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演义有什么好处?

2024年10月30日 07:34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三国演义里有很多人,每个人都有一个典型的特征,从每个人身上都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1、心计:三国里出现最多的,不管在乱世还是治世,想要过好,必不可少的就是心计,但个人希望以自保为目的使用心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2、为君之道:古代就是作君主,现在就是做领导。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学会和下属打交道,成功的例子莫过于曹操刘备和孙权了,他们之所以能成一方霸主,最主要的就是能惟才是用和收买人心。

3、忠诚:不能说忠心的人都能善终,但最起码死后名声好。而且卖主求荣的肯定不得好死,例如张松。

4、抱负:人无志则行无力,每个成大事的一定胸怀大志,很有抱负,哪怕挫折再多,只要目标坚定,定然有所回报,比如说刘备,大半辈子都颠沛流离,可是他目标明确,最后就称王称帝。

在三国,每处可见的人生大道理,在于发现,三国我看了十几遍了,可是每看一次我都有新发现,所以百看不腻。



扩展资料:

《三国演义》在创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依史以演义 ,作者的创作目的是描绘一部形象化的三国兴亡史,其间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意图十分鲜明。小说的叙事起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终于晋太康元年(280年),比较完整地叙述了汉、魏、吴三国兴起、发展及灭亡的历史。

小说借鉴了编年体史书的编著模式,以三国纷争的历史进程为主线,以王业兴废为焦点,把近百年的历史故事有机地组织在一起。主要写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而作者的兴趣则在于揭示这个时期的各个军事集团如何兴、如何亡。

如前33回的主要内容是汉末的群雄争霸,矛盾的焦点是曹操和袁绍两大集团的斗争,作者对二人作了多方面对比,重点则是对兴亡教训的总结,顺民心、得人才、有谋略者得天下,这是作者表达的主要思想。

后十五回写三国的覆灭,主要展现的是三国各自的内部矛盾,尤其是对司马篡魏、后主信谗、孙皓暴政等作了深刻的描写,情节虽然简略,但着眼点仍在如何兴、如何亡。

作者以写实的态度,比较客观、完整地展现了这百余年的历史过程,其中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启示,因此具有较大魅力。

网友(2):

1、心计

不管在乱世还是治世,想要过好,必不可少的就是心计,但个人希望以自保为目的使用心计。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斩草除根。

2、为君之道

古代就是作君主,现在就是做领导。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要学会和下属打交道,成功的例子莫过于曹操刘备和孙权了,他们之所以能成一方霸主,最主要的就是能惟才是用和收买人心。

3、忠诚

不能说忠心的人都能善终,但死后名声较好。卖主求荣的人,死后遗臭万年。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作者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网友(3):

1、培养宏伟抱负,树立远大理想。

2、学习忠义正直的价值观、人生观。

3、学习勇武坦荡、舍生忘死的军人作风与英雄气概。

4、学习高的军事谋略、语言艺术与外交手段。

5、明白公司团队的重要性,各人的才能不同,分工也不同,要合理分配。

6、学习官场与职场的规则,学习从政为官之道、职业打拼之道,要学会低调,不要太张扬,更不能妄加揣测领导的心思。

7、学习罗贯中先生的文笔与文风,有助于个人的文字功底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网友(4):

通过看三国,你可以学到在战场上的作战谋略,虽然现在不用再打仗了,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这些谋略,来指导我们做很多事情,比如经商可以借鉴,处事可以借鉴,做人也可以借鉴。还有在三国里面的道义是很值得学习的,我们现在社会也正推广做人要诚实守信,在三国里有很鲜明的写照。其实,看三国,也可以使一个人明智,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因为在三国里面,有很多计谋是很需要一个人的聪明才智的,通过理解明白书中的作战策略,可以发散我们的思维与发掘我们智力。这是我的看法,如果你是个男生,那就一定要看这本书了,女孩子倒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