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累的电影观后感! 求~~~~

2024年11月22日 06:50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落后就要挨打 ——电影《鸦片战争》观后感 我提起沉重的笔,写下这篇观后感。我没有学过中国近代史,以前,对于鸦片战争也是 粗略的了解,具体细节不是很清楚。但看完了电影《鸦片战争》之后,我的心情恨复杂,百 感交集,想写的有很多,但不知道从何写起。以下是我对电影《鸦片战争》的一点感悟与思 考。也许这只是一孔之见,但是这是值得任何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思考的东西。 在《鸦片战争》中,我看到中国的无奈,清政府的腐败。中国就此进入了近代社会。这 一切都无法改变。 就鸦片战争的战败, 这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 战争这是必然, 我完全同意。 但是战败就不是如此了,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从 18 世纪下半叶开始,清王朝已经 走上衰败的道路,政治黑暗,国防薄弱,财政紧张,国势衰弱,到了 19 世纪以后,嘉庆、 道光王朝更呈现腐败之势。 落后的经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经过“康乾盛世”已进入了危机四伏的“衰世” 。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大量耕地集中在贵 族、地主手中,皇帝是全国最大的地主。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社会的主 要矛盾。 腐败的政治。清王朝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已腐朽不堪。皇帝专横独断,骄妄自大, 沉醉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之中。一般官吏愚昧无知,两耳闭塞,官场贪污成风,吏治败坏。 废弛的军事。鸦片战争前夕,清军武器落后,其装备水平与清朝早期相比退步许多。而 且士兵懒散,缺乏训练,军纪败坏,国防力量十分虚弱。 沉闷的思想文化。清朝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文化专制政策,并大兴文字狱,大大地束缚了 老百姓的思想。 闭关自守的对外关系。清政府沉迷于几千年的繁荣昌盛中,不愿意接受世界的变化,不 相信世界能有国家会超过自己。从根本上说这是一项消极的、落后的、错误的政策。 这时, 英国向中国无耻地输入鸦片, 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 加速了清王朝的腐败。 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 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可想而知,英国开始担心自己的如意算盘会被打 乱,于是提前爆发了鸦片战争。 1842 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在英军的炮口下,被迫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 这是清政府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鸦片战争,既是中国人的耻辱,也是中国人的教训。从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应该感谢 英国,是他们的残暴,让我们意识到了落后就意味着挨打,开始打开大门,望眼世界,而不 再“闭关锁国” 。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要牢记这段历史,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投身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使祖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

网友(2):

今天在大学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上看完了《鸦片战争》这部优秀的电影,可以说回顾中国之前的屈辱史让我倍受感染,思绪也瞬间被打开。
在这部电影中印象深刻的场景很多,但其中最令我思绪绵绵并且意久弥长的是片中林则徐说:“现在世界上已经大国林立了,不能再做井底之蛙了。”以及他在被发配到新疆临行前拜托琦善把一个地球仪交给皇上这两幕。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在清朝之前或是说在鸦片战争之前的历史长河中在世界所有国家中一直都是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但可能正是这种长期积累下来的傲慢让中国变得不可一世。(他确实需要点失败来警醒下自己了)
于是,所谓的天朝,完全笼罩在一片愚昧之中,在无知的闭关锁国中早已落后于西方的先进文明,之前积累的所有优势瞬间土崩瓦解。而大清国在战争来临前仍还以为自己很了不起,因为无知所以虚妄!
在你还在“怡然自得”时,别人可能已经走了很远。
最终两国兵戎相见时,只能是以卵击石,失败妥协也就不可避免。空流几滴民族英雄的血泪罢了!
所以我一直很佩服邓小平改革开放的创举,这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决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伟大的邓小平已经深深意识到一个国家最核心的东西,并以自己非凡的魄力将之变为现实。改革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我想说下开放的问题,开放意味着信息的流通,意味着两个不同的个体之间交流的过程,这透漏出一个我认为最为重要的理念—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一直把学习看得非常之重,因为我深知其重要性,每个单独的个体,不论你是多么多么的优秀,相对于整个大的群体来说绝对只是缥缈。所以,任何个体,小到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需要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流,不断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