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达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情感。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唐代王昌龄所作《芙蓉楼送辛渐》,这句话的意思是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扩展资料
《芙蓉楼送辛渐》赏析:
《芙蓉楼送辛渐》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诗人在诗中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正是基于他与洛阳诗友亲朋之间的真正了解和信任,这决不是洗刷谗名的表白,而是蔑视谤议的自誉。因此诗人从清澈无瑕、澄空见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这就比任何相思的言辞都更能表达他对洛阳亲友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