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时候真正的只出了一个皇帝,既越南的“安阳王”。
越南的开国皇帝是四川人,公元前257年,蜀国末代王子蜀泮率领其族民,灭文郎国,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
”安阳王“(越庆伏南语:An Dương Vương):本名蜀泮(越南语:Thục Phán)或开明泮,原是古蜀的王子,乃为鳖灵的陵键后裔。在秦国于西元前316年灭古蜀之后,辗转到达现在越南北部,建立瓯雒(Âu Lạc)国,自称为安阳王,建都于古螺,乃今河内近郊的东英县。
后面大一统王朝的没有,割据势力称帝的有:
十六国时期的李雄(272-333),字仲隽,李特的第三子。年轻时以烈气出名,每次回乡里,有识之士都很器重他。李特带领流民在四川起义,李雄积极响应,并在起义军中担任前将军。李特和李流牺牲后,李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今四川)牧、建都郫城。
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平西将军罗尚派兵攻打李雄,李雄击败罗尚的进攻,占领了成都,僭称成都王,在境内特赦,建年号为建兴,废除西晋的法规,设立约法7章。封拜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太宰及其他各类职官。
惠帝光熙元年(306),李雄僭即帝位,改年号太武,国号成。建国草创,无法式可模仿,李雄积极接纳各位大臣的意见,地位愈加巩固。于是,李雄派部将攻打汉中及成都南部的汉嘉、涪陵等地,都全部收复。益州逐渐安居。晋朝廷劝李雄除去尊号,分封属国,李雄以对朝廷无功而谢辞。
李雄在位30年。他秉性宽厚,简刑约法,尺差巧政事宽和,甚有名称。当时全国大乱,唯有四川成都战事稀少。于是,李雄兴办学校,设置史官,政事之暇,他还手不释卷。民赋规定每岁男丁纳谷三斛,女丁折半,疫病人又折半,户调绢不过数丈,绵数两。一时,事少役稀,百姓富实,闾门不闭,无相侵盗。
东晋成帝咸和八年(333),李雄患病而死。谥为武帝,庙号太宗。其子李期杀李班自称皇帝。咸康四年(338),李寿杀李期自立,改国号为汉。
扩展资料:
建国的传说:
根据越南官修史书《大越史记全书》和《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说法,蜀泮本为中国战国时代蜀国的王子。因先世蜀王要求与雄王通婚遭拒,蜀国因此与文郎国结为世仇。在蜀国被秦国灭亡之后,蜀泮率军南下,到达现在广西和云南,随后辗转南下,进攻世仇文郎国。
最后一代雄王自恃强勇,不为兵备,在蜀泮进攻的时候因酒醉坠井而死。于是蜀泮自立为王,称安阳王,改国号为瓯雒(Âu Lạc)。安阳王在越裳地区建立新都思龙城,因其盘旋如螺形,所以又称古螺城。
学术界阐释:
关于瓯雒国的存在年代,及其与秦朝政府的关系,后代学者有不同说法。
鄂卢梭认为,蜀王子(蜀泮)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时,乘中国内乱,夺取象郡地区(鄂卢梭认定象郡在越南,并指出该地虽为中国秦代领土,实为封建土酋所治。蜀王子套取该地后自号为安阳王。但不久被赵佗所反击,到公元前207年将之消灭。
吕士朋认为,瓯雒国当于战国时代末期建国于红河下游的平原一带。秦军南下设象郡后,安阳王退据一隅,情况像部落酋长,依旧统治一小地区。吕士朋指出秦朝对象郡,终未能施行直接统治,而是间接统治,方式是把越人的统治权,委托给当地若干土酋手中。
秦朝灭亡时,安阳王便卷土重来,在象郡扩张势力,成为当地较强大的领导者。直到赵佗来攻时才被消灭。
郭振铎、张笑梅则对古籍里“瓯雒国”的存在表示质疑,认为它本身具有传疑性质,可能并非现代意义的“真正国家”,只是初具政权组织的部落联盟。
另外,又提出可以把“瓯雒”理解为“瓯”指“西瓯”(位于现时广西西南、越北的越族),而“雒”则指“雒越”(位于现时越南西北,属古百越族一支),而蜀泮则是西瓯及雒越各部落的领袖。然而因生产力尚属低下,在赵佗的入侵下遂将之平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安阳王
统一时期没有,地方割据政权倒有过几个。
2个吧!?
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