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花雀是否保护动物

禾花雀属于保护动物吗?
2024年11月18日 09:36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禾花雀是保护动物。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禾花雀又叫黄胸鹀,属小型鸣禽,体长14-15cm,有2个亚种。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翕及尾上覆羽栗褐;上体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尾下覆羽几纯白;下体余部鲜黄色。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草甸、草地和林缘地带。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最多达3500只-7000只。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

分布于芬兰、俄罗斯、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越冬于欧洲中部、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地。

网友(2):

禾花雀又名"候鸟黄胸鹀",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胸鹀(学名: Emberiza aureola)又名"禾花雀“,属小型 鸣禽,体长14-15cm,有2个亚种。额、头顶、头侧、颏及上喉均黑, 翕及尾上 覆羽栗褐;上体余部栗色;中覆羽白色,形成非常明显的白斑;颈胸部横贯栗褐色带;尾下覆羽几纯白;下体余部鲜黄色。

栖息于低山 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灌丛、 草甸、草地和 林缘地带。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 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最多达3500只-7000只。一般主食植物种子。喙为圆锥形,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

分布于芬兰、俄罗斯、中国、蒙古、朝鲜、日本等地;越冬于欧洲中部、南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中南半岛和马来西亚以及菲律宾等地。2017年12月5日,黄胸鹀的评级从“濒危”升为“极危”。

形态特征:

黄胸鹀属小型鸟类, 雄鸟额、头顶、颏、喉黑色,头顶和上体栗色或栗红色;尾黑褐色,外侧两对尾羽具长的楔状白斑;两翅黑褐色,翅上具一窄的白色横带和一宽的白色翅斑。下体鲜黄色,胸有一深栗色横带。 

雌鸟上体棕褐色或黄褐色、具粗著的黑褐色中央纵纹,腰和尾上 覆羽栗红色,两翅和尾黑褐色,中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大覆羽具窄的灰褐色端斑亦形成两道淡色翅斑,眉纹皮黄白色。下体淡黄色,胸无横带,两胁具栗褐色纵纹。 

雌鸟及 亚成体顶纹沙色,两侧冠纹略深;眉纹皮黄色较明显;背部颜色和纵文教雄鸟的略浅;肩上的白斑和翅斑较雄鸟的灰暗,下体黄色较黯淡。 

无论雌雄,腰和尾上覆羽都为栗红色;外测两对尾羽外测具楔状斑。飞行时翼上的白色斑块明显可见,配合体色,是辨识的主要特征。上喙灰色,下喙粉褐色;脚是淡褐色。 

生活习性:

迁徙:繁殖于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越冬于中国东南沿海、南亚和东南亚地区,每年春秋两季迁徙期间都经过我国大部地区。 

习性:繁殖期间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则喜成群,特别是 迁徙期间和冬季,集成数百至数千只的大群,最多达3500只-7000只。白天在地上、也在草茎或灌木枝上活动和觅食,晚上栖于草丛中。性胆怯,见人即飞走。

叫声:叫声低弱,似‘ti-ti’或‘di、di’。繁殖期间雄鸟站在幼树、灌木顶枝或草茎上高声鸣叫,鸣声多变而悦耳。 

食性:随季节而不同,繁殖季节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部分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草子、种子和果实等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虫主要有甲虫、蚂蚁、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螟蛾科等昆虫和昆虫幼虫。迁徙期间主要以谷子、稻谷、高粱、麦粒等农作物为食,也吃部分草子和植物果实与种子。 

网友(3):

是。

禾花雀中文名黄胸鹀,虽然不属于国家级保护物种,但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享有省级保护物种的地位。

此外,在(IUCN)的国际鸟类红皮书中被列为易危UV等级,也足以说明该物种收到的胁迫。

遗憾的是南方很多地方特别是广东部分地区,以之为美食。爱美食本无错,希望能减少对野生动物生存的胁迫。

网友(4):

荷花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他们已经濒临灭绝了,比大熊猫还珍贵

网友(5):

禾花雀濒危等级升为极危,你还见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