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以口食禾,吹龠相和。”
和hè,甲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左上部是“禾”的初文,表音;左下部是口的形状,右部象连接的一起的竹管的形状(即口吹排箫之类的乐器,后来的龠yuè)。金文大同,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古文简化,省龠从口,禾声。篆文整齐化。隶变后分别写做“龢”和“咊”,俗作“和”,把“口”移到右边。如今都用“和”来表示。
《说文解字·龠部》“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又《说文解字·口部》“咊,相应也。从口,禾声。”指口相应。所以,本义是指音乐和谐,声音相应,和谐地跟这唱或伴奏,读hè。
◎ 和 解释:相譍也。从口禾声。户戈切咊 hé〈形〉(1) 和谐;协调。 [harmonious;coordinated]和,相应也。——《说文》和,谐也。——《广雅》音声相和。——《老子》乐从和。——《国语·周语下》倡予和女。——《诗·郑风·萚兮》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中孚卦》与讴谣乎相龢。——《文选·王褒·洞箫赋》和五声。——《吕氏春秋·慎行论》圣人为能和。和乐之本也。夔能和之。(2) 又如:和合日(和谐、合好的吉日);和合会(合好;和谐);和令(和谐畅适);和比(和谐)(3) 和顺;平和 [gentle;mild]。如:和衷(和善。今称和衷共济,即指同心和善而共济艰难);和昶(和畅);和直(平和爽直;和顺正直);和正(和顺端正)(4) 和睦;融洽 [on friendly terms;harmonious]颜色愈和。——《史记·魏公子列传》言和而色夷。——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5) 又如:和友(和睦友爱);和比(和睦;和谐);和居(和睦相处);和勉(和睦互勉)(6) 喜悦 [happy]。如:和悦(和乐喜悦);和喜(和洽喜悦);和愉;和怿(和悦)(7) 暖和;和煦;晴和 [warm]海上风和日暖。——刘斧《青锁高议》春和景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天稍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久而乃和。——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和无寡。——《论语·季氏》(8) 又如:和清(温和清朗);和媚(温和美好)(9) 适中;恰到好处 [moderate]。如:和售(以平价相买卖);和成(适量的饮食);和口(适口;可口);和味(适口之食)(10) 指身体健康舒适 [comfortable]和于身也。——《战国策·赵策》(11) 又如:和宜(合适,舒服);和胜(病愈);和舒(和畅舒适)(12) 日语的,日本的 [Japanese]。如:汉和辞典;和服(13) 搀和,混和 [mix]松脂蜡和纸灰。——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泪珠和笔墨齐下。——清· 林觉民《与妻书》
第一,“以口食禾,吹龠相和。”和hè,甲骨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左上部是“禾”的初文,表音;左下部是口的形状,右部象连接的一起的竹管的形状(即口吹排箫之类的乐器,后来的龠yuè)。金文大同,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古文简化,省龠从口,禾声。篆文整齐化。隶变后分别写做“龢”和“咊”,俗作“和”,把“口”移到右边。如今都用“和”来表示。《说文解字·龠部》“龢,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又《说文解字·口部》“咊,相应也。从口,禾声。”指口相应。所以,本义是指音乐和谐,声音相应,和谐地跟这唱或伴奏,读hè。
早在商代时期,就有"和″这个字了。"和″字的组成:一个是禾苗的禾,一个是口,是人的口,它组合起来的意思就很明显了。对一个国家来说,田地里的庄稼能满足于人民的需要,就是和平了,平和了。对于一个人来说,一个人能正常吃到五谷,也会平和了。
字源解说
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龢”的省略,表示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造成不同声部的乐音美妙谐调共振。和,金文(口,说话)(禾,即“龢”,吹奏多管的排笛,造成谐音振),比喻不同人的言论相互响应,相互协调、合拍。金文异体字以“言”(说话)代替“口”(说话),明确“言论不同而协调”的含义。造字本义:动词,言论、观点不同,但主调合拍,宗旨一致。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古籍多以“和”假借“龢”;而“龢”被“籥”代替。在汉语词语“和谐”中,“和”与“谐”近义而有所不同:“和”表示不同声音、不同观点因相合拍、相融合而产生共鸣,强调诸异而致同;“谐”表示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观点因一致而统一,强调诸同而大同。“和”的统一性比“谐”更为丰富。
---------------------------------------------------------------------------------------------------------------------------------------------------------------------------------------------------------------------------------------
附一 文言版《说文解字》:和,相譍也。从口,禾声。
附二 白话版《说文解字》:和,言论相呼应。字形采用“口”作边旁,采用“禾”作声旁。

引申线索
词汇分类
①本义,动词:不同声音、言论相互响应,协调合拍 hè。 和诗 和章 和光同尘 / 应和 一唱一和 曲高和寡
咊(和),相譍也。——《说文 口部》
和,声相应。——《广韵 过韵》
和,调也。——《集韵 过韵》
音声相和。——《老子》
乐从和。——《国语 周语下》
倡予和女。——《诗 郑风 萚兮》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 中孚卦》
和五声。——《吕氏春秋 慎行论》
荆轲和而歌。——《战国策 燕策》
西王母为王谣,王和之,其辞哀焉。——《列子 周穆王》
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商君书 更法》
《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后汉书 黄琼传》
(赵炳)又尝临水求度,船人不和之。——《后汉书 方术传 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