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有些基金最近两年涨了很多,请谨防跟风,如果您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些基金大部分都持有高估的股票,这些股票肯定会跌下来的,如果您买入这样的基金,难保不亏损哦。
高位下跌风险大
2021年到底要不要买基金呢,小编建议尽量投资少点吧,今年的市场要么大跌要么大涨,风险很大的。
报告称,对年终奖的使用和分配中,不少人都选择了“投资”。有56.8%的人选择用年终奖来投资国债、银行稳健型理财产品、债券型基金、货币型基金等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有50.3%的人选择直接投资股票或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权益类理财产品。
而不少基金公司也瞄准了投资人的年终奖,春节后有57只新基金在月底之前发行。其中,18日(周四)将有11只新基金启动发行,19日将有4只新基金发行。
广州一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近年来,基金之所以从投资理财中脱颖而出,主要原因是近两年来公募基金给投资者带来了丰厚回报。
天天基金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场98.2%的基金实现盈利,且权益类基金平均涨幅达到42.15%,仅偏股混合型基金就有34只全年业绩翻倍(不同份额分开计算)。相比银行理财产品普遍不到4%的收益率及更低的银行存款利率,权益类基金的赚钱效应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基金”屡屡登上热搜榜。
冷:利率下行银行理财转向净值化产品
而相比基金,近期银行理财产品的热度确实冷了不少,“节日专属理财”产品难见踪影。
普益标准最新数据显示,节假日效应下理财产品发行量未见明显增长,近一月的周发行量较平稳,升降幅不大。从全国范围看,2月1日~2月7日的一周内,共新发了1168款银行理财产品(包括封闭式净 值型、开放式净值型、非净值型产品),产品发行量环比增加 10 款。其中, 固收类封闭式净值型产品的平均业绩基准为 4.18%,环比下跌 0.01 个百分点, 混合类产品发行量相对较少,上周共新发 130 款产品。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表示,银行理财特供产品“消失”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利率水平处于下行趋势中,理财产品收益率也受到压制,吸引力较小,特供产品也不会将利率提高很多。其次,在资管新规和净值化转型的推动下,银行理财业务主战场转向旗下理财子公司的净值化产品。
投资正确姿势1: 短期资金尽量不投资权益类资产
但是,有基金小白许小姐就向记者抱怨道,今年开始投资基金,上个月银行工作人员给她推荐了几只基金,说收益非常高,随后她陆续买入了4只,结果到目前为止,这4只基金的整体持仓呈现出“亏损”状态。
而当记者问是否知道所投资的基金是什么类型基金、为何会亏损的问题时,许小姐表示并不清楚。
为此,前述银行理财经理提示,偏股型基金就是投资股票等权益类资产,跟投资股票一样,亏损的风险是很高的,并非稳赚不赔。该人士表示,目前,基金虽然很火爆,但是确实有不少基民的专业知识教育还有待加强,这需要基金公司以及渠道共同发力。
而投资基金的正确姿势是什么呢?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建议投资者,投资基金,尽量不找主题类基金,而是要精选基金和基金经理,投资基金前一定要了解基金经理的风格、投资业绩等;如果是投资权益类资产,建议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如果没有长期闲置资金,建议尽量不投资权益类资产。
与此同时,虽然前两年权益基金已连续两年大涨,但是近期基金公司及销售渠道纷纷提示权益类基金的风险。2021年需要降低对权益市场的收益预期渐成共识。支付宝理财智库近日就提醒投资人,很多投资者可能会把高收益当成常态,从而忽视风险。但当前A股市场整体的估值已经进入高分位区间,中长期看配置价值依然很大,但短期存在一定压力。有必要降低对2021年权益市场收益的预期。
投资正确姿势2:投资要学会合理均衡配置
不过,前述银行理财经理指出,实际上基金的风险与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并不一样,对于一些保守型投资者来说,银行理财仍是不错的避风港。
80后王小姐就告诉记者,她会把大部分可用于投资的钱用于购买理财产品,剩下的钱买基金和活期理财。“基金虽然表现很好,但亏的风险还是比银行理财产品大很多,我能接受少赚点,但接受不了亏钱。”王小姐笑着说。
对此,前述理财经理建议,投资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理性投资,合理均衡配置资产。投资理财应“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有选择的配置低风险低收益的相对稳健产品以及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
该人士进一步补充道,若投资人希望在保持较高流动性的同时又能获得一定收益,可以考虑选择货币基金,或者T+0银行活期理财,收益率在2%至4%之间,兼具收益和流动性。
基金其实也是值得去购买的,但是要有一定的头脑,风险应该还是算比较大的。
值得购买,它几乎是没有风险的,因为它的升值空间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很大关系,只要这个国家不倒闭那么它必然会升值。
挺值得购买的,主要还是看这个基金的情况是符合哪一种的,如果买的那些波动比较大的风险就挺大的,也容易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