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姓的起源
鞠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根据《元和姓纂》及《名贤氏族类稿》等古籍记载,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纹很像古文“鞠”字,遂起名叫
鞠陶。鞠陶后来成为周人的首领,后代子孙即以鞠为姓,并认鞠陶为鞠姓的始祖。
2.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鞠姓。
鞠姓名人中,现代人最熟悉的莫过于中央电视台的“鞠萍姐姐”。战国时的鞠武是燕太子丹的太傅,曾荐荆轲于太子。战国时有孔子弟子鞠语,宋代有殿中侍御史鞠咏。
鞠姓的故事
事实上在鹰城,很多鞠姓人都来自山东省。据了解,山东省日照有一个鞠姓聚集的村庄,山东东阿的鞠姓也很聚集,聊城也有一个鞠庄村。
鞠姓没有列入百家姓前100位,足以证明它不算常见。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 2、以名为姓。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鞠姓。 二、郡望堂号【堂号】 "清河堂":鞠常原是五代时南汉乾佑进士。到了宋朝开宝年间,赵普为宰相,提拔鞠常为著作郎,后来又作了清河令。【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三、历史名人 鞠 武:战国时燕太子丹太傅,曾荐荆轲于太子。 鞠 钺:明代名人。正德时他与妻子于氏被敌人俘获至城南寺,敌人逼鞠钺屈服,鞠钺拒绝,遂被杀,于氏撞石而死。 鞠夫人:宋代舞蹈家,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时称"鞠部头"。 战国时有孔子弟子鞠语,宋代有殿中侍御史鞠咏、雍熙进士鞠仲谋。
(我们家谱记载与上述出入较大)
一、寻根溯源
1、鞠姓立姓:鞠姓的命姓始祖是西周先祖据传说生活在公元前16世纪甘肃庆阳的鞠陶。鞠姓的太始祖能够见到史籍记载的有两个,一个是春秋时期齐景公年代(公元前540年)孔子的学生鞠语。二是战国晚期燕易王之子姬升(一说太子升,公元前320年),据有的鞠姓家谱记载,他们立姓是燕易王之子姬升弃姬改鞠而来,著名的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的太傅鞠武就是鞠升公的曾孙;宋朝雍熙进士鞠仲谋(公元985年)是他们的三十世祖;据此推断,从鞠升至今大约应传76代(注:孔子传世83代,其每代的间隔期与此相比较为吻合)。在上述两个来源中,鞠语的分衍和迁徙无法考证,而鞠升的分衍和迁徙大抵如下:蓟城——襄平——蓟城——汝南——东莱——山阳——登州。在东莱居住生活的史志有记载的先祖从西晋末年开始算起直到北宋末期的有鞠羡、鞠彭、鞠殷、 鞠璋、鞠延增、 鞠彦云、鞠真、 鞠庆孙、鞠 常、鞠仲谋等。
2、西汉哀帝尚书令鞠谭因“东平王瓠山立石”事件牵连被贬“避难湟中”改姓为麴后的500年时间里,鞠谭的后人在金城(今兰州)和西平(今西宁)一带获得很大发展,成为当地豪族。出现了麴义、麴演(衍)、麴允等赫赫有名的战将和威震一方的高昌国王麴嘉。麴姓后来演化成曲姓成为现代曲姓的重要来源。山东一带称“死鞠活曲”即源于此。
二、郡望
临淄(公元前540年);襄平(公元前320年);汝南郡(公元前后之交);东莱郡(公元200年),高密(950年);登州(公元1400年)。
三、堂号
清河堂
一、姓氏源流
鞠(Jū)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
2、出自以名为姓。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鞠姓。
