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2024年12月01日 09:02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常用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1.而
连词 关系 例句 译
并列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过秦论》 又
递进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而且、并且
承接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 就、接着,或不唤春瞎译
转折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但是、却
假设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如果、假如
修饰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连接状语,可不译
因果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所以
目的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表目的,来
代词,通“尔”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你的
通“如” 军惊如坏都舍。《察今》 好像,如同
复音虚词 而已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限止语气,罢了
而后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才,方才
而况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反问语气,进一步意思
既而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不久,一会儿
2.何
疑问代词 作宾语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前置,哪里、什么
作定语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什么
作谓语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和空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什么原因、为什么
疑问副词 句首、动词前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为什么、怎么
形容词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复音虚词 何如/奈何
/若何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怎么样、什么样
何以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以何,拿什么,凭什么
无何 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促织》 不久、没多久
何乃 阿母谓府史: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怎能
何异(于) 何异以孤羊投群狼? 有什么不同
何则 百仞之山,任负载登焉。何则,陵迟故也。 为什么(用于自问自答)
如…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 将…怎么办呢?
何…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还(做某件事)干什么?
3.乎
语气助词 疑问语气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吗、呢
测度语气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吧
感叹语气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啊、呀
词尾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逍遥游》 ……的样子
介词 相当于“于”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对、对于、比、向、跟

4.乃
副词 顺承紧接 刿曰:“……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就、这才
逆转相背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却、竟、反而、才
范围限制 项王……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才、仅
确认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是、就是
代词 第二人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你的
指示代词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这样
复音虚词 无乃 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森困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表猜测,译为“恐怕…”
乃尔 府史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就这样
5.其
代词 第三人称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他(们)
第一人称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我,自己
远指代词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那
近指代词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这,这个,这些
指示代词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其中的
副词 推测语气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或许,可能,大概
反诘 其孰能讥之乎?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难道,怎么
婉商 吾其还也。《肴之战》 汝其勿悲。《与妻书》 还是
期望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可要
连词 表选择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是……还是……
假设关系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 如果
复音虚词 何其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多么
6.且
连词 并列 河水清且浅。《迢迢牵牛星》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 又、并
递进 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而且、况且
让步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尚且
转折 固不如也,且如之奈何?《鸿门宴》 然而、可
副词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将、将要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暂且、姑且
复音虚词 且夫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地,自若也。 况且,再说
且如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就像
7. .若
代词 第二人称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你、你们、你的
指示代词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 这、这样、如此
连词 表假设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 如果、假设
表选择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或,或者
动词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像、好像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比得上、及、如
复音虚词 若夫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段头,要说那,像那
若定 指挥若定。 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若何 以闲敝邑,若何? 怎么样
若干 车后若干递送夫。 几许,多少
若辈/若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你们(这些人)
若…何 寇深矣,若之何?(对待…怎么样,拿…怎么办)
8.所
助词 在动词前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的人(事物)
“为……所”结构,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为仲卿母所遣。《孔雀东南飞》 被
名词 表地点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处所、地方
量词 离宫别馆,三十六所。 栋
复音虚词 所以,表原因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 ……的原因
所以,表凭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用来…的根据、…的方法)
所谓 此所谓战胜于朝庭。 所说的
所在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处处)
急趋之,折过墙隅,迷其所在。(处所)
9. 为
介词 表动作、行为的对象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向、对
表动作、行为的替代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替、给
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当、等到
表动作、行为的目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货殖列传序》 为着、为了
表动作、行为的原因 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因为、由于
表被动关系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被
语气助词 疑问句末,表诘问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动词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涉世家》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谁为汝多智乎?《两小儿辨日》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修建、变成、作、表判断、认为、创作、是等
10. 焉
代词 疑问代词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杀鸡焉用牛刀(成语) 哪里、怎么、什么
第三人称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他(们)、它(们)
语气助词 陈述语气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了、啊、呢
反诘语气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呢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不译
词尾 形容词、副词词尾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赋》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相当于“然”
兼词 于之(此)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在这里(那里)
11也
句中语气助词 表停顿,舒缓语气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不译
句末语气助词 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不译
表陈述或解释 即不忍其觳觫,……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不译
表肯定、感叹 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过秦论》)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啊、呢
表疑问或反诘,句中有疑问代词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呢
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吧
复音虚词 其…之谓也(乎)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说的就是…啊)
也哉 岂独伶人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
12. .以
介词 表工具、方法等 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报任安书》 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表提宾 秦亦不以城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把
表原因 ①且吾以捕蛇独存。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因、由于
表时间、处所,同“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十月,自亦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在、从
表对象,同“与”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和、跟、率领、带领
连词 表并列或递进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而、又、而且、并且
表承接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而、或省去
表目的 ①作《师说》以贻之。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而、来、用来、以致
表因果 古人……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因为
表修饰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地
动词 ①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②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用,任用)
助词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
通假 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通“已”,已经
无以,则王乎? 通“已”,止
复音虚词 无以、有以
足以 ①今之臣无以易薛季昶。 ②臣恐天下有识之士,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③奚足以语文事? 有什么办法用来…
没有什么办法用来…
以是、是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因此
以为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认为,把…当做或看做)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把…作为或制成)
13.因
介词 介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 振声激场,伺者因此觉知。(依照,根据)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经过、通过)
①因利乘便。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凭借)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趁机、趁着)
副词 表顺承
或结果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因退而再拜。《柳毅传》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是、便
名词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原因、机会
连词 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因为,由于
动词 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依靠、顺着、继承
14. 于
介词 表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 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游褒禅山记》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
表比较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良曰:“长于臣。” 比、胜过
表被动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②不拘于时。 被
复音
虚词
于是 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 于是
谓语之前、后作状语或补语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捕蛇者说》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于中余有叹焉。 在这种情况下,对此,因此,从此
15. 与
介词 吾孰与徐公美?(复音虚词:比,和…比较,哪一个…)
①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②乃与平原君计,以五城封公子。 同、跟
连词 连接并列词语,两个词语可互换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
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 和、同
助词 通“欤”,
表疑问语气 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呢、吗
复音虚词 与其…孰若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与其…哪如…)
动词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和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论语》 送给、结交
赞许、同意
16. 则
连词 表承接 ①则与斗卮酒。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就、便、
表假设 ①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②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就
表转折、让步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可是、却
表选择 非死则徙耳《捕蛇者说》 就、或
副词 表强调或确认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是、就是
表限制 及日中,则如盘盂。《两小儿辨日》 只、仅
表推测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许、也许
17. 者
结构助词 名词性短语 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的(人或物))
附在词或一组词后,起提顿作用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不译
附在时间词后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不译
附在数词后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个、样
主语后,表判断停顿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 不译
附在主语后,表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的原因
定语后置的标志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语气助词 用于句末,表疑问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不译
18. 之
结构助词 表修饰 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的
定语后置的标志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不译
取消句子独立性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不译
宾语前置的标志 何陋之有?《陋室铭》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不译
音节助词 形容词、副词尾 顷之,执一象笏至。《项脊轩志》 不译
调整音节 月出于东山之上。《赤壁赋》 无义
代词 代人、代物、代事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他(们)、它(们)
指示代词 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这、那
动词 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②我欲之南海 往,到……去

