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粤语广义上说就是粤方言,属于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广西东部、南部,以及香港、澳门,代表是广州话。
而闽南话属于七大方言之一的闽方言,闽方言分布在福建、海南的大部分地区、广东动东部潮汕地区、雷州半岛部分地区、浙江温州部分地区、广西少数地区和台湾大部分汉人居住区。闽方言大致可以分为闽东、闽南、闽北、闽中和莆仙五个次方言。闽南话的代表是厦门话。
以上是最基本的区别,可以翻一下《现代汉语》,随便谁的版本,都可以了解到大致的信息。
如果实在要细分,从三要素区分:
(1)语音
声母:
粤语:十九个声母
闽南语:十五个声母
韵母:
粤语:由九个韵腹和八个韵尾组成共五十九的韵母
闽南语:八十七个韵母(这点没有找到官方数据,待考证),极大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有很突出的文白异读现象
音调:
粤语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闽南语七声八调:阴平、阴去、阳平、阳去、阴入、阳入、上
(2)词汇
粤语和闽南语都有自己独特的词汇,是普通话里所没有的。
比如粤语中的咩(什么)、大佬(哥哥)、细佬(弟弟)
闽南语中家后(妻子)
(3)语法
语法方面差别比较大,讲一些比较明显的。
粤语的语序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粤语喜欢倒装,常常有形容词后置和状语后置的现象,比如现在内地人也常说的“我走先”。还有构词方面粤语也喜欢反序构词,比如普通话说“素质”,粤语说“质素”,在港剧里经常能够听到类似的词语。另外粤语比较突出的特点还有语气词的使用,各种语气词丰富且使用复杂,还可以重叠,例子就不举了,很多字是我们不常用的。
闽南语喜欢宾语前置,有特殊的比较句格式等等
而且也有一定的历史问题,如图
所以区别还是很大的
是两种语种,是发源于中国闽南(福建南部)的一种语言,目前主要使用于福建南部、台湾、新加波、马来西亚、东南亚和海外华人之间,属于古汉语、闽语的一种。语言学的分类上,中国语言学者多认为闽南语是一种汉语方言,西方学者多认为是一种语言,属汉语族。其在各地有不同称呼,例如东南亚称福建话(在中国大陆一般是泛指福建方言、闽南语方言),在台湾也称为河洛话;如指具有台湾特色的闽南语,则另称为台语或者台湾话。
粤语是属汉藏语系的汉语族。在中国广东、广西及香港等社区中使用。它的名称来源于古代岭南地区的“南越国”《汉书》写作“南粤国”,"越"和"粤"是通假字。以广信作为岭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使岭南文化和粤语的最早发扬地[3]。“粤”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明清近古以来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前者多用于江浙的吴语地区,后者多用于岭南地方。明清时代,“粤”仍泛指岭南,“两广”别称“两粤”(即广东、广西、还有海南),两粤的广东为“粤东”,两粤的广西为“粤西”[4]。直至民国时期,“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因此,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粤”有广义(岭南)[5]和狭义(仅指广东省)之分。粤语的起源和发展成熟的年代远在宋代的广南东路、广南西路初分之前。
闽南语和粤语不一样。
一、语音不同:
1、声母:
粤语:十九个声母
闽南语:十五个声母
2、韵母不同:
粤语:由九个韵腹和八个韵尾组成共五十九的韵母
闽南语:八十七个韵母(这点没有找到官方数据,待考证),极大地保留了古音中的鼻音韵尾和塞声韵尾,有很突出的文白异读现象
3、音调不同:
粤语九声六调:阴平、阴上、阴去、阳平、阳上、阳去、阴入、中入、阳入
闽南语七声八调:阴平、阴去、阳平、阳去、阴入、阳入、上
二、词汇不同:
粤语和闽南语都有自己独特的词汇,是普通话里所没有的。
比如粤语中的咩(什么)、大佬(哥哥)、细佬(弟弟)
闽南语中家后(妻子)
三、语法不同:
粤语的语序与普通话有很大不同,粤语喜欢倒装,常常有形容词后置和状语后置的现象,比如现在内地人也常说的“我走先”。还有构词方面粤语也喜欢反序构词。
比如普通话说“素质”,粤语说“质素”,在港剧里经常能够听到类似的词语。另外粤语比较突出的特点还有语气词的使用,各种语气词丰富且使用复杂,还可以重叠,例子就不举了,很多字是我们不常用的。
闽南语喜欢宾语前置,有特殊的比较句格式等等。
闽南语和粤语是两种不同的方言.语音和词汇的区别都很大,两者不能通话.
四、使用地区不同:
闽南语使用地区:闽南、台湾、粤东、雷琼、海外。
粤语国内使用地区:广东、香港、澳门、广西、海南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闽南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粤语
前者是客家人讲的方言,后者是两广讲的方言。
不相通,闽南话和两广的客家话相通,讲慢点可以听得明白。
我觉得,闽南话与粤语不相通。
我个人觉得闽南语和广东话挺像的,本身说闽南语,听别人说广东话,就觉得这两种语言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