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这门课程的由来

2024年11月28日 22:32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政府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创办新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文言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选用的都是白话短文或儿歌、故事等。小学“国语”侧重白话文,提倡教学接近群众实际语言。中学仍称“国文”,设国文课,虽仍侧重文言,但加入一定的白话文。此后的“国文”课程中白话文的比重明显增加,选用了鲁迅、叶圣陶、冰心等新文学作家的作品。
  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等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中止。
  1949年全国解放后,华北地区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母语课本时,就其称呼展开了讨论。叶圣陶先生建议,“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这一建议被华北政府教育机关采纳。并确定中小学都应以学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称为“语文”。
  “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使用“语文”这个名称,表明了要进行全面的语言训练,纠正封建社会长期遗留下来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分家,教学里只管读文章、写文章,不管口语训练的弊病。于是我们的母语课程的名称就定为“语文”。随后推向全国,从此,“语文”成了中小学的一门主课。

网友(2):

语文在民国叫做“国文”,中国是文明古国,从古代开始就各种文化。语文就是“言语文章”。

网友(3):

“语文”就是语言——对近年来关于“语文”之争的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