常见固定格式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约定俗成,经久不变。
1、“以为”、“以……为”
(1)“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2)在 “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①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②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在 “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
注意:“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2、“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1)“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2)“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3、“如……何”、“奈……何”、“若……何”
文言文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为什么”等。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鸿门宴》)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译作“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郑伯克段于鄢》)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为“怎么样”。如:曰:“今日之事何如?”“……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何以……为”、“奚以……为”
文言文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何以伐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5、“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译为“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如: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6、“不亦……乎”、“岂(其)……哉(乎)”、“盍……乎”
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
译: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或: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停止婚事呢?
人各有志,吾岂以利禄易之哉? (2004年高考江苏卷)
译: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
7、“无(毋)乃……乎(与、欤)”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可译为“恐怕(只怕、大概)……吧”。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令欲降之西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2006年高考天津卷)
译: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注意:“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8、“得无(微、非)……乎(耶)”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可译为“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如: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9、“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可译为“哪”或“哪个”。如:
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注意:“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与其……孰若(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如:
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
有时,“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如: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
11、“……有(无)……以……”
“……有(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没有)用来(拿来)”、“来”等。如: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项王未有以应。(《鸿门宴》)
今之朝臣无以易薛季昶。(2004年高考湖北卷)
译:如今的朝臣当中,没有用来取代薛季昶的人。
“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12、“……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可译为“……有(没有)什么……”。如: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13、“……之谓也”、“其……之谓(也、矣、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它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句名言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郑伯克段于鄢》)

网友(2):

文言虚词用法(超详细版)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配唤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斗卖陪、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察今》)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空蠢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四)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五)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送东阳马生序》)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庖丁解牛》)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一)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三)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六)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例如: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五蠹》)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网友(3):

  http://baike.baidu.com/view/1371712.htm

  一、之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
  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樱则升或“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⑤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脊老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
  四、以
  1.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盯旅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介词,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介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介词,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7.连词。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8.承接连词。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9.目的连词,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10.连词。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11.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12.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3.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14.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5.动词,译为: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16.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五、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
  六、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七、焉
  1.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语气助词。
  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无义 。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肴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于此” 等。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肴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八、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九、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①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十、且
  1.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例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例如: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例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十一、若
  1、动词,像,好像。例如: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2、用作代词。①表示第二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例如: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②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3、用作连词。①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等。例如: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②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例如: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③至,至于。例如: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①指挥若定。(《赤壁之战》)
  十二、所
  1.用作助词。 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例如: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例如: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例如: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例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十三、为
  “为”在文言中经常用作动词和介词,也可以用作助词。用作动词,意思是“做”。还可作判断词“是”用。这些都属于实词范围。下文介绍作虚词用的几种用法。
  1.用作介词。除表被动外,一般读去声。
  ①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例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③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例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例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⑤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例如: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⑥表示被动关系。读阳平声,可译为“被”。“为”所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有时亦可不出现主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
  例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用作助词。读阳平声,放在疑问句之末,表示诘问,前面有疑问代词跟它呼应。可译为"呢"?
  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
  十四、因
  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
  例如: 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
  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
  1、因坐法华西亭
  十五、与
  作虚词用。
  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2、 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十七、矣
  语气助词
  1.用于陈述句尾。或助肯定语气,有的可译为"了",有的可不译;或助已然语气,说明事情已实现,可译为"了";或助将然语气,说明事情将要实现,可译为"了"。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赤壁之战》)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伶官传序》)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赤壁之战》)
  2.用于感叹句。助感慨、讽刺、赞颂语气,可译为"了""啊"。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呜呼,烈矣!(《谭嗣同》)
  3.用于祈使句,助请求、劝勉、禁止语气,可译为"吧"。
  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毛遂自荐》)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信陵君窃符救赵》)
  4.用于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
  年几何矣?(《触龙说赵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