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叫九品中正制?

2024年12月04日 15:53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当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网友(2):

就在曹丕不知路在何方时,陈群带着《关于九品中正制的方案》来了,只用了一盏茶时间,两人一拍即合。
半年后,士族得到利益保证,曹丕得到皇位。
九品中正制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九品中正制,是专门为士族定制的。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网友(3):

这是南北朝时的现象,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所以很多名门望族就推荐自己的子孙去担任要员,有时候和其他大员互相推举对方的人选。所以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当然有极个别的例外情况,那除非是皇帝钦点的。
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到了东汉末年,已为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他们左右了当时的乡闾舆论,使察举滋生了种种腐败的现象,与要求参与政治的中小地主及其知识分子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在如何选官的问题上斗争激烈。
曹操死后,曹丕在采纳陈群的创议后,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但当时察举尚未完全废除,而且实际上察举制还是占主要地位的,美其名曰“九品中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