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继承人是谁?

如题
2024年12月04日 23:05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曹操选 曹丕 担任继承人

曹操是个多子的人,共有二十五个儿子,卞皇后生丕、彰、植、熊,刘夫人生昂、铄,环夫人生冲、据、宇,杜夫人生林、衮,秦夫人生铉(王字边,字典无此字)、峻,尹夫人生矩、干,孙姬生上、彪、勤,李姬生乘、整、京,周姬生均,刘姬生棘,宋姬生徽,赵姬生茂。
三国时期最不该诋毁的十大人才,曹植榜上有名,如果从才华来说,曹植自然是才高八斗(实际上,才高八斗一词最开始就是用来形容曹植的),但是如果据此就为认为其完美无缺未免有失公允,正如我下面要分析的一样,如果以一个国家的统治者的标准衡量,曹植远远不合格。那么曹操最出色的儿子是谁?我以为,不是曹植,也不是后来当了皇帝的曹丕,而是小小年纪就不幸夭折的曹冲.其中比较出名的是这几位:文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陈思王曹植、丰愍王曹昂、邓哀王曹冲。曹彰为猛将,颇得曹操喜爱。曹昂最可怜,随曹操南征张绣的时候,由于某种原因(注一),张绣降而复叛,危急时刻,曹昂让马于曹操而自己不幸被张绣所杀剩下的曹丕曹植曹冲各有特色,下面我就对他们做一个比较。
曹丕:三个人里面,我最不喜欢的就是曹丕,此人真可谓阴险毒辣,天生就喜欢钩心斗角是当政治家的好材料。其钩心斗角的水平偶就不说了,反正,曹植被他斗下去了,其后曹丕又在著名的七步诗里当了反面教材。曹丕最让人厌恶的地方还不在钩心斗角,而在他的心胸狭窄睚眦必报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张绣杀曹昂后又再次投降曹操,连曹操都既往不咎了,曹丕却不答应,几次找到张绣破口大骂:你杀了我的兄弟,还有面目见我吗?终于把张绣逼得自杀。要知道此时曹丕还只是五官将。。还有曾经救过曹操性命的名将曹洪,三国志记载:“洪家富而性吝啬,文帝少时假求不称,常恨之,遂以舍客犯法,下狱当死。”连曹洪这样的名将功臣,只是因为当年鸡毛蒜皮的小事,曹丕就敢下杀手,别人就更是不用提,后来司马家篡曹之所以成功,跟曹丕的残忍暴戾大肆诛杀忠臣有相当关系。
曹植:曹子建才华横溢,留下颇多著名的诗赋,但他自由散漫得过分而且极为贪杯,做曹操的接班人的话却完全不合格,。看看他的行为就知道了, “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估计这位是当时开车开的高兴,什么规矩都不管了。此后曹操就开始渐渐不喜欢曹植了,但是曹植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这次:建安二十四年,“曹仁为关羽所围。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欲遣救仁”,当时的形势对曹魏而言相当危急:关羽围攻樊城盗贼响应天下振动,声势相当之大,曹操令曹植领兵救援,可以说,这是掌握军权的大好机会,而且干得好了肯定能在争夺继承权上得到极大的加分,但是曹植受命之后干啥去了?他不但没有小心翼翼的为大军出兵做准备,反而喝得烂醉如泥,唉,真是典型的败家浪子形象,曹操任命曹植后不放心,又叫曹植想告诫一下出兵注意事项,结果发现这位可怜的公子哥正神志不清的在醉乡里与周公搞第n+1次亲密接触。
曹植放荡不羁不遵法令,而且在被任命为将领授以重兵身负国家安危这样关键的时候,竟然敢喝得烂醉,要知道此时他上面还有曹操压着,要是他当了继承人在曹操死后他还不要翻天呀?看看曹植的放浪表现,我们不难理解曹操为何最终选择了曹丕为继承人,虽然曹丕无论才华人品都远不如曹植,但如果曹植继承了王位,或许会是另一个南唐后主。

