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先后分别使用了四组相关的概念:1、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拿来主义;2、抛来、抛给、送来;3、孱头、混蛋、废物;4、鱼翅、鸦片、烟具(烟枪和烟灯)、姨太太。通过对这四组概念的分析比较,我们可以明确鲁迅先生杂文的一些特点。
一、正反对照,破敌论中确立观点
为什么要提倡“拿来主义”呢?就是因为清政府一向奉行的“闭关主义”导致了中国的贫穷落后,招致对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无法抵御,从而丧权辱国,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这一味“送去”的惧外、媚外政策,先还有古董后尚存新画,但到了最后,竟然只有活人了。虽然只是“学艺上”的一个侧面,但很明显,只是“送去”将会使中国越来越贫乏,最终走向亡国灭种的深渊。这“闭关”和“送去”看似对立的两个极端,其实骨子里都是对外国的心虚害怕,对外来文化的排斥,对自己文化的盲目尊崇。所以,鲁迅先生嘲讽了闭关主义之后,坚决反对不求索取的一味送去。值得注意的是,他并不反对“送去”,毕竟,送去也是与外国的一种交流;鲁迅先生反对的是“只是送出去”而不拿来,他提倡的是“礼尚往来”,针对单方面“送去”行为,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在这三个概念的鲜明对比中,举重若轻,既批评了敌方的错误,又确立了自己的观点。
二、概念严密,细微之处凸现本质
在揭露帝国主义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侵略时,鲁迅先生使用了“抛来”“抛给”和“送来”这一组概念,提醒我们深入思考。这三个概念本质上都包藏着祸心,怀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相对而言,“抛来”一说,给人的印象是你是主人,可以有选择接受或是拒绝的权力;但是“抛给”的东西,就毫无选择可言,你是被动者,低下的臣民,主人给你的任何东西,你都不能不要,必须接受,但这一做法显得蛮横无理,容易使人心生反感,产生仇恨心理。于是帝国主义采用了“送来”的原则,虽从实际意义上看“送来”等同于“抛给”,但是这一概念由于有善良作伪装,给人以亲切感,似乎是好心好意的馈赠,让你无法拒绝,显示出更大的欺骗性。通过这三个概念的细致区别,鲁迅先生一针见血揭露出了帝国主义善良伪装之下的侵略本质,将其欺骗性和侵略性彻底暴露出来了。
三、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给人启示
鲁迅先生用“孱头”“混蛋”“废物”这三个概念,采用了形象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展现出对待文化传统和外来文化的错误态度,使人们在笑过之后明辨是非。“孱头”胆小怕事,不敢继承文化中的任何东西,显得懦弱无能;“混蛋”则彻底地否定,不分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而统统抛弃;而“废物”呢,则又只对文化中的那些糟粕兴趣十足,继承和接受的恰恰是有害的东西。这三种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人,或是不敢拿来,或是盲目否定,或是胡乱继承,其做法无疑是极其错误的,与鲁迅先生提倡的拿来主义者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在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描述中鲁迅先生揭示了他们的错误,给人以启示,也便于对后面正确“拿来”行为的表现。
四、巧用比喻,举重若轻阐述观点
比喻论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将我们将要继承的或拿来的文化比喻为一个大宅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喻,将其中的精华比喻为鱼翅,精华糟粕并存者比喻为鸦片,无用者比喻为烟具(烟枪和烟灯),而将糟粕比喻为姨太太。鱼翅有养料,就吃掉;鸦片虽有毒,但可以作药,就“供治病之用”;烟枪和烟灯只是无用的外在形式,毁掉更加合理;而姨太太是传统文化中一夫多妻的产物,属于糟粕,当然要取消。这样,通过比喻论证,鲁迅先生形象地向我们展现了“或吸收、或存放、或毁灭”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拿来主义原则,举重若轻阐述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给人深刻的认识和启示。
不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