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项接地时,非故障项的相电压升高1.73倍。请问为什么?谢谢

我想知道这个1.73倍是怎么得来的?
2024-10-29 00:29:44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一般认为过渡电阻为零)时,零序回路理想情况下开路,中性点电压升高到相电压

比如A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电压为0,于是中性点电压为-UA,于是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到UB-UA=UAB(C相同理,注意这些量都是相量形式),UAB=√3UB,而原来B相的相电压有效值为UB,所以说非故障相相电压升高到原来的√3倍,也就是1.73倍。

我国大部分6 一10kV 和部分35 kV 高压电网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当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各相间的电压大小和相位保持不变,三相系统的平衡没有遭到破坏,因此,在短时间内可以继续运行。

但是,为了防止故障扩大,造成相间短路;或者单相弧光接地时, 使系统产生谐振而引起过电压,导致系统瘫痪,规定带故障点运行时间不得超过2 h,这样较长时间带故障点运行给生产和调度造成很大的压力。

网友(2):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一般认为过渡电阻为零)时,零序回路理想情况下开路,中性点电压升高到相电压,比如A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点电压为0,于是中性点电压为-UA,于是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到UB-UA=UAB(C相同理,注意这些量都是相量形式),UAB=√3UB,而原来B相的相电压有效值为UB,所以说非故障相相电压升高到原来的√3倍,也就是1.73倍。

网友(3):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线电压比相电压高出1.732倍。中心点不接地系统在正常运行时,各相对地电压都是相电压,而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大地的电位就是故障相的电压,所以非故障相对地的电压变成了线电压,比没有故障时的对地电压上升了1.73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