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周萍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4年11月06日 20:26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雷雨》中周萍的人物形象分析:

1、周萍是《雷雨》中最复杂的人物。他反抗,却不能像周冲一样彻底的反抗;他妥协,却又良知未泯,不会成为周朴园那样的人;他摇摆不定,希望坚持操守,但又无法抗拒诱惑,因此比别人更加痛苦。

2、周萍是个很纯粹的人,人性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没有被拔高,没有被过多的塑造成典型,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最有可能成为周萍。

因此在表演周萍时,要把他的懦弱、妥协、摇摆、矛盾表现出来,最好不要有太坚毅的表情和太激昂的语调,眼神要忧郁一些,语速则比较平缓、犹豫。

3、周冲、周萍、周朴园其实不过是代表了周朴园那样的人一生的三个阶段,周萍少年时期也应该是像周冲这样的一个少年,而不会像现在这样懦弱自私。

从周冲想送四凤上学却被现实无情打击后的的表现来看,他正变得越来越像周萍,而周萍与四凤的关系也正是周朴园与梅侍萍故事的重演。

扩展资料:

人物原型:

曹禺笔下人物多有原型,作者自己对许多重要角色的来源都作过解释,对周萍一角却始终保持沉默。也许不无臆测。这个人物,总令人联想到作家自我。

作者偏爱火光电闪一样热烈极端的性格,对自己怯懦矛盾的性格又苦恼终身难以摆脱。他在意识中对周萍或缺陷深恶痛绝,处处流露出对这种性格的嫌恶。

在潜意识中,又与这个“自我”耳鬓斯磨,无法割舍。他深谤这种带着与生俱来弱点苦苦挣扎于尘世的纤柔而敏感的心灵的不尽悲哀,故为周萍写的人物介绍以精美跌岩的文字曲尽其妙,洒脱勾勒出一个躁动了他心深处的人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萍 (话剧《雷雨》角色)

网友(2):

