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礼貌的故事?谁知道的,快告诉我!!!急用!

2024年11月18日 23:23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程门立雪
  游恭,五代时人,学问广博,文章很好。游酢是宋代的学者,典故“程门立雪”讲的就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

  2、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礼制’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回到鲁国后,孔子的学生们请求他讲解老子的学识。孔子说:“老子博古通今,通礼乐之源,明道德之归,确实是我的好老师。”同时还打比方赞扬老子,他说:“鸟儿,我知道它能飞;鱼儿,我知道它能游;野兽,我知道它能跑。善跑的野兽我可以结网来逮住它,会游的鱼儿我可以用丝条缚在鱼钩来钓到它,高飞的鸟儿我可以用良箭把它射下来。至于龙,我却不能够知道它是如何乘风云而上天的。老子,其犹龙邪!”

  3、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3、孔夫子的误会

  孔子带领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在去陈国和蔡国的路上被困,一连好几天没吃上一顿饭.孔老夫子实在受不住,只好大白天躺下睡大觉,想以此来忘却饥饿.孔子的大弟子颜回见老师饿得很,心中十分忧伤,心想,老师上了年纪,怎能经得住这般折磨啊!再不想出办法,怕是要出危险了.颜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想,只好去向人乞讨.这一次真是天不绝人,居然碰上一个好心肠的老婆婆,给了他一些白米.颜回高高兴兴地把米拿回来,急忙把米倒在锅里,砍柴生火,不一会儿,饭就熟了.孔夫子这时刚好醒来,突然闻到一股扑鼻的饭香,好生奇怪,便起来探看.刚一跨出房门.就看见颜回正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往嘴里送.孔子又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有饭吃了;生气的是,颜回竟然如此无礼,老师尚且未吃,他却自己先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颜回恭恭敬敬地端来一大碗香喷喷,热腾腾的白米饭,送到孔子面前,说:"今日幸好遇到好心人赠米,现在饭做好了,先请老师进食."不料孔子一下子站起身来,说:"刚才我在睡梦中见到去世的父亲,让我先用这碗白米饭祭奠他老人家."颜回一把将那碗米饭夺了回去,连忙说:"不行!不行!这米饭不干净,不能用它来祭奠!"孔夫子故作不解地问道:"为何说它不干净呢 "颜回答道:"刚才我煮饭时,不小心把一块炭灰掉到上面,我感到很为难,倒掉吧,太可惜了,但又不能把弄脏的饭给老师吃呀!后来,我把上面沾有炭灰的饭抓来吃了.这掉过炭灰的米饭怎能用来祭奠呢 "孔夫子听了颜回的话,才恍然大悟,消除了对颜回的误解,深感这个弟子是个贤德之人.

  4、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此而落得个骂名千古.可他尊敬老师的故事却鲜为人知.那是秦始皇统一中国6年后,即公元前215年的秋天,他第四次出巡时发生的事.当时,秦始皇在文武群臣的护卫下,乘着车辇,浩浩荡荡地从碣石向东北的仙岛前进.随着均匀的马蹄声,秦始皇不觉沉入对往事的追忆中:回想起自己幼年的老师,仿佛他就在眼前,虽说严厉,可令人钦敬难忘.我嬴政能有今日,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劳呢.那位威严的老人,第一次授课讲的就是舜爷赐给我们家的姓.他先分别讲了"亡,口,月,女,凡",然后再合成一个"嬴"字.第二天就要背写."老师,这字太难写了.""什么 一个嬴字就难住了 将来秦国要*你去治理,难事多着哩,能知难而不进吗 "说着就举起了荆条棍……可惜自己已多年没见过这位老师,听说他老人家已经去世了.突然,车停了.前卫奏道:仙岛离此不远,请万岁乘马.于是,秦始皇换乘了心爱的大白马.过不多时,便到了岛上.始皇环视渤海,胸襟万里,豪气昂然,更加思绪万千.待到他低头察看眼前,却忽然下马,撩衣跪拜起来.随从的大臣们见此情景,莫名其妙,也只好跟着参拜.等皇帝站起身来,大臣李斯才问他为何参拜.秦始皇深情地说:"众位卿家,此岛所生荆条,正是朕幼年在邯郸时老师所用的荆条,朕见荆条,如见恩师,怎能不拜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岛称为秦皇岛.传说岛上的荆条为秦始皇敬师的精神所感动,皆垂首向下,如叩头答谢状.

