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我们写文化借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论文。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写,要两千字。所以要写文章的思路

最好是清清楚楚的说明。实在是紧急。谢谢。
2025年01月07日 08:32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的成分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忧患意识”。《易经·系辞》里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种居安而思危的忧患意识是我们的先人在同“天命无常”的自然界的长期共处中所形成的理性思索,也是对人生、对社会经验教训的深刻认识和总结。孟子讲“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更是对这种忧患意识的极致概括。从孔孟的“忧道”,君王的“忧位”,臣子的“忧君”,百姓的“忧存”,到无数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忧天下”,进而形成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挫而不馁,勇于向前,“先天下之忧而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精神,成为今天爱国主义精神的源头。
  (二)“穷变通久”的思想。《庄子》里说:“万化而未始有极。”《易经·言辞》里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得,生生之谓易。”按现在的理解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种变化、发展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不仅运用于对自然、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上,也同样运用于对人、对人生、对生命的理解上,进而形成了人应该效法“天道”(即客观真理),即使赴汤蹈火也要“成仁取义”的思想。正是“穷变通久”的思想绘就了中国历史上变法求强的精彩画卷,成为今天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的思想基础。
  (三)“变革天命”的思想。《易经·革卦》里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意思是当昏暴的君主祸国殃民时,有德才的人可以推翻他的统治,这是顺乎天意,顺乎民意的。这种敢于变革天命、革故鼎新、除旧布新的思想是无数农民起义的理论来源之一。
  (四)民为邦本的“民本主义”。《尚书》里说:“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里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老子》里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这种强调百姓利益,得民心、得天下的“民本主义”思想成为中国历史上无数统治者施行“仁政德治”的理论基石。
  (五)“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易经·说卦》里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庄子》里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其意思是指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平等。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强调“融通”、“中和”、“包融”,即事物的同一性和平衡性。儒家文化历来推崇“天人合一”、“内圣外王”,重视个人的人格完善(圣)和社会的安全和谐(王),讲个人的道德修养、义利有别,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在今天还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
  中华传统文化是儒家思想和佛教、道教等文化的集大成,其优秀成分远远不止上述列举的五个方面,还包含了仁、义、礼、智、信、弃恶、扬善、劝义、忍让、宽容、守拙、慎独、忠义、奉献等。

网友(2):

文化借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们能给你来做,能成的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