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中孔隙有什么特点

2024年11月22日 12:00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窄小、低矮、惊险。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的作品,此文被选入人教版小学语文册。

这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扩展资料

记金华的双龙洞的文章结构: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一、(第1节),交代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时间及双龙洞的地点。

二、(第2、3小节),写作者从金华城出发,经过罗店,渐渐入山,一路上经过的地方和看到的景物。先写山后写溪流,最后用“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引出描写的重点,双龙洞。

三、(第4、5、6、7小节),分别写作者游览外洞、孔隙、内洞的情景。

第4节先写在洞口观山的感受,然后具体描写外洞,写出外洞口“宽”内“大”的特点。最后又提到泉水,交代了泉水的流向。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第5节写作者从外洞通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情形,这一节写得很详细,可分为五层:

1、写泉水的来路,承接上文,自然过渡,引出下文。

2、介绍泉水流出的孔隙的大小。

3、写小船的形状,使人对孔隙的矮、窄有了明确的认识。

4、介绍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办法。

5、写穿过孔隙进入内洞的感觉。先写作者穿过孔隙之前的心情和所做的准备,再写作者穿过孔隙时的感觉,读了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第6、7小节写作者游览内洞时的情景,这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可分为四层:

1、写“黑”,“内洞一团漆黑”。

2、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

3、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4、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金华的双龙洞

网友(2):

  从(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船两头都系着绳子) (自以为从.到.到.到.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三个方面写出了孔隙(窄小)的特点
  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情景。是按游览顺序记叙的。先写沿途所见的美景;继而写外洞的洞口、外洞;再写孔隙;最后写内洞。采用了“移步换景法”。
  表达了作者叶圣陶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锦绣河山的热爱。

网友(3):

《记金华双龙洞》一课中,孔隙有窄小、矮、漆黑的特点。

网友(4):

很小,很窄,无法容下3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