得姓始祖:鞠陶。根据《元和姓纂》及《名贤氏族类稿》等古籍记载可知,周族祖先后稷的孙子叫陶,因为出生时手心的掌纹很像古文“鞠”字,所以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做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世子孙即以鞠为姓。故鞠氏后人奉鞠陶为鞠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鞠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出自姬姓。远古时候,周始祖弃的支庶孙子名陶,据说陶出生时,手心的掌纹象个古文“鞠”字,所以给取了鞠陶这个名字,后来他曾做过周人的受领,因此他的后代,就沿袭了鞠这个姓氏。战国时燕国大夫鞠武的后代就都以鞠为姓。东汉时,曾有过鞠氏的人为了避难而改为他姓,如“麴”。鞠姓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
三、历史名人
鞠 武:战国时燕太子丹太傅,曾荐荆轲于太子。
鞠 咏:北宋官吏,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人。自小勤奋好学,后来举为进士当官,他遇事敢言。在担任三司盐铁判官时,河北、京师旱灾,他曾奏请出太仓米10万石以赈灾民。
鞠 常:字可久,密州高密人。祖真,黄县令。父庆孙,申州团练判官,有诗名。常少好学,善属文。汉乾佑二年擢进士第,裁二十一,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周广顺中,宰相范质奏充集贤校理,出为郓州观察支使,历永兴军节度掌书记、伊阳令。显德四年,诣阙进策,召试,复授猗氏令,迁蔡州防御判官,复宰介休、魏县。开宝中,赵普为相,擢为著作佐郎。时任此官,惟常与杨徽之、李若拙、赵邻几四人,皆有名于时。常应举时,著有《四时成岁赋》万余言,又为《春兰赋》,颇存兴托。后为清河令。七年,卒,享年四十七岁。
鞠 钺:明代名人。正德时他与妻子于氏被敌人俘获至城南寺,敌人逼鞠钺屈服,鞠钺拒绝,遂被杀,于氏撞石而死。
鞠嗣复:宋代好官,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那时农民义军方腊将他俘获,因为他当官为民作主,所以就免一死,而其他坏官一概杀头。鞠嗣复的政绩得到公认,所以朝廷随后还升他当了州官。
鞠夫人:宋代舞蹈家,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时称“鞠部头”。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2、堂号
清河堂:鞠常原是五代时南汉乾佑进士。到了宋朝开宝年间,赵普为宰相,提拔鞠常为著作郎,后来又作了清河令。
http://baike.baidu.com/view/359464.htm
鞠姓的来源
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五世孙后稷名弃,传说是帝喾的元妃姜原“踏巨人足迹,而身动如孕”(《史记》)所生。弃在幼年时就有成人的志向,玩的时候好拿种植五谷杂粮作游戏。长大成人后对什么样的地种什么庄稼,怎样种才能长得好非常有研究,老百姓都愿意向他学习。帝尧听到后,把他请来封为管理农田耕种的官叫“农师”。由于弃管理有方,老百姓跟他学种地连年增产,功劳很大,帝尧就把邰地(今陕西武功一带)赏赐给他作封地,封号为后稷,姬姓。
弃去逝后,这种农师的职务一直承袭了10余代,其中有叫檠玺和叔望的,当传到不窟时,夏朝的“帝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史记》)失国,诸侯互相侵扰。不窟辞去职务不当农官,带着族人逃避到了西北戎狄住的地方,古时候叫北豳,也称北荒(今甘肃庆阳)。不窟到北豳时,他的儿子鞠陶已经长大成人;关于他名字的来源有这样一段传说:据说鞠陶出生时右手的掌纹很象古代篆文的“鞠”字,于是取名叫鞠。到北豳后,由于当时周人的居住条件很差,大部采用穴居,于是周人的首领不窟封鞠为专门负责挖陶窑的官职,他带领周人一边挖窑烧陶器,一边挖窑用于住人,一段时间后,周人都叫他鞠陶(鞠,盈多也;陶,窑也)。
不窟去逝后,鞠陶作了周人的首领。他是周先祖奔北豳后的第二代首领,也是周人在北豳的真正开拓者,据史志记载,后世周人都尊称他为“周老王”,现庆阳城西60里有周老王陵,一直保存至今,明、清时还作过修缮。鞠陶在北豳时为周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一是开拓疆土。他派儿子公刘(刘者,兵器也;公者,尊长也)专门负责安全保卫工作。那时,兵器平时都由专人保管,遇到打仗时每人发一件,这便是军队的雏形。公刘,这个带有军事首领色彩的职务名称就变成了人名。