曹冲:曹冲其实并不如曹植和曹丕那么出名,但是曹冲却是曹操儿子中最聪明的一个,“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其实称其为神童或是天才一点都不过分,曹冲称象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锐,即施行焉。”曹操手下人才极盛,但是他们都想不出如何称象,曹冲一个小孩子居然能脱颖而出这实在令人惊叹。
曹冲不但聪敏过人,而且心地极好秉性善良,当时因为天下大乱,曹操制定的法度极为严厉。曹操的马鞍放在仓库里被老鼠啃了,按当时的规定保管马鞍的库吏很可能被杀头,库吏心惊胆战,想自己出首请罪,但还是极为担心脑袋不保,此事不知怎地被曹冲听说了,于是曹冲就拿小刀戳破自己的衣服,弄得跟被老鼠啃过一样,然后在曹操面前装出十分忧愁的样子,曹操就问了:“仓舒啊,你怎么不高兴捏?”曹冲就回答了:“人们以为老鼠啃了人的衣裳,对衣裳的主人是不祥的兆头,现在我衣服被老鼠啃了,所以我发愁啊。。”曹操安慰道:“东西被老鼠啃那是正常现象,那些人是瞎说的,你别为这事担心。(注三)”于是库吏趁机前来报告说马鞍被啃了,曹操笑道:“我儿子衣服穿在身上还被老鼠啃了,更何况马鞍是悬在柱子上的呢?”于是库吏什么责任都没被追究。
这件事本身反映出曹冲的聪明善良的天性,但是事情或许也没那么简单:老鼠啃过的东西牙印颇为特殊,曹冲虽然天才但是毕竟年纪太小,拿小刀来刻老鼠牙印未必会刻的很像,曹操一世人杰,如何会看不出来?再加上库吏非常“凑巧”的出现并报告,以曹操的智力如何会不知道是曹冲要为库吏开脱?也难怪曹操会发笑了,不过看到儿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善良,此时曹操想必笑的非常开心吧。
象这样暗地里帮人说话讲理使人得到宽宥免死的事,曹冲经常干。曹操对曹冲越发的喜爱,甚至多次向臣下表明了将来要让曹冲接班的意思。我想,从曹冲的表现来看,其天性宽厚善良,远远好过要后来即位的曹丕,其天分更非曹丕之流所能企及的,如果教育得当,长大后肯定是曹魏接班人的最佳人选,可惜或许真的是天妒英才吧,曹冲在建安十三年得病死了,死的时候年仅十三岁。
曹冲的死让曹操极为难过,曹丕劝慰曹操的时候,曹操流着泪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显然,如果曹冲活着,曹丕和曹植等人肯定是无法与其争夺继承人的位置的。
曹冲死后,曹丕和曹植开始争夺继承人的位置,最终曹丕胜了,不过曹丕政治能力实在一般(当然要比曹植强些),而且过分的阴狠毒辣,杀了太多本来不该杀的人,给后来司马家“三马同槽”埋下了伏笔,若曹冲不死,以曹冲宽厚善良的秉性,估计司马连篡位的机会都没有吧。要是这样,天下的形势会如何呢?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如果曹冲不死,刘备此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网友(2):

曹丕继承曹操前,有几个相当大的竞争者,像是曹植、曹彰等人,然而曹丕才是明正言顺继大位的人。

曹操一生中,明文记载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但是在考虑继承人时,却只有曹丕、曹彰、曹植及曹熊,那么其它的儿子为什么不考虑呢?夭死虽不算,活存可不少。

《春秋.公羊传》里就有宗法的原则,那就是册立嫡子是立长不立贤,册立儿子则以尊贵而不以年长,也就是嫡庶长幼之分,相当清楚。继承人要从嫡子中去选择,而不考虑庶子;嫡子中又要考虑年长不考虑年幼,即嫡长优于嫡次。至于嫡庶之分,则是由生母来作决定,正室妻子所生的儿子都是嫡子,侧室侍妾所生的儿子都是庶子,当然还有另外过继关系,不过那是例外就不多说。

正妻及妾室所生下的儿子时间不尽相同,有可能旁妾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已经十岁,但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才一岁,但是这个一岁的小儿子,算是嫡长子;旁妾的第二个儿子还要与其它旁妾所生的儿子去比较年龄,最高的排行了不起也只是庶长子,其它旁妾所生则为庶次子、庶三子及庶四子等。而且庶子无权继承家业,嫡子才有权继承,这是宗法的规定。

