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牛顿晚年为什么转向研究神学

2024年11月14日 17:17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宇宙时空的哲学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科学到了最后走向神学?其中大家最常说的两个人就是牛顿和爱因斯坦。其实这不难理解,当一种学说不能说明另一种学说时,陷入无限循环且矛盾的境地,就会有另一种学说来安慰这种矛盾。这种最直接学说就是“神学。”
数学逻辑在现实世界没有终点,有1就有2,有孩子就有孩子他妈,有一维空间,就有二维空间。可是当你敢把空间的维数增加到5维度的时候,那6维度的思靠就出现了。 最大的数是多少? 第一个做母亲的人是谁? 世界最多可以划分为多少维度? 包含一切集合的集合存在吗?
大家发现了,这些简单的问题其实不好回答。宇宙世界更是一个广大的相互联系的非线性波动时空,为了解释它你就是有再丰富的想象也不够。更何况很多知识还是庸人自扰。
总之人还是人,有人的局限性。宇宙还是宇宙,有它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解说者。更何况宇宙最后的面纱,我们还没有揭开!
就拿维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我们生活在四维时空,在探索引力和量子力学融洽的过程中,出现了弦理论,目前最高的维度推到了11维度。
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有些知识是我们自己设置难题给自己,当你去仔细推敲这些东西的时候,你才能深刻体会到我上面所说的。
维度的定义是什么?真正物理的定义是没有的!你仔细想想该如何定义? 想上一天,也很尴尬。
你这样去思考,我要用维度去描述什么?去描述宇宙空间。
去描述宇宙空间的什么?去描述宇宙空间的层次。
或者用维度来定位事件或物体在宇宙空间中的状态和位置?
拿质量的定义来举例,质量的定义: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一种物理属性,是物质的量的量度。
或者动态的质量定义是:在相对论时空下,质量是物体所含能量的量度。
这样的定义很清晰,你不迷糊。可是维度一开始,你就不清晰。
全文比较长,原标题《宇宙的时空哲学:高维度本身就值得让人谨慎!》你可以去看看
摘自独立学者,诗人,作家,国学起名师灵遁者物理宇宙科普书籍《变化》第三十四章。

网友(2):

我觉得这个问题用一本《科学革命的结构》书里的内容来解释比较恰当,在科学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是混沌的状态,后来出现了一大批先哲、科学的奠基者,就比如说欧几里得、牛顿、拉瓦锡……这些科学的奠基者分散在各个领域,规化了一套非常系统的科学的基石,他们之后的人,因为这些研究的科学性,进一步发展了很多的内容,才形成了我们现在的科学。我们目前接触的科学,并不是一种空中楼阁,因为科学家受到学院和百科全书的教育之后,直接在巨人肩膀之上学习,那么后来的人去创立“基石”的就很少了,这些没有发现的“基石”就是科学的原点,是没有被证明是科学的科学。在科学研究之中,往往原先的“基石”被新的发现所挑战,比如说“地心说”被怀疑是错误的,很多科学家就必须转向哲学这种形而上的领域去寻找科学的原点,重新确立“基石”。所以科学家去研究神学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网友(3):

爱因斯坦说,人类已知的是有限的一个圆,未知的是圆外的世界,是无限的。有些人认为宗教不合乎科学道理。我是一个研究科学的人,我深切的知道,今天的科学只能证明某种物体的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不存在。

大科学家牛顿就曾接待一位固执的无神论者,请他观赏自制的太阳系星体运行仪,客人惊叹于其运行之精确。自然问道:“谁制造,怎么制造的?”牛顿幽默地说:“自发地随机产生的。”无神论者认为这不可能,牛顿反问道:“既然你认为小小星运仪都不可能自发地、随机地、偶然产生,那阁下为什么坚持认为这庞大的宇宙及一切是随机、偶然地产生的呢?

牛顿说:在没有物质的地方有什么呢?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从何而来呢?宇宙万物为什么井然有序呢?行星的作用是什么?动物的眼睛是根据光学原理设计的吗?岂不是宇宙间有一位造物主吗?

虽然科学未能使我们立刻明白万物的起源,但这些都引导我们归向万有的神面前。这一尽善尽美的包括太阳、行星、慧星的大系统,惟有出于全能的上帝之手……就像一个盲人对于颜色毫无概念一样,我们对于上帝理解万事万物的方法简直是一无所知。

网友(4):

他们想要转变成神的境界

网友(5):

牛顿和爱因斯坦发现了什么秘密,为何他们晚年都去研究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