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肉饼的来历?

2024年11月23日 01:10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四十多年前,香河县城里北街有一号“哈家老店”,肉饼是本店供应旅客的拿手饭食。颇有名气的“京东肉饼”,其实就是这儿的肉饼。

  这店里的肉饼,三个摞在一起也不过半寸厚。个一般大,一般圆,直径在一尺半开外。象是一个模子搞出来的,擀完以后又薄又软又大,能擀面杖把饼耍得团团转,面皮上也不出一点褶。在铛里烙出均匀一色焦黄嘎渣儿。火候一到,饼就鼓成球样,这证明面皮薄如纸,但没有漏馅漏气的地方。起鼓后,用长毛刷在饼的两面刷油,面皮被油混得半透明,几乎看得见馅。如有的地或有一面刷油后透明程度不太好,这说明两面的面皮不一般厚。熟后面皮酥脆,里边是嫩生生香喷喷的一层肉馅。这种没熟时候是面皮起连接作用,熟后是肉馅始连一一起,成为一个大圆熟肉片。所以偌大个的饼,虽酥不碎。

  和这种面时,面里要“加酥”。不然的话,饼上刷油再多也不酥脆。加酥到什么程度,那就看手艺高低了;剁肉的方法有讲究,用的是羊肉,偶尔也用牛肉,肉剁得合适之后,把翻过来用刀背砸,把肉砸成肉泥,加入适量水搅成粥状、撬里只放葱姜和调味品,没有菜。烙时的标准是一斤水面要搁半斤肉馅。香油拌馅。豆油刷皮。吃肉饼要就着醋、蒜。不但好吃还不腻人。主副食全有了,很省事也很实惠。

  这种饼不是香河本地人首创的,是哈姓回民迁入香河带来的,后来扩散到全县,又传到京东各县。哈家店肉饼就成了“京东肉饼”了。哈姓回民是啥时候来香河的呢?这里引用《北京晚报》关于京东肉饼的一段记述:“它(指京东肉饼)的做法类似‘突厥饼’,系我国古代游牧民族……及突厥族用来招待贵宾的美食,究其渊源,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土耳其、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的人,也喜食此饼。是明朝初期,回民迁入北京东部各县带去的,今已成京东回民传统风味……”其实不只是回民,各族人都喜欢这种风味食品,并且汉族人可以做猪肉馅的。著名抗日将军张自忠驻防香河时,经常光顾哈家店去吃肉饼。著名中医王乐亭由京回香探家时,为了吃肉饼,总要到哈家店住两天。

  现在城里东街有一号国营回民饭店就是由哈家后哈福掌握着,仍以供应肉饼为主。外地来香河办事的人,总有慕名寻找哈家店肉饼来到回民饭店的。在汽车站那里常到下车人打听“那儿卖肉饼?”,或同行人互相叮嘱: “咱今天一定要吃香河的肉饼啊!”“那当然!那当然!不过,有些情况需要说清楚,由于经济情况好转,饭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对于纯肉的东西的兴趣已渐下降,为此,肉饼馆已加进了一些菜。另一方面,流动人口大增,要吃“京东肉饼”人的太多,饭店压力太大,再做那费事的肉饼势必耽误很多人办正事,因此,剁馅和加酥都有些简化。但是从外形和口味上还是不减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