  5、张良拜师

  张良年轻时,曾计划要刺杀暴君秦始皇,失败后,为躲避官府通缉,潜藏在下邳.有一天,张良闲游到一座桥上,遇见一位穿褐衣的老翁.那老翁见张良走近,便故意将鞋坠落桥下,让张良下桥去捡.张良很不高兴.等张良把鞋捡上来交给老翁时,老翁又让他帮着把鞋穿上.于是,张良跪着帮老翁穿上了鞋.老翁没客气,笑眯眯地离开了.临走时留下了一句话:"小子可教矣!5天后黎明时分在这里等我."张良按老翁的指示,5天后天刚亮,他就来到桥上,不料老翁早呆在那里,见了张良便怒斥道:"跟老人约会迟到,岂有此理.过5天再早些见我."说完就离去了.又过5天后,鸡刚打鸣,张良便匆匆地赶到了桥上,可是不知怎么的,他还是比老翁来得晚.老翁这回更不高兴了,只是重复了一遍上回说的,就拂袖而去了.这下张良可点急了,又过了5天,他索性觉也不睡了,在午夜之前便来到桥上等着.一会儿老翁来了,见着他便点头称是.井从袖中拿出一本书,很神秘地说:"你读了这本王者之书,就可以做帝王的先生了.10年之后,兵事将起.再过13年,你到济北,可以与我重逢,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的化身."说完飘扬而去.天一亮,张良打开书一看,原来是太公望兵法书.张良特别高兴.后来张良认真研读黄石老翁授给的那部兵法书,真的当上了汉高祖刘邦的高级参谋.

网友(2):

项橐7岁懂礼
春秋时期,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周游列国,宣传他们的政治主张。
一天,他们驾车去晋国。一个孩子在路当中堆碎石瓦片玩,挡住了他们的去路.
孔子说:“你不该在路当中玩,挡住我们的车!”。
孩子指着地上说:“老人家,您看这是什么?”孔子一看,是用碎石瓦片摆的一座城。 孩子又说:“您说,应该是城给车让路还是车给城让路呢?”孔子被问住了。
孔子觉得这孩子很懂得礼貌,便问:“你叫什么?几岁啦?”孩子说:“我叫项橐,7岁!” 孔子对学生们说:“项橐7岁懂礼,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知礼,在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话题。华夏五千年,它不知道被我们摆在了一个多么重要的位置上。古人早有语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没错,彬彬有礼,儒雅恭谦,从来就被认为是一个人高素质的举止。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把这个话题反复强调,却是因为这之中已经有了某些被遗忘的因素。

中国古人是非常重视礼仪的。据《史记》记载,在孔子还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在游戏中教他礼仪知识。他给学生开的课程里,也包含了礼。他的弟子有子深谙礼的重要性,曾说过:礼仪的最大用处,在于促进社会和谐。看看古代的书信,比如著名的劝降书《与陈伯之书》,那里面的曲折委婉、文采辞情,无不周详备至。不说“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单其开头结尾的礼节性用语,就含义丰富而且十分得体。

任何一个文明的国家都讲礼仪,林肯担任美国总统时,正值南北战争。他手下一名将军刚愎自用,吃了败仗。林肯怒火中烧,想写一封信狠狠批评这位将军。但落到纸上,最厉害的词句不过是:“如果我是你,我会……”这封信被著名演说家卡耐基奉为经典,因为它有爱而宽容。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都将礼貌、礼仪视为一个人文明的尺度。