复制粘贴而来

他的懦弱,是个十足的胆小鬼,单凭这一点,他就永远不会配上蘩漪,他只有无尽的追悔,永远只在悔恨自己过去由直觉铸成的错误,“他佩服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在他的见闻里,除了一点倔强冷酷——但是这个也是他喜欢的,因为这两种性格他都没有,他觉得他在那一方面欺骗他的父亲是不对了,并不是因为他怎么爱他的父亲(固然他不能说不爱),他觉得这样是卑鄙,像老鼠在狮子睡着的时候偷咬一口的行动,在他的直觉过去,理智冷回来的时候,他更刻毒地恨自己,更深地觉得这是反人性,一切的犯了罪的痛苦都拥到自己身上,他要把自己拯救起来,他需要新的力,无论是什么,只要能帮助他,把他由冲突的苦海中救出来在
周朴园的三个儿子中,周萍是唯一有可能接传他的衣钵的,作为周家的大少爷,周萍与社会及周围的人存在着许多复杂的关系,他和后母蘩漪发生了伦乱关系,而且还和他家的侍女,也就是他的异父妹有了暖味行为,他与其父亲也有一点不协调的因素,他与自已的亲兄弟又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有时,他纵酒放荡,精神颓丧,有时,他积极振作,去追求新的生活,有时,他胆大包天,有时,他又胆小如鼠……正是由于周萍的思想和行为如此复杂,评论周萍的人或者把眼光只停留在 一些表面现象上,对他的所谓“良心”、“真诚”、“不得已的苦衷”表现出过分的轻信,而给予谅解、同情,或者对人物的阶级分析时,对他深恶而痛绝之,认为他卑鄙无耻,是典型的资本家的传人,这些显然都是不正确的批评态度和方法,笔者认为,客观地评价周萍,应该对其人物塑造、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以及性格形成的因素等做细致具体的分析。 周萍是一个带有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纨绔子弟,社会和家庭的教养,养尊处优的生活,使他的性格具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格。在地主资产阶级家庭成长起来的周萍,不管他最初曾有过怎样的良好愿望,也不管他后来还渴望能过一种新的、较有意义的生活,但是长期的地主资产阶级腐朽生活方式,早已把他的一点点青年人的朝气和雄心消磨殆尽了。 如果说过去他对周朴园、对那个社会曾有过某种程度的愤恨和不满的话,如今只剩下尊敬和恭顺了,他从来没有做过离开他父亲,背叛那个家庭和社会,去过一种新生活的打算,可以说他是资产阶级的接班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同鲁大海冲突的一幕来认识。 在第二幕周朴园同鲁大海谈判的一场戏里,周萍水和鲁大海都是周朴园的亲生儿子,一个是资产阶级大少爷,一个是罢工工人代表,他们父子、兄弟之间只有尖锐的阶级对立关系,是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而无血肉之情、兄弟之情,在鲁大海理直气壮地指责周朴园卑鄙无赖的行为时,周萍冲过去责问:“你是谁,敢在这儿胡说?” ,当鲁大海揭穿周朴园罪恶的发家史的时候,他便狠狠地打了鲁大海两个嘴巴,并喝令仆人们一起打,从这里,我们就不难发现周萍是一个十足的资本家的儿子,是工人阶级的敌人。 但是,周萍的性格也有他的另一面,我们可以从他同蘩漪和四凤之间的情爱关系来分析。 《雷雨》中的蘩漪是一个“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她聪明、美丽,有追求自由和爱情的要求,但任性而脆弱、热情而孤独,饱受精神折磨,渴望摆脱自己的处境,而又只能屈服这样的处境。她在周家生活十八年,过着没有爱情的日子,她对周家庸俗单调的生活感到难以忍受,对阴沉气氛感到烦闷,对精神束缚感到痛苦,她要挣脱这一切,但又贪恋周家舒适优越的生活,便用一种反常而畸形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要求。周朴园对她冷酷无情,她便把感情转移到周萍身上,从那里寻找感情的依托,便死死抓住周萍不放,与周萍过着母亲不母亲、情人不情人的生活,来满足自己感情上的需要,因此,就同周萍纠缠不休。剧中通过周朴园强迫 蘩漪吃药的一场戏,刻画出了周朴园的专横、冷酷,正是由于周朴园在威逼蘩漪喝药中,露出了狰狞的面目,激起了她后来更大的反抗,促使她的反抗和“越轨”行为变本加厉,不择手段地拖住周萍;更为复杂的是四凤和蘩漪同时爱着周萍,二人之间自然也存在着矛盾,一个是周萍的后母,一个是周家的侍女,从她们的身分和地位来说,又都是不允许与周萍相爱,因此她们与周萍的关系都不便公开,在蘩漪发现四凤同周萍的关系后,想辞掉四凤,难怪四凤对周萍说:“……太太说不定今天就要辞掉我”,正是由于蘩漪的自私和苦苦纠缠,周萍便愈加厌恶与蘩漪的不正当关系,时时追悔,极力回避蘩漪。“所以我要走了,不要再多见面,互相提醒我们最后悔的事情”,他想离开周公馆,到远矿上去,以便把“最后悔的事情”永远埋葬掉。他与蘩漪的冲突中,开始是一再忍让,抱着委曲求全的态度,后来他说出的一些绝情弃义的话,“乃是被蘩漪逼出来的”⑶。正当周萍沉溺在与蘩漪的爱情纠葛时,他发现四凤身上具有蘩漪所缺少的“青春”、“美”和“活力”以后,便抛弃蘩漪而爱上了四凤。他爱四凤,却又不敢带四凤离开周公馆,去追求新的生活,这说明周萍还有懦弱的一面。 由于他生长在周朴园的家庭,周家的威压是不允许周萍背叛家庭与四凤结合,因为“他(周朴园――笔者注)的意思就是法律”,周萍对周朴园的命令从不敢违抗,只有无限的恭顺。对于这一点的理解,如把周萍和周冲相比,就显得格外分明,譬如,周朴园要辞掉鲁贵和四凤,这对周萍来说意味着什么?可周萍公说了一句:“爸爸,不过四凤同鲁贵在家里都很好,很忠诚的”,也算是为他们求情,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举动了,甚至连第二句求情的话也没有说,也不敢说。周冲知道这件事后,表现出极大的气愤,认为周朴园“太不讲理了”,便冲进书房找周朴园评理。 周萍对蘩漪谈不上什么爱情,对四凤也只是逢场作戏而已,也就是说,一个资本家的儿子决不会爱上一个“底下人的女儿”,这正如鲁大海所说:“……都是吃饭太容易,有劲不知道怎么使,就拿穷人家的女儿开开心,完了事可以不负一点责任”,所以说,周萍的一些貌似真诚的话,都是骗人的鬼把戏,如果把周萍的话信以为真,那就未免太幼稚了,那就会重蹈侍萍的复辙。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周萍同乃父一样,在情感上都是卑鄙龌龊、自私虚伪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从作者塑造周萍这一形象中,运用了大量的笔墨,表现周萍的“怕”字上进行分析。 周萍的怕主要表现在:对蘩漪的怕、对周朴园的怕、对社会舆论的怕。 从表面看来,周萍的确是很怕蘩漪,他对蘩漪的怕,甚至远远超过了对周朴园的怕。例如,戏剧第二幕开头部分,当四凤对周萍说,她怕有一天周朴园知道他们之间的事,他听了却摇头深沉的说:“可怕的事不在这儿”⑷,虽然他没有道明可怕的事究竟是什么,但是很明显,他指的是蘩漪,每次和四凤幽会,总是提心掉胆,这显然是怕蘩漪知道,他在蘩漪面前总是低声下气,再三退让,赔尽小心,这些笔墨的描述都表明了他是如何惧怕蘩漪的。  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思索一下,他究竟怕蘩漪什么呢?难道是怕蘩漪责骂他负心背盟吗?显然不是,他并不是因为自已对蘩漪有所亏负而怕她的,事实上,他很少想到他亏负蘩漪,这只要听一听他在蘩漪面前所说的话就可以明白了。“……我后悔,我认为我生平做错一件大事,我对不起自已,对不起弟弟,更对不起父亲”⑸,也正如蘩漪所说,他把他最对不起的,曾经引诱过的后母,“反而轻轻地忘了” ⑹,由此可见,他所担心顾虑的,并不是他和蘩漪之间的是非曲直问题,而是他和蘩漪之间关系本身,是怕这种关系张扬出去,他将不容于他父亲,不容于社会舆论,不容于整个统治势力,他怕的是正是这些,他之所以会对蘩漪变心,想中断和蘩漪的关系,也正是这种惧怕心理在起作用。 周萍对四凤的情感,也不能否认他确实是真心爱她的,但从他自私自利的性格和本质来说,谁敢担保他不会像周朴园一样对待侍萍始乱终弃呢?尽管周萍还不象周朴园那样卑鄙无耻,甚至还有一点迷惑人的地方,但是,他和周朴园归根结底还是一丘之貉。假如周萍不死,也不见得会比周朴园好到哪里去,对于这种人,当然不值得我们的同情,相反,只能受到我们的唾弃。 当然,周萍也有“胆大”的一面。比如,他怕周朴园,却敢对蘩漪说他恨他父亲,愿意他死,“就是犯了灭伦的罪也干”⑺,他怕蘩漪,甚至“怕和她一同在这间屋里”,最终也敢说出一些绝情绝义的话来,“我告诉你,我盼望这一次的谈话是我们最末一次谈话了”⑻,他爱四凤,不便公开,但他又曾吼道:“哼,让大家说吧,周家的大少爷看上他家里面的下人,怕什么,我喜欢她”⑼等等这些,在封建家长制的家庭成长的周萍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他敢于与后母蘩漪过着两年多母亲不母亲、情人不情人的生活,同时他还敢背着蘩漪和周朴园去与四凤幽会,这是他不怕的一面。 周萍的自杀,也“正是这种矛盾性格发展的必然结果” ⑽,尤其是在感情上心理矛盾的困扰,一方面他似乎无所忌惮,而另一方面却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到最终也没有办法解决这一矛盾的时候,他就完全崩溃了,只好以自杀来了结。 可以设想:假如周萍也象他父亲周朴园一样虚伪卑鄙、极端的自私自利,那么,这种形象上的重复,除了让我们象痛恨周朴园一样痛恨周萍外,还能给我们什么更多的东西呢? 作者通过周萍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目的在于揭露那个社会,鞭挞那个社会的统治势力,在作者的笔下,周萍是作为一个屈从于当时的统治势力,竭力想效忠于那个统治势力,而变得精神卑下、意志薄弱、无法解开他面对的重重矛盾,最后,既害了别人,也葬送了自已这一扭曲的人物形象来处理的。 另一方面,在周萍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也具有一般人的聪明才智和追求。当他听到蘩漪把四凤称着“一个下等女人”时,就怒不可遏地叫道:“你胡说,你不配说她下等,你不配!……”。 从作品中许多地方看来,周萍身上并不缺少对新的、更充实生活的追求,虽然不见得是我们加以肯定的生活,但至少可以看出,他对目前所过的空虚而丑恶的生活是很不满意的,他还是积极想振作起来。所以,他和他所出身的阶级、所依附的那个社会是不协调的,由于他找不到自已的出路,也只有走向灭亡,在一定程度上,周萍的死,也“暗示了那个封建式的资产阶级的没落和那个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道路”⑾。 《雷雨》中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变成疯子,这种强烈的悲剧性,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和资产阶级的罪恶,引导观众和读者去认识、去思考,尤其是周萍这一艺术形象,表现出了其复杂性、多面性。关于周萍这一艺术形象的评价,本文所谈只是肤浅的认识,恳请各位老师和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网友(3):