一开始曹操就依宗法不考虑庶子,那么为什么不依宗法考虑嫡长呢?立嫡不立庶是宗法,立长不立贤也是宗法,当时的宗法,就是维持封建时代大家族的法律基础。所以这才是正本清源的根本,当然可能因为贤愚有分,关系到未来家业发展或衰退的消长,所以大部分会修正,立贤不立长。但是重点就是要先确定继承人,免得互分派系,争夺继承。

曹昂是嫡长子,但是因为死亡,所以接下来的顺位是曹丕、曹彰、曹植及曹熊。如果要来比贤能,那就来看看各子的贤愚如何,一般而言,如果长子平庸或不犯错,其它儿子必须要显现出比长子贤能才行。至于文才,并不考虑,吟诗作对是文人雅志,李后主有才名而亡国,宋太祖无才名却开国,国之君主有没文才并非重点。

曹植曾经飞车任行驰道、又私开司马门,等于是门禁及区域限制规定全不遵守,在关羽围困曹仁时,曹操本来要任命曹植领军去樊城救援,但是曹植却因酒醉不能接受命令。文才虽佳,但不守法,修身既缺,难论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初曹操器重曹植,征讨孙权之前,还任命曹植留守邺城,还谈起当年曹操担任顿邱令时才二十三岁,当时的行为到现在都不后悔,而曹植也已二十三岁,勉励谨慎。但是曹植却任性而为,饮酒无度,除了文才外,完全看不出可供评为贤能的事迹。

曹操一生辛苦建立的法令制度,然而曹植却不当一回事,当初曹操就是靠此法令严谨,才能擒吕布而兵不散,击袁绍而军不乱;否则就像关羽败走麦城的众叛亲离,或是刘璋拥有益州之众却无法抵抗刘备兵少的攻击。

曹彰算是亲冒锋矢作战的将领,曾率领军队北伐鸟桓等,算是武将,恰好与曹植成为强烈对比。虽有战功,但还不致于因此而越兄长而继位。曹植有文才,曹彰有武才,曹丕虽然文武才不比曹植及曹彰,但也是下笔成章、博学强识型的人;个人武艺亦有可取,不过君主不以亲征为荣。虽然没有太多的史料可证明谁贤谁愚,但是在没有更好的反对理由下,曹丕都应名正言顺的继承曹操。

曹丕是长子,要推翻顺位,除了要举证曹丕愚昧无能,还要加上候选人的仁德贤能,要成就此二条件,即使才高八斗的曹植又谈何容易?曹丕继承曹操前,有几个相当大的竞争者,像是曹植、曹彰等人,然而曹丕才是明正言顺继大位的人。

曹操一生中,明文记载共有二十五个儿子,但是在考虑继承人时,却只有曹丕、曹彰、曹植及曹熊,那么其它的儿子为什么不考虑呢?夭死虽不算,活存可不少。

《春秋.公羊传》里就有宗法的原则,那就是册立嫡子是立长不立贤,册立儿子则以尊贵而不以年长,也就是嫡庶长幼之分,相当清楚。继承人要从嫡子中去选择,而不考虑庶子;嫡子中又要考虑年长不考虑年幼,即嫡长优于嫡次。至于嫡庶之分,则是由生母来作决定,正室妻子所生的儿子都是嫡子,侧室侍妾所生的儿子都是庶子,当然还有另外过继关系,不过那是例外就不多说。

正妻及妾室所生下的儿子时间不尽相同,有可能旁妾所生的第二个儿子已经十岁,但是正妻所生的大儿子才一岁,但是这个一岁的小儿子,算是嫡长子;旁妾的第二个儿子还要与其它旁妾所生的儿子去比较年龄,最高的排行了不起也只是庶长子,其它旁妾所生则为庶次子、庶三子及庶四子等。而且庶子无权继承家业,嫡子才有权继承,这是宗法的规定。

一开始曹操就依宗法不考虑庶子,那么为什么不依宗法考虑嫡长呢?立嫡不立庶是宗法,立长不立贤也是宗法,当时的宗法,就是维持封建时代大家族的法律基础。所以这才是正本清源的根本,当然可能因为贤愚有分,关系到未来家业发展或衰退的消长,所以大部分会修正,立贤不立长。但是重点就是要先确定继承人,免得互分派系,争夺继承。

曹昂是嫡长子,但是因为死亡,所以接下来的顺位是曹丕、曹彰、曹植及曹熊。如果要来比贤能,那就来看看各子的贤愚如何,一般而言,如果长子平庸或不犯错,其它儿子必须要显现出比长子贤能才行。至于文才,并不考虑,吟诗作对是文人雅志,李后主有才名而亡国,宋太祖无才名却开国,国之君主有没文才并非重点。

