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考验期内犯新罪及漏罪应如何处理

2024年11月15日 16:57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

  《刑法》第七十七条 【缓刑的撤销及其处理】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

网友(2):

  我国《刑法》第77条第一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漏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由该规定可以得出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撤销缓刑:  (1)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不论是否在考验期内被发现;
  (2)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漏罪的。
  第一种意见认为:既然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就不应当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原判刑罚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就不再执行,而只对其漏罪作出判决并执行之。
  第二种意见认为:刑法对该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只是立法上的一个疏漏,对这样的犯罪分子适用缓刑是有悖于我国刑法设立缓刑制度立法精神的,因此应当撤销其缓刑。如果所发现的漏罪没有超过追诉期,就对其漏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进行数罪并罚,决定执行的刑罚;如果所发现的漏罪已超过追诉期,在撤销缓刑后,只执行原判刑罚。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根据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缓刑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适用缓刑的宣告刑标准;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这是适用缓刑最根本的条件;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而对于那些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有漏罪的犯罪分子来说,对其适用缓刑是有悖于上述立法精神的:
  1、对罪犯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确有悔改表现”,其不仅要求罪犯在服刑期间具有外在的悔改表现,即对自己的罪行有所悔悟,认真遵守监规,积极接受教育改造和劳动改造;更要求罪犯在思想深处具有内在的、实质性的悔改表现,即深挖自己走上犯罪道路的思想根源,彻底交代所有罪行,不隐瞒漏罪。所以,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隐瞒漏罪的,即使该漏罪是罪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的,也应认为其不符合确有悔改表现,不具备缓刑条件,应当撤销缓刑。2、由于犯罪分子故意隐瞒了漏罪,这就使得本来应当对其数罪并罚的,实际却只进行了单罚。而如果数罪并罚时就有可能被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从而不满足适用缓刑的宣告刑标准。
  3、如果犯罪分子曾因故意犯甲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已执行完毕,而其隐瞒了的漏罪是属于故意犯罪且依法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且该漏罪恰又发生在甲罪执行完毕后的5年以内,这样就会由于犯罪分子是累犯而不满足适用缓刑的第三个条件。
  综上所述,对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撤销缓刑。

网友(3):

根据刑法第76条,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如果没有本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
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第69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网友(4):

【写作年份】2011年【正文】  【案情】周某因犯盗窃罪于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执行,缓刑期间又实施了故意伤害犯罪,但于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周某的故意伤害犯罪,且周某在盗窃罪判决前还有抢劫罪未向司法机关坦白。对周某在缓刑期间所犯故意伤害罪和原判前的未发现的抢劫罪均应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没有异议,但对其盗窃犯罪要不要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与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在实践中有不同观点。
  【分歧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周某原判的盗窃犯罪刑事责任不应再追究,理由是按照刑法七十七条的规定和罪刑法定原则,缓刑犯必须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并且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现新罪,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能撤销缓刑执行数罪并罚。周某虽然在缓刑考验期犯有故意伤害犯罪,在原判决前有漏罪未坦白,但这都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不存在撤销缓刑数罪并罚的问题,故原判盗窃犯罪刑罚不再执行。
  第二种观点认为,周某原判的盗窃犯罪的缓刑应当撤销,执行原判刑罚,进行数罪并罚。理由是周某因盗窃犯罪被判处缓刑,缓刑期间又实施新罪,且未坦白漏罪,符合应当撤销缓刑的实质要件,不能适用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规定,应当在盗窃犯罪的诉讼时效内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依法与抢劫罪、故意伤害罪进行数罪并罚。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
  【评析意见】缓刑是指对于判处剥夺自由刑罚的犯罪分子,有条件地不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它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间不能犯新罪或没有漏罪为必要,否则不能享受不执行刑罚的待遇。第一种观点是对法律条文的片面理解,未真正把握刑法关于判处缓刑和撤销缓刑的实质立法精神。
  1、从立法本意上看,考验期满后发现漏罪或考验期内所犯新罪均应当撤销缓刑
  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缓刑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的刑罚必须是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适用缓刑的宣告刑标准;(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这是适用缓刑最根本的条件;(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以上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缓刑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在于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对犯罪分子的人身危险性进行一种风险预测,并通过设置一定期限的缓刑考验期对该风险进行检测。换言之,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前提性条件是罪犯人身危险性的消除。而对于那些有漏罪和考验期内又犯新罪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才被发现的犯罪分子来说,对其适用缓刑是明显是有悖于上述立法本意的。如果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新罪,可以证实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再犯可能性依然存在;如果罪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漏罪,可以证实犯罪分子依然隐瞒了自己的部分犯罪事实。从立法本意来讲,无论是再次犯罪,还是隐瞒了已有的犯罪事实,都是罪犯的人身危险性依然存在的具体体现。所以,出现上述两种情形,均应撤销缓刑,这是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的本意所在。结合本案来看,周某在盗窃罪判决前,故意向司法机关隐匿其抢劫犯罪事实,企图逃避法律制裁,这说明周某没有从根本上对自己所犯罪行深挖思想根源,真诚悔罪,说明周某人身危险性依然存在,并且其再犯的可能性已经转化为现实,故失去了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前提性条件。不符合判处缓刑的实质条件,应当撤销其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2、从立法技术上看,考验期满后发现考验期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缓刑
  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从立法技术层面分析,对于新罪和漏罪两种情形的规定是有明显区别的。对于新罪的表述是在考验期内犯新罪而不是发现新罪,对于漏罪的表述是发现漏罪而不是犯漏罪,从这种立法表述的区别中,我们不难得出,该条规定的撤销缓刑的第一种情形应当是只要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不论是在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还是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都应当撤销缓刑。
  3、从权利义务一致的法律原则来看,周某违反了适用缓刑的法定义务,应当撤销缓刑
  现行刑法第75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根据权利义务相统一的原则,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享有原判刑罚不再执行的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在缓刑考验期内履行该条该规定的法律义务。法定义务的不履行,必然成为权利行使的阻却事由,本案中周某缓刑考验期限又犯故意伤害罪,其行为已严重违反了刑法第七十五第一项规定的法定义务,所以周某应当承担不履行该义务引致的法律后果,应撤销其原判盗窃罪的缓刑,与其漏罪和所犯新罪数罪并罚。
  笔者建议对刑法第七十七条进行修改。应规定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在缓刑考验期内或原判犯罪的诉讼时效内,撤销正在进行中的缓刑和已经期满的缓刑,对新犯的罪或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根据情况,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刑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情节严重的,应当在缓刑考验期内或法律、行政法规和监督管理规定法定时限内,撤销正在进行中的缓刑和已经期满的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郭飞,单位为荆门市沙洋地区人民检察院。

网友(5):

在追诉期内,要重新立案与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