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对灾难的时候应该怎样面对?

2024年11月30日 05:00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承受苦难的个体,需要放下悲情、走出痛苦,但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不能“放下”。只有始终铭记灾难,在磨砺中不断前行,才能让生者梦想起飞,才是对逝者最好告慰

  距汶川特大地震,整整5年了。
  这样的日子,是用来放声痛哭或低头默哀的,更是用来铭记灾难、审视自己的。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罹难的69227位兄弟姐妹、17923名失踪亲人、374643名伤者,今天的我们是否可以告慰?明天的我们又如何更好祭奠?
  曾经破碎的山河,如今鲜花绽放、生机蓬勃。巨大的伤痛已被岁月包裹,灾难的血痕在一点点淡去,那片土地上的人们开始了新的生活。废墟上生长的新房,校园里传出的朗朗读书声,巴山蜀水再次绽放的笑脸,是我们对亲历和承受苦难的人们最真诚的祝福,也是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好、国家安定的生动写照。
  回望1800多个日子,我们以令人惊叹的重建速度,实现了“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的庄重承诺,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芦山地震中一次比一次进步的表现,印证了“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我们把“人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的共识,深刻融入执政理念,转化到抗震救灾与经济社会发展中;我们创新了“对口援建”的灾后重建模式,让世界惊叹“汶川重建范本”;我们收获了公民精神,对社会理性有了更多信心。我们愈加认识到:在磨砺中走好脚下的这条中国道路,是这个民族实现伟大梦想的重要保障。
  从汶川出发,我们所抵达的目标,在“痛”中收获的精神成果,正在成为对灾难的有力纪念。
  然而,站在5周年节点思考,我们深知,祭奠远不只是告慰,无法停留在成就展示。当3年灾后重建的任务基本完成,痛苦记忆渐渐淡去,社会热点迅速转移,“松口气”、“差不多”的想法开始抬头,一些阶段性进步面临被稀释的可能。承受苦难的个体,需要放下悲情、走出痛苦,但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一旦也“放下”,只是在下一个5年、10年节点,或下一次类似灾难发生才重启激活,那将会消解来之不易的成果,更会令逝者不安、生者痛苦。
  鲁迅曾说,“人们因为能忘却,所以自己能渐渐地脱离了受过的苦痛,也因为能忘却,所以往往照样地再犯前人的错误。”人类无法预测下一个灾难何时发生,以什么形式降临,唯有永志不忘,不断审视剖析,从每一个灾难中汲取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尽最大努力防灾减灾。
  事实上,芦山地震后更加及时有序的救援、灾后重建的科学部署,正得益于这5年来刻骨铭心的牢记,并转化成一种深刻的反思力和强大的重建力,进而拥有了治愈伤口的力量。这是一种可贵的进步,也是良好的起步。因为,灾难中暴露出的软肋还需彻底查找修补,“震”出来的精神成果需要固化持续,重建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还需关注解决。而“汶川信念”、“四川精神”能否超越灾区范围,成为全国各省市的共同精神财富,也有待努力。
  企业遭受重毁,人们的就业如何安排?县城迁移,新老居民的融合、资源的重新分配如何更和谐?重建中的产业转型,如何实现群众的技能同步转型?而那些地震中的600多名孤儿,他们的生活是否还好?成千上万的失独家庭,如何弥补抚慰他们伤痕累累的心灵……正如“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一样,灾后重建中面临的这些新问题、新挑战,在“后重建时代”中,应更多地引起关注、得到解决。
  5年前在地震中截肢求生的刘岗均,把自家开设的便民超市起名叫“梦想起飞”。这何尝不是经历了灾难的人们的追求与渴望?走出个体的痛苦,呵护个人的梦想,需要我们这个国家、这个社会铭记灾难,在磨砺中不断前行,才能让生者梦想起飞,才是对逝者最好告慰。

网友(2):

一切的结果都有它的因,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所以不必觉得想不开,既来之,则受之。只是以后记得要种下好的因,才会结好的果。

网友(3):

哭一场,然后笑着看明天

网友(4):

你要姥丰富的经验干什么

网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