑能耗将从现在的3.5亿吨标准煤上升到2020年的11亿吨标准煤;如果推行建筑节能我们就有望节约3.5亿吨标准煤,这是一个巨大节能减排领域。我们现在对所有新建筑都是严格执行节能50%的标准,大城市节能65%标准,两步就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现在可以跟大家说80%以上新建建筑已经执行这个标准,但是我们还不满足,要求更多的公用建筑能够走绿色建筑的道路。
第五,要实行自行车和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中国在未来十年内要修建世界上最多的地铁,将要投资总数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的自行车数量现在正在稳定,而且有望逐步上升;中国的电动自行车已达1.2亿辆,而且每年增长30%,已经占世界的60%以上。各国优惠政策倾向电动汽车,中国自行车节约空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第六,我们正在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和分配式能源计划。太阳能屋顶计划,为装上太阳能光电板的,每瓦补贴20块钱,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电板生产国家。目前,我国已有超过三千万家庭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占世界使用量的70%。每年光这一项就减排2000万吨二氧化碳气体。最近,把太阳能热水器以国家补贴方式送到农村去。
第七,正在采取大幅度增加城市污水管网和处理厂投资,预计今后五年投资两千亿人民币,所有城市和县城都建立污水处理厂。
第八,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县的保护法规。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而且绵绵不断保留至今,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非常珍贵,我们正在着手做这样的保护工作。
第九,我们要建大量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
第十,正在编制区域性规划,在整个城市群范围内来统筹地建设基础设施,统筹地使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保、污染共治。更重要的,我们正在建设大量低碳生态城。中国每年要建的新卫星城都在50个左右,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新城镇建设的国家。我们正在跟众多国家合作来建立生态城,同时又对原有的城市进行生态化改造。比如,在天津我们建设中新(加坡)生态城,花八年时间在盐碱地上建设人口30—50万的新城市,而在这个城市里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将超过30%。
我借这个平台向各位朋友呼吁,正处在城镇化高潮中的中国,我们必须借鉴先行国家的经验和教训,根据中国的实际变革城市规划和公共政策,同时使中国城镇化走对路,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基本原则,全面推行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和低碳生态城,希望大家都加入我们的队伍,因为只有中国走绿色发展道路,世界才会绿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
其实早在新时期时代,已经有城市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工业不发达,城市里大部分是手工业和商业,加上一些原居民以及达官贵人及家眷,中国古代城镇化一直领先世界,唐朝长安人口已经达到100多万,绝对的当时国际化大都市,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兴起,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国现代化城镇化始于1991年 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很多人误认为城镇化就是赶农民上楼,其实不以为然,城镇化实际上是工业化,把传统的农业生产变为规模化生产,其实相当于工业,农场相当于工厂,粮食就是商品,这样是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的!
1991年 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
以前都叫城市化
有城市出现就能叫城镇化了。。这个怎么算。。得算到新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