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触即发:触: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开弓等着射出去。比喻事态发展到了十分紧张的阶段;稍一触动就会立即爆发。泛指极易发生。
宋·张咏《乖崖集》:“鯸鯣愤悱,迎流独逝,偶物一触,厥怒四起。”
====================
一发千钧: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危险得好像千钧重量吊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汉·班固《汉书·枚乘传》:“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
====================
二缶钟惑: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是非道理。
典出《庄子·天地》
====================
二话不说: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老舍《四世同堂》九八:“‘日本鬼子完蛋了,投降了,’方六低声回答。丁约翰象在教堂里说‘阿门’那样,把眼睛闭了一闭。二话不说,回头就跑。”
====================
三人成虎:三个人都说街市上有老虎,别人便以为真有老虎。比喻谣言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
三心两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醒世姻缘传》第二七回:“我的主意已定了,你们都别要三心两意,七嘴八舌的乱了我的主意。”
====================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
四海升平: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唐·张说《大唐封禅颂》:“一、位当五行图箓之序;二、时会四海升平之运;三、德具钦明文思之美。是谓与天合符,名不死矣。”
====================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峻青《地下水晶宫》:“墙壁上有着许多霜花似的花纹,在灯光的照耀下,满墙都放射着五彩缤纷的光芒,就好象是彩虹织成似的。”
====================
五谷丰登:丰登:丰收的庄稼上场打晒。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
《六韬·龙韬·立将》:“是故风雨时节,五谷丰熟,社稷安宁。”
====================
六神无主: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汉·张衡《髑髅赋》:“五内皆还,六神皆复。”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九:“吓得知县已是六神无主,不有甚心肠去吃酒。”
====================
六亲不认:形容不重天伦,不通人情,对亲属都不顾。有时也指对谁都不讲情面。
冯德英《苦菜花》第三章:“我丢了差事云找他,他不惟不帮忙,反倒六亲不认了。”
====================
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清·袁枚《牍外余言》:“故晋大夫七嘴八舌,冷讥热嘲,皆由于心之大公也。”
====================
七窍生烟:七窍:指两耳、两眼、两鼻孔和口。形容气愤或焦急到极点。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8回:“忽闻此言,吓得三尺神散,七窍生烟。”
====================
八面玲珑: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在佛法上指的是:对任何人事物,都能彻知其体、相、用、因、缘、果、理、事等八个方面。
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宗德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宋·夏元鼎《满庭芳》词:“虽是无为清静,依然要八面玲珑。”
====================
八仙过海: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渡过大海。民间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各显其能)”的谚语,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明·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啊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
九牛一毛:九:表示多数。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
九天揽月:揽:采摘。到天的最高处去摘月。常形容壮志豪情。
唐·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
十恶不赦:十恶:指十种不可赦免的重大罪行,即:谋反、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隋书·刑法志》:“又列重罪十条:……其犯此十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
十全十美:十分完美,毫无欠缺。没有瑕疵
清·陈朗《雪月梅传》:“贤侄出门也得放心,岂不是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