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八景是什么?

2024年11月17日 05:25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济南八景 沧桑代变湮没者多

  在我国,有许多地方都归纳出最具当地特色的八大景观,如著名的“燕京八景”、“潇湘八景”等等。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秀美的湖光山色的泉城济南自然也不例外。历史上的济南八景曾经广为称道,但如今提到济南的风景名胜,浮上人们记忆的恐怕只有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等少数几处了。

  济南八景也称历城八景,起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有关八景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的《历乘》(刘敕撰,为济南现存最早的地方志):“昔人标为八景,而沧桑代变,湮没者多。”由此可知,八景之说在明朝时就已存在多年了,但有些景观已随着时代的变迁难以寻迹,所以当时刘敕列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历下十六景”。

  但稍后的《历城县志》却在卷首刊出《八景图》8页,并具体标出了“八景”之名:锦屏春晓、趵突腾空、佛山秋菊、鹊华烟雨、汇波晚照、明湖泛舟、白云雪霁、历下秋风。这一说法普遍被人认同,一直沿用到现在。

  时光流转,转眼又是数百年,这八景中又有部分景观“湮没”不见。

  历下秋风 秋来风景更清冷
  白云雪霁 楼毁难觅昔日景

  古时大明湖的水域比现在大得多,唐宋以前的历下亭在现在的五龙潭附近。当时每逢秋日,站在高台上的历下亭内四览全城,可见湖水微波,南山隐约,芦荻瑟瑟,秋风萧萧。遗憾的是,明代修建贡院时,历下亭亭台俱毁,“历下秋风”一景随之空留其名。

  清康熙年间,历下亭被重建于大明湖中的小岛上,“历下秋风”一景也随之移到湖亭。清代蒲松龄在其《古历亭赋》一文中曾对历下亭周围的景色作过描述。

  每至秋日,历下亭周围的景色更美。秋风轻拂,湖水荡漾,清波拍岸,如玉佩相击;岸上的垂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好像神女在清波深院中起舞;湖里的荷花,在轻风中颤动,犹如江

  妃在水面上凌波微步。此外更有阵阵清幽的荷香扑面而来,令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历史上“白云雪霁”一景,与珍珠泉紧密相关。金末元初,山东行尚书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府事张荣在珍珠泉畔修建了私人宅第,人称“张舍人园子”。后来他的孙子、元大都督张宏又在此处新建了一座白云楼。站在白云楼极目四望,北可观明湖碧波、黄河帆影,南可望梵宇簇立、群山青葱。尤其是雪后初霁之时,凭栏远望,但见晴光四野,白云缭绕,绮丽景色,宛然如画,令人叹为观止。元散曲家张养浩曾作《白云赋》赞曰:“翼截华鹊之烟雨,背摩霄汉之日星”。

  岁月更替,白雪楼已不复存在,“白云雪霁”的美景自然也就无从寻觅了。

  A

  锦屏春晓 八景之首少人识
  趵突腾空 当年声势难再现

  锦屏春晓 锦屏春晓为济南八景之首,位于济南市东南龙洞山上。景区内群山环抱,层峦叠障,危峰壁立,山势奇绝,风景秀丽。独秀峰上的锦屏岩高80余米,因其形似屏风,加之周围松柏苍翠、杨柳垂青,故得名“锦屏”。明代文人刘敕曾对锦屏岩的景色做过这样的描绘:“丹碧点缀,晓霞掩映,绚若锦屏”。

  此外,锦屏山西峰悬崖上有西龙洞,洞壁上镌有佛像,洞顶钟乳石花丛生;东悬崖上有东龙洞,东龙洞又分“金瓶”、“春晓”两洞,相传每逢立春这天,会有阳气自洞中冲出,并有干草枯叶随之飞扬。龙洞下的深谷中,原来建有“寿圣院”。据史籍记载,寿圣院的建筑形式古拙,院内银杏蓊葱、松柏苍翠,并有古碑数方。

  过去秋天去龙洞看红叶,是济南及附近群众的一大盛事,现在山上的红叶依然“灿若云锦”,但游客却是稀稀落落,大概是随着众多新景点的开发,人们已经日渐将其淡忘了。

  趵突腾空 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素有“天下第一泉”之誉。历史文献上记载趵突泉“势若云沸,其高数尺,晶渺如练”,所以被称为“趵突腾空”。

