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简体字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

一直都不知道,谁知道么?
2024年12月01日 14:45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中国大陆解放后,新体制,新社会,新风尚,有些新的变化,这是很正常的。文化要反映经济社会的变化,于是,文字体量、字形发生变化。从历史上看,变化是常态,不变化的情况倒是从来也没有过。

经过几次“简化汉字”方案公布、讨论、修改,规范,最后定为国家法定文字。除去香港、澳门、台湾还延用繁体汉字,大陆使用简化汉字几近六十年。

在今天大陆使用的简化汉字中,有的属于历朝历代的正字,例如:万——唐时用以为万;个,丰,价,叶,云,号,后,朵,广,尔,礼,于——则属于古文,即古(至少是从南北朝以来就有)已为官方所采用。

有的属于朝野通用字。而绝大部分简化字是属于俗字,即来自于历朝历代民间,只不过是没有经过规范而变成正字,新中国将其变成正字罢了。

扩展资料:

简体字的由来:汉字简化、简化汉字是古已有之,不是今天才有的。也不是中国大陆、中国共产党人独出心裁制造出来的。

因此,海外有人发难简化汉字,其理由往往是片面的。如果撂开别的企图不说,至少也是不了解汉字演变的历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简体字

网友(2):

近代汉字简化运动,最早源于太平天国,为了提升识字率,在太平天国玉玺及官方文件都书简体。经非正式统计,太平天国总共使用一百多个简体字,其中80%为后来采用。太平天国最有名的字是将“国)”的“或”改成“王”,不过太平天国灭亡后,文字简化运动也停止。

五四运动的白话文运动为大家所知悉,事实上,文字简化运动应和白话文运动相提并论,因为两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在此期间,许多人提出提升国人知识水平的方法,要提升知识水准就先提升识字率,增加识字率就要将复杂的中国字简化。简化文字获得许多知识分子的赞成,主张使用白话文的知识分子绝大部分赞成文字简化。

1935年2月24日,上海《申报》首先刊载《手头字之提倡》的新闻报道,同时发表了《推行手头字缘起》和《手头字第一期字汇》。上海其他报刊纷纷转载《推行手头字缘起》。手头字运动由蔡元培、邵力子、陶行知、郭沫若、胡愈之、陈望道、叶圣陶、巴金、老舍、郑振铎、朱自清、李公朴、艾思奇、郁达夫、胡蜂、林汉达、叶籁士等200位当时文化教育界知名人士以及《太白》《文学》《译文》《新中华》《读书生活》《世界知识》等15家杂志社共同发起。

1935年8月21日,民国教育部发布第11400号部令,正式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手头字第一期字汇》所收的300字大部分被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所采用。亦即钱玄同所编《简体字谱》中2400字中的324个,这是政府第一次大规模推行简化汉字。

网友(3):

如今我们用的汉字都是简化过的,全中国只有港澳台地区,还在实行繁体字,1956年我们中国大陆地区,开始推行汉字简化,为什么要推行汉字简化嘞?

网友(4):

从1949年10月1日开始,中国废除了繁体字,正式采用简体字书写。

网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