礼仪包含仪容仪表、孝敬父母、尊贤敬长、做客待客、社会公德、律己修身六个方面,它们的内涵都可归结为“敬、让、静、洁”四个字,其核心是自谦而敬人,目的是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国近世以来对传统文化重于“破”而轻于“传”,对外国的礼仪也知道得很零碎。过去就有干大事者常不拘小节之说,“文革”期间便有很多人以“大老粗”自居、自傲,尤其在特定历史时期,更是风雅尘埋,礼仪凋丧。受影响者达几代人,父母不知礼,造成子女礼盲。以至于现在一些国人,常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说笑旁若无人。有人主张中小学课程中增加礼仪内容,看来是有必要的。学习礼仪并不需要很多时间,关键是有一颗尊重别人的心。如果心中没有爱和尊重,礼仪又有什么用呢?

时代在前行,社会在进步,但在现代社会中,“知礼”依然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这不应当成为我们背弃传统文化的理由。相反,当代人更要知礼,更要有一颗尊重别人的心。朋友们,记住,知礼方能自尊。

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些所谓“无上大雅”的画面:

走廊上,有些同学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教室里,一些人为了一点小事骂得不可开交,而众多围观者在一旁指手画脚;老师办公室门前,一同学连招呼都不打,就大摇大摆地闯了进去。

面对这些现象,人民教育出版社外语分社社长龚亚夫委员说:“我们的城市就是因为这些‘无伤大雅’的小事而失去了和谐。”这句话一定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我们感觉到身边需要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规范这些“小事”,而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知礼”。知礼,是讲礼貌、懂礼节、行礼仪,彬彬有礼是有道德有修养、懂规矩尊重人的表现。

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的中华民族自古就将“礼”列为治国四纲之首。古人云:“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如今,我国经济发展迅猛,正处在腾飞阶段,这就更需要我们的思想道德跟上发展势头,提高到一个新层次上,以促进社会发展。

可是,偏偏有一些人的“知礼”观念淡莫。他们视“礼貌”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觉得文明礼貌是读书人的“酸劲”, 是富裕者的“把戏”, 甚至是当官者的“派头”,对于讲礼貌不屑一顾,我行我素。要么举止不雅,仪表不整;要么待人无礼,斤斤计较;更有甚者恶语伤人,粗话成风。他们的行为有损社会的和谐,有辱于“礼仪之邦”的名声。

为了发展,为了进步,我们呼唤“知礼”。这就是今天我为什么站在这里的原因。党中央正在全国广泛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我们中学生应抓住这个机会,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帮助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那么,这要求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呢?

依我看来,首先,我们要懂礼,就是说要懂得“礼”的含义。所谓“礼”,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表示尊敬的语言或动作或是礼物,以礼相待”。做到了这些,才算是“礼”。

我们在懂得了“知礼”的时代意义及其社会价值后,就要实践,就是说要把“知礼”做到实处。“知礼”不是一句口头空话,它体现在我们对人对物的态度上,因此,我们对人要彬彬有礼,谈吐文雅,举止大方,以“知礼”的魅力去感动人。

然而,我们只做到有礼待人还不够,我们还需要自律。因为“知礼”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表面功夫,它是我们的一种内在修养。这就需要我们修身自律,进行自我管理、自立守则,知书达礼,品行端正。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我们可以观看一些优秀的文化作品,使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知礼从小的方面看人的道德修养,从大的方面看一个社会的和谐程度。倘若一人不知礼,则四邻不得安宁;倘若人人不知礼,则整个社会就成为野蛮之地;要社会和谐发展,则要人人知礼,使知礼行为蔚然成风。现在广东省正提出要创建和谐社会,我们中学生理应抓住这次公民道德教育的机会,自觉地,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层次。那么,从今天起,让我们行动起来,讲礼,知礼,让世界少一些不礼貌的用语,多一些友善的行动,让我们的社会永远谱奏“知礼”的乐章!