到黄帝的25代孙古公旦父时,周人南渡漆沮二水到歧山脚下的周原,历经三代到姬昌将都城迁至丰邑(今陕西长安县一带),这时周人经过了将近一千多年发展已经具备入主中原的条件。当殷纣王淫乱不理朝政,诸侯纷纷离他而去的时候,姬昌的儿子姬发率周国大军经牧野一战一举推翻商王朝,入主中原建立西周王朝,姬发是为周武王,谥父姬昌为文王。由此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辉煌历史。
从轩辕黄帝到周朝各王都是姬姓,鞠姓从何而来呢?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天下鞠姓一家人,源自鞠陶世代亲!周的先祖在北豳时,正是部落联盟解体的民族大融合时期,随着城帮的建立和个体家庭出现,家庭的代表符号“姓”也逐渐产生。北豳人为了纪念鞠陶的丰功伟业,一部分家庭以鞠为姓,鞠姓由此诞生了。因此甘肃庆阳应是鞠姓起源的根;鞠陶就是鞠姓族人的太始祖。
鞠 JU
一、寻根溯祖 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 2、以名为姓。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鞠姓。 二、郡望堂号【堂号】 "清河堂":鞠常原是五代时南汉乾佑进士。到了宋朝开宝年间,赵普为宰相,提拔鞠常为著作郎,后来又作了清河令。【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三、历史名人 鞠 武:战国时燕太子丹太傅,曾荐荆轲于太子。 鞠 钺:明代名人。正德时他与妻子于氏被敌人俘获至城南寺,敌人逼鞠钺屈服,鞠钺拒绝,遂被杀,于氏撞石而死。 鞠夫人:宋代舞蹈家,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时称"鞠部头"。 战国时有孔子弟子鞠语,宋代有殿中侍御史鞠咏、雍熙进士鞠仲谋。
(我们家谱记载与上述出入较大)
一、寻根溯源
1、鞠姓立姓:鞠姓的命姓始祖是西周先祖据传说生活在公元前16世纪甘肃庆阳的鞠陶。鞠姓的太始祖能够见到史籍记载的有两个,一个是春秋时期齐景公年代(公元前540年)孔子的学生鞠语。二是战国晚期燕易王之子姬升(一说太子升,公元前320年),据有的鞠姓家谱记载,他们立姓是燕易王之子姬升弃姬改鞠而来,著名的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的太傅鞠武就是鞠升公的曾孙;宋朝雍熙进士鞠仲谋(公元985年)是他们的三十世祖;据此推断,从鞠升至今大约应传76代(注:孔子传世83代,其每代的间隔期与此相比较为吻合)。在上述两个来源中,鞠语的分衍和迁徙无法考证,而鞠升的分衍和迁徙大抵如下:蓟城——襄平——蓟城——汝南——东莱——山阳——登州。在东莱居住生活的史志有记载的先祖从西晋末年开始算起直到北宋末期的有鞠羡、鞠彭、鞠殷、 鞠璋、鞠延增、 鞠彦云、鞠真、 鞠庆孙、鞠 常、鞠仲谋等。
2、西汉哀帝尚书令鞠谭因“东平王瓠山立石”事件牵连被贬“避难湟中”改姓为麴后的500年时间里,鞠谭的后人在金城(今兰州)和西平(今西宁)一带获得很大发展,成为当地豪族。出现了麴义、麴演(衍)、麴允等赫赫有名的战将和威震一方的高昌国王麴嘉。麴姓后来演化成曲姓成为现代曲姓的重要来源。山东一带称“死鞠活曲”即源于此。
二、郡望
临淄(公元前540年);襄平(公元前320年);汝南郡(公元前后之交);东莱郡(公元200年),高密(950年);登州(公元1400年)。
三、堂号
清河堂
四、宗祠对联
山阳衍派 太傅分支(全联均指鞠武,其中上联指的是秦灭燕后鞠氏的避难之地)
(居庸关 《风俗通》《白虎通》《广韵》《姓纂》《姓苑》《康熙字典》等)
好难找哦
只找到个这个http://www.mingliwang.cn/forumdisplay.php?fid=866&filter=type&typei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