  据史籍记载,趵突泉最高喷涌高度可达1米多,实为济南一大奇景。泉池中青藻浮动,锦鱼穿梭,小泉颇多,簇簇串串,如珠似玉。

  自上世纪70年代,趵突泉开始季节性停喷,近年来更是多次休眠,经过多方努力今年9月趵突泉终于复涌,但要重现当年胜景难度很大。

  B

  汇波晚照 潋滟水波照半城
  明湖泛舟 水上看山山更多

  汇波晚照 泉城济南的珍珠、濯缨、芙蓉等泉的泉水皆汇集于大明湖,然后从湖东北角的晏

  公庙下流过,夕阳由券门斜映入水,所以称为“汇波晚照”。

  旧时晏公庙侧建有晏公台,由台上可清楚地看到城北面的景色。台下不远原有一拱桥,即名为“汇波”。桥北是北水门,由砖石砌成,券门四周皆为垂柳,细长的柳丝点入水中,清风徐来,微波荡起。若到傍晚时分,夕阳由券门斜映入水,发出柔和的光,把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一层桔红的颜色,迷人的景色即为“汇波晚照”。

  元朝初年,水门上增建了汇波楼后,斜阳再不能映入,此景随之消失。然而每当暮色降临,登临汇波楼,人们又可看到另一种绮丽的景色:南望晏公庙巍峨壮观,满院杨柳笼罩、修竹郁森,晏公台上古柏老态龙钟,院南一片荷红,远处碧波粼粼,夕阳西下,光辉万丈,晚霞尽染,景色绝佳,故后人又把这一景观称为“汇波晚照”。

  明湖泛舟 《历城八景》在描述明湖泛舟时的景象时作诗曰:“水上看山山更多,明湖舟似镜中过”,形象地再现了过去明湖上佛山倒映的绮丽景色和明湖水质的清澈澄明,可是现在即使泛舟湖上,也很难看到这一景观了。

  大明湖是一个由泉水汇成的天然湖泊,过去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佛山倒映,形成一幅天然画卷。人们荡舟湖上,“如游香国”,实为人生一大乐事。

  近年来众泉多次停喷,再加上污水不断排入,明湖水质日渐恶劣,而且附近高楼不断崛起,“水上看山山更多”只能是一句空话了。

  C

  佛山秋菊 鹊华烟雨
  盛名犹在 只是大不如前

  佛山秋菊 在千佛山东南不远处有山名曰“佛慧山”,山上有济南最大的石刻佛像,高约10米;山腰原建有古刹开元寺,寺周悬崖凿有石室,昔日儒生多在里面读书;开元殿前面的石崖下原有甘露泉,水声丁冬,富有琴韵。每逢秋季,山中涧谷萦回,山上怒绽的野菊花满山遍野,红、白、黄、紫,各色俱全,但以黄色为主。野菊盛开时节,如黄金遍撒,点缀在青松翠柏之间,十分好看!

  由于《山东通志》把千佛山与佛慧山混称,故亦有人把“佛山赏菊”中的“佛山”当成千佛山。另据志书记载,千佛山南侧原有“赏菊崖”,是古人赏菊处。为使人们更好地观赏这一景观,1984年,人们在山顶巨石上建起了“赏菊阁”,为人们秋日赏菊提供了一个驻足之处。

  不过,近年来由于到佛慧山游玩赏菊的游人数量越来越多,对山上的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佛慧山上的秋菊数量已大不如以前。此外,原来的著名景观开元寺和甘露泉都已不复存在,只能到历史典籍中寻觅了。

  鹊华烟雨 鹊、华两山在济南市城北,山势俊秀,景色迷人。鹊山横列如屏,无主峰,山上林木青翠,旧有鹊山院、鹊山亭、扁鹊墓等古迹,传说是名医扁雀居住行医之处。山下据说原有钟、鼓二石,如以石击之,其声可远扬数里。

  华山原名“华不注山”,与鹊山隔黄河相望。华山历史悠久,历代文人骚客都曾登临此山,并多有咏赞。唐朝诗人李白即有诗句赞此山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华山上建有华阳宫、三元宫、泰山行宫等庙观。庙观院内古柏苍翠,蔚为壮观。山脚下古有华阳湖,而鹊、华二山之间原有鹊山湖,碧波万顷,湖光浩渺。旧时大明湖南岸还有一拱形石桥,名为“鹊华桥”,春秋阴雨之日,站在桥上向北远眺,但见细雨蒙蒙之中的鹊、华二山,若离若合,时隐时现,云雾缭绕,如青烟两点;再加上田野阡陌、水村渔舍的映衬烘托,简直如诗如梦、颇似一幅绝妙的水乡图画。

  可惜后来湖水日渐干涸,山体也多遭破坏,景色已大不如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