我们知道,华夏千年文明,万里疆域,从来都以礼仪之邦为骄傲, 朱文公,越过孟子,追问董仲舒,上溯孔圣人.从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走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传承了许多的雍容揖让,礼尚往来;从公共汽车上的尊让老幼到外交场上的纵横捭阖,我们发扬着更多的文质彬彬,温良恭俭。即使在崇尚简洁的西方,礼节的存在也不被视为繁琐.十八世纪,英国的查尔斯爵士订立了一百二十八条交往守则,成为了后世华服丽装的绅士淑女们在餐桌,舞池及各种社交场合的金规玉律.

那为何无论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如此 崇尚礼节呢? 想来,礼节有以下三大好处:

第一,礼节可以化解尴尬的局面;第二,礼节可以减少摩擦提高工作效率;第三, 礼节可以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感到生活的美好.

首先,礼节可以化解尴尬的局面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分别与周总理和江青会面时的情景。

尼克松见到周总理时,主动伸出手来,周总理彬彬有礼地说:“欢迎你从大洋彼岸伸出手来。”

周总理礼貌的一句话,立即化解了紧张的气氛,使尼克松感到了愉快和友好,他说:“我们本来就生活在同一星球上。”

彼此的礼貌与风趣,为这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会晤,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气氛。

而相反的例子是,当尼克松第一次见到江青时,她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过去怎么不到中国来?”这无礼而突兀的问话,令尼克松十分尴尬,双方的政见隔阂更加深了.由此可见,礼节的存在是多么的重要,它是人的高雅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外现,是人际关系适度和分寸感的表露。

其次,礼节还能减少摩擦,提高效率。

在瑞士街头的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行人匆匆,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突然从十字路口传来一声巨大的碰撞,这时,无论是遛狗的妇人或是挥汗如雨的搬运工,都不由得像那路口望去,哦,原来是两辆轿车拐弯时撞在了一起,车头撞瘪了,还不轻。只见两架车上都走下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高大男士,他们径直向对方走去。也许您以为这又是一场争执。可是,他们谁也没说什么,反而紧紧地相互拥抱。十秒,二十秒,半分钟,一分钟。他们分开,用关切的眼神打量对方,友好地询问对方有没有受伤,然后打电话叫警察,并掏出烟相互借火,边抽边等警察的到来。更奇怪的是,路上的行人只是瞟了一眼,就匆匆地走向自己的目的地了。也许他们对这种极度的礼让与包容已经习以为常,也许他们明白,礼节既是粘合剂,又是润滑油,它的广泛运用能使社会机器更为高效地运转。

最后, 礼节还可以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感到生活的美好.

很多人不会忘记对陌生人以礼相待,却不记得对身边的人守礼.不要以为对待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就能够大大咧咧;不要认为对待血浓于水的亲人就可以毫无顾忌.如果我们能对他们恒敬以礼,他们就感到的不仅是自己的价值得到的尊重,更是回馈给他们点滴付出的感激.有两位教授夫妻,几十年相濡以沫,始终相互尊称以您,当他们的学生不解地问起时,教授先生回答说,您字的意思,就是把你放在我心上.原来,在看似被礼节疏远的称呼背后,竟藏着深重的感情!另外,假如我们能够及时地感谢为我们付出过的人,那对他们将是莫大的安慰!在西欧贵族的生活中有着一个规定,就是在王公大臣们享用过美味佳肴之后,必需将掌勺的厨师一一请出,感谢他们带来的盛宴.这简简单单的礼节所具有的意义不仅是褒奖与肯定,更是一种感恩!它让人们感受到存在的意义和付出的价值,体会到相处的融洽与生活的美好!同样,对于我们莘莘学子,礼节也是不可或缺的。哪位老师不愿意接受学生热情地点头问好呢?又有谁不愿意和宽容、热心、尊重别人的同学相处呢?

由此可见,礼节使我们能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平添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祖国未来文明礼仪的传承者我们更应该学会知礼,守礼,讲礼,那比所有言辞都更动听,比所有许诺都更诚恳!如果礼节是热情的火焰,那一个会心的微笑就能够融化冷漠的坚冰,照亮心灵的长夜!如果礼节是和煦的春风,那一句诚挚的感谢就能够吹绿江南的两岸,唤醒人间的春天!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网友(3):

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