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初禾日当午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请问,谁知道初禾日当午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2024年11月18日 22:02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千古传诵的《悯农》诗,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绅之手。李绅的家乡就在无锡。 李绅,字公垂,生于唐代大历七年(772),祖籍安徽毫州。父亲李晤在江南金坛、常州等地任县令时,携家择居梅里祗陀里(今锡山市东亭镇长大厦村)。他五岁丧父,由母亲教以经义。梅里是吴文化的摇篮,泰伯的至德高风,李绅从小耳濡目染。母亲一心要把他培育成人,报效社稷。在他十五岁,于风光秀丽的惠泉山为他赁屋从师就读。贫寒艰苦的读书生活,磨练了李绅的思想和意志,使他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平民,当他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社会贫富悬殊,心中压抑不平,由衷地在诗中流露感叹和愤慨。 李绅于元和元年(806)中进士,此后仕途多有波折。在节度使李琦门下任幕府时,因不满李琦谋叛而下狱,后获释回无锡惠山寺读书。元和十五年,任翰林学士,又卷入“朋党之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与李德裕、元稹被誉为“三俊”。长庆四年(824),李党失势,李绅被贬为端州(今广东肇庆)司马。在端州任职期间,他除暴安民,兴修水利,减轻民众的劳役赋税,鼓励农业生产,使端州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为表示和端州人民苦乐与共,他准备终老岭南,把家眷从北方接来,船至端州附近七里滩,突然风雨交加,船行受阻,端州百姓闻说李绅夫人官船受阻,都自愿前来拉纤,民众列队十余里,纤绳长长,号子震天,不能拉纤的老弱,个个柱香跪拜迎接,李绅大受感动。这期间,李绅写下不少描绘路途艰险、民众疾苦、发泄心中哀怨的诗文。李绅在肇庆的体恤民众、造福于民的功绩至今在民间流传,尚有香火祭祀。 李绅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对吟风弄月,无病呻吟,与元稹、白居易共倡“新乐府”诗体,给唐代的诗坛注入了一股清新的风气。太和七年,李德裕为相,起用李绅任浙东观察使。开成三年八月,编《追昔游踪》三卷,并作序。他的诗集体现了他的诗歌主张。开成五年,入京拜相,任中书侍郎等职,封赵国公。会昌元年(846),病逝扬州,归葬于故乡无锡。他的诗作《追昔游踪》三卷、《杂诗》一卷收录于《全唐诗》。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李绅留下的诗文不多,但后世人誉他为“悯农诗人”。 悯农二首 李绅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网友(2):

  “锄禾日当午”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 其二》。
  悯农二首其二
  作者: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悯农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组诗作品。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第二首诗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组诗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这两首诗不仅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文学史上亦有一定影响,近代以来更作为思想教材选入了小学教科书。

网友(3):

唐朝诗人李绅! 全诗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网友(4):

可能是李绅 题《古风二首》,又称作《悯农二首》》,其中之一就是“锄禾日当午”,另一首诗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