周萍的性格
周萍,他可以说是一个矛盾的人,他对于他的父亲有一种敬畏,不敢违背他的话,他在这个家庭中也是十分压抑的,否则不可能和自己的后母发生感情。然而,四凤的出现,让他感觉到了生气,青春——他极力渴望的东西。他想摆脱繁漪对他的干扰,因此他决定离开这个家,由此可以看出他还是一个不敢面对问题,极力逃避困难的人。但是他懦弱,是个十足的胆小鬼,单凭这一点,他就永远不会配上蘩漪,到最后,摆在他眼前底一件件事实,却让他选择了死——一个最好的逃避方式。

网友(4):

“周萍”
周家的大少爷,周朴园前妻留下的儿子,(其中之一)是一个具有苍白空虚的懦弱性格、一切都打着他那个家庭出身的烙印的人.如果说周家是一潭“死水”,那么“周萍”就是寄生在水面上的“浮萍草”,只要“繁漪”舞动一点“涟漪”。这“浮萍”立刻就乱了阵脚。

网友(5):

周萍是《雷雨》中最复杂的人物。
他反抗,却不能像周冲一样彻底的反抗;
他妥协,却又良知未泯,不会成为周朴园那样的人;
他摇摆不定,希望坚持操守,但又无法抗拒诱惑,因此比别人更痛苦。
周萍是个很纯粹的人,人性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没有被拔高,没有被过多的塑造成典型,他就是一个普通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最有可能成为周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