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忙分析,关于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2024年11月29日 10:53
有6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没有实际力量与自信来维持自己的自尊,所以即便是善意的建议也会被视为挑战自尊的行为而引发敌对情绪。
~~~ 就是缺乏存在感,所以需要别人的认同来感受自己的存在,其实这也是没有力量维持自己尊严的体现。
归根到底,是无力感。详细的建议方法倒是有,但不好意思,我学过忘存了。其实方法也不难,不要提什么建议,直接跟他一起,把事情做成功就行了,最后不要抢功劳,完事。成就感是抚恤无力感的良药。

网友(2):

精神心理疾病种类:
自大狂
自恋狂
自虐狂
受虐狂
猥亵狂
变态狂
杀人狂
幻想狂
妄想狂
臆想狂
癔症病
失意症
健忘症
自闭症
孤独症
忧郁症
压抑症
强迫症
狂躁症
焦虑症
恐惧症
拖延症
失眠症
厌食症
夜盲症
幻听症
疯魔症
分裂症
官能症
——搜·宗教通语音问答全解决

网友(3):

这可能是一种叛逆心理,是一种无能力改变周围环境又无法融入适应环境的心理。
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这样,他也处于转型年代的社会家庭环境中,
受到来自父辈的心理上的打压--年幼痴狂不羁,纯洁心理与世俗力量不融,父辈的希望成泡影,他自己的爱情也幻灭。反抗,周围人不理解不支持,最后成痴呆,或我们现在人说的精神病。

网友(4):

和父母或者抚养人的关系很差,他们对待他的犯错的态度通常是粗暴的指责,对他的自尊伤害很大,这导致他对于任何给他意见的人都会潜意识的认为对方是在找茬,戳他弱点,而且他还有脆弱的自尊,这导致他对于已经明显错误的行为也难以改正,只愿意接受别人的正面评价。总得来说就是忠言逆耳,马屁爽心。至于帮助他的方法,只能先从帮他收拾残局开始,改善关系,以此获得与他一起反省的机会。如此渐进改进他的行为,是需要耐心和坚持的,是个长期计划,而且需要那个人和他保持比较好的私人关系。短期的话,只能帮他收拾残局,要想他立刻改变就不用指望了。这是原生家庭带出来的、带有成长烙印的个人行为模式,要扭转不容易,太心急就会破坏和他的关系,没有信任,也就失去帮助他的机会。

网友(5):

我只能说这一点是很正常的心理,每个人总有一点小骄傲,他承认你是对的,但是让他嘴上说出来,并且找你的话做,凭心而论,你会怎么做!如果你一直认为这样是对的,某一天一个人告诉你,你的做法是错的,你虽然明白他说得有理,但是你能立刻就接受吗!?人往往都是说别人容易,说自己难!对别人要求的太多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特点,还是不要怎么去调节了吧!你跟他说说,说多了,他自然会想,他会自己改下!改不了,就这样吧!朋友不就是这样的吗?一直知道的事,何必呢!!!

网友(6):

一方面是防御心理很强,固执易激动,另一方面又软弱依赖,既叛逆,又无主见的个性。拥有这种个性的人常常生长于生活上包办一切,精神上控制一切的家庭环境中。极度的控制产生焦躁情绪,极度的溺爱又喂养软弱无助的灵魂。
不要说太多,不要试图改造他的性格。人的心理模式与性格都是一个过往生活所造就的盔甲,即使现在造成了很大麻烦,但都曾经在某段时间内保护过他。彻底否认一个人的性格与心理模式,往往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否定一个人。
尽量在心灵与身体上与他进行链接,比如友善宽容的眼神接触,而不要仅在语言上说教开导。可以为他祷告或念经,求神让他拥有智慧。有些人常会絮絮叨叨地向别人说教,即使他认为自己很有道理,甚至周围的人也认为他占理,可是他没有心,没有尊重到被说教者的主观感受,没有真切的慈悲与怜悯,仅仅是被一些僵化的文化定势驱动,或者是要证实自己是正确的,那么语言再妙,说得再多,也没有实际效果。
平时不要在生活上溺爱他,不要过多关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