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1年8月15日开始筹建,是北京市唯一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同时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双重政策的经济区域。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面积为46.8平方公里,由科学规划的产业区、高配置的商务区及高品质的生活区构成。目前,开发区一期规划用地15.8平方公里已经基本开发完成,将以此为基础向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和凉水河以西方向发展。其中,京津塘高速公路以东规划面积约14平方公里,凉水河以西约10平方公里。2005年10月22日中共北京市委第九届十次全会通过《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开发区要着力推进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及周边地区发展,建设以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依托,面向国际市场的高端产业园区,构筑东南部产业发展带。
2.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长城脚下,雁栖湖畔,距北京市区50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30公里,据天津港170公里,京承高速公路从区前穿过,从北京四环路出发,驱车25分钟便可到达。
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1493公顷,包括“一区两园”,其中“一区”指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两园”指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经纬园与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凤翔园。
北京雁栖经济开发区现已有企业300多家,其中来自美国、德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就有70多家。
3.北京八达岭工业开发区位于延庆县城西南康庄镇东侧,1992年8月经市、县两级政府批准成立。总体规划1993年经首都规划委员会批准实施,规划面积4.81平方公里。2000年12月晋升为北京市级工业开发区。八达岭工业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4年底通过了市规划部门的专项评审会和专家评审会,得到正式批件。“控规”的批准标志着开发区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开发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6年3月,北京八达岭工业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核,成为北京市所保留的18家开发区之一。
4.北京兴谷工业开发区于1993年8月23日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2000年12月8日经批准为市级工业开发区,2002年11月19日经市经委批准列为“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规划面积10.26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具备了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
5.北京兴谷工业开发区于1993年8月23日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2000年12月8日经批准为市级工业开发区,2002年11月19日经市经委批准列为“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生产基地”,规划面积10.26平方公里,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具备了发展工业的良好条件。
6.成立于1993年的北京林河工业开发区地处美丽富饶的京郊顺义,西临首都国际机场。甘醇的潮白河水、绿色的防护林带成就了开发区优美如画的自然环境;101国道、京承铁路、顺平公路、顺通路、六环路在开发区内外交错,营造了开发区便利、快捷的交通体系
7.北京石龙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1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市级工业开发区,规划面积8平方公里。现入区建厂企业百余家,投资总额近50亿元人民币,集中了美国杜邦、京西旅游、精雕科技、万辉双鹤、羚锐制药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形成了以数字装备和数字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和环保材料研发生产为辅助的高科技开发区。
北京石龙经济开发区地处西长安街延长线终点。是距市中心最近的市级开发区。规划建设中的公路六环和西客站至108国道高速路比邻而过;108、109国道、门潭路、阜石路绕区而行。
8.北京密云县工业开发区于1992年5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建立,规划 总面积16平方公里,是教育部认定的“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基地”;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火炬计划北京绿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正在规划中的“北京软件基地”,“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孵化基地”。1999年,国务院将其列入中关村科技园辐射区,2000年12月8日,经北京市政府批准升入北京市级工业开发区。北京软件园、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经北京市科委、经委批准建立,正在规划建设之中。
9.北京漷县开发区是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工业园区管委会统一管辖的五个市级工业园区之一,地处通州区东南部、国家级精品小城镇――漷县镇内,位于北京、天津和河北两市一省的交界处。 2005年3月29日经北京市首都规划委员会划批复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准规划用地397.48公顷,北京市金三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北京市觅子店工业组团的开发建设
10.2001年经平谷县人民政府批准在镇域设立县级开发区--昌兴工业开发区。现以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政策,优质的服务,正式对外招商。诚招天下有识之士,共谋经济发展大业。
11.命名为“北京大兴工业开发区龙海园”其内涵取区位地处京南龙脉,紧依大龙河,周边即是半壁林海。龙海还一层意思是企业是龙,园区为海,蛟龙入海,更显风采的寓意
12.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
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海淀园位于海淀区,其中建有1.8平方公里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4平方公里的永丰中试基地;丰台园位于南郊的丰台区,昌平园位于北郊的昌平区,作为高科技产业基地,两园面积各占地5平方公里;亦庄科技园位于北京东南郊京津唐高速公路起点,面积7平方公里;电子城科技园位于首都东北郊酒仙桥,面积10.5平方公里,五个科技园共同构成了沿京城四环路布局的颇具特色和充满活力的高科技产业带。
中关村地区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密集的地区,拥有一流的科技人才和科研成果,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此寄予厚望。科技园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改善中关村地区的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地区建成: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的孵化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转变的改革试验区和世界一流的科技工业园区。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过去的10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0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679亿元,全年完成增加值326亿元,工业总产值(现价)1067.6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上缴税费61.6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0.1%、44.2%、63.7%、1.1倍和51.0%,对北京市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0%以上,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源,涌现出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企业。目前园区拥有新技术企业超过8000家,技工贸总收入超亿元企业180家。一大批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