曹植曾经飞车任行驰道、又私开司马门,等于是门禁及区域限制规定全不遵守,在关羽围困曹仁时,曹操本来要任命曹植领军去樊城救援,但是曹植却因酒醉不能接受命令。文才虽佳,但不守法,修身既缺,难论齐家治国平天下。当初曹操器重曹植,征讨孙权之前,还任命曹植留守邺城,还谈起当年曹操担任顿邱令时才二十三岁,当时的行为到现在都不后悔,而曹植也已二十三岁,勉励谨慎。但是曹植却任性而为,饮酒无度,除了文才外,完全看不出可供评为贤能的事迹。

曹操一生辛苦建立的法令制度,然而曹植却不当一回事,当初曹操就是靠此法令严谨,才能擒吕布而兵不散,击袁绍而军不乱;否则就像关羽败走麦城的众叛亲离,或是刘璋拥有益州之众却无法抵抗刘备兵少的攻击。

曹彰算是亲冒锋矢作战的将领,曾率领军队北伐鸟桓等,算是武将,恰好与曹植成为强烈对比。虽有战功,但还不致于因此而越兄长而继位。曹植有文才,曹彰有武才,曹丕虽然文武才不比曹植及曹彰,但也是下笔成章、博学强识型的人;个人武艺亦有可取,不过君主不以亲征为荣。虽然没有太多的史料可证明谁贤谁愚,但是在没有更好的反对理由下,曹丕都应名正言顺的继承曹操。

曹丕是长子,要推翻顺位,除了要举证曹丕愚昧无能,还要加上候选人的仁德贤能,要成就此二条件,即使才高八斗的曹植又谈何容易?

网友(3):

曹丕
三国时期魏国君主,性别男,庙号世祖(魏世祖),谥号文皇帝(魏文帝)。政治家、文学家。字子桓。沛国谯县(今亳州谯城)人。曹操次子。东汉建安十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太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继位为丞相、魏王。当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位,自立为帝。国号魏,改元黄初,将都城由许昌迁至洛阳。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他又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力图把用人权从士族地主手中收归朝廷。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统治。他曾三次亲自统军伐孙吴,皆无功而还。曹丕爱好文学,并有相当的成就。写下《燕歌行》等中国较早的优秀七言诗。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曹丕,曹操次子,卞氏所生,在争夺继承权问题上处心积虑,战胜了文才更胜一筹的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曹操逝世后,曹丕继位成为魏王,以不参加葬礼之罪逼弟弟曹植写下《七步诗》,险些将其杀害,又顺利夺下弟弟曹彰的兵权,坐稳了魏王之位。之后不久,曹丕又逼迫汉献帝让位,代汉称帝,改国号魏,为魏国开国皇帝,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后刘备伐吴时,曹丕看出刘备要失败,但不听谋士贾诩、刘晔之言,偏要坐山观虎斗,事后又起兵伐吴,结果被徐盛火攻击败。回洛阳后,曹丕大病,临终前托付曹睿给曹真、司马懿等人,终年四十岁。
曹丕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六年。221年,下令人口达十万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同年又重修孔庙,封孔子后人为宗圣侯。224年恢复太学,设立春秋谷梁博士。

网友(4):

曹操选 曹丕 担任继承人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丕、曹植、曹彰、曹昂、曹冲五个儿子是出类拔萃的经理人,其中最得曹操宠爱的曹冲早亡,长子曹昂死于乱军中。剩下三位经理人中,曹丕性格阴冷,擅长政治;曹植才华横溢,放浪不羁;曹彰武艺高强,战功卓著。

公司发展壮大了,发展也相对稳定,继承人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几个儿子中选出一个继承人来,不仅仅是自己的喜好问题,更需要从公司的整体发展考虑。老曹的头很大,碰到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况,也有点头晕晕的。

如果选择曹植,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不去猜测,但后世南唐李后主的事实,让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把舞文弄墨的曹植排除掉,更何况一统北方江湖的曹老板呢。

曹操最后选择曹丕担任继承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公司大了正常发展后,公司外部压力往往会激起公司内部同仇敌忾的张力,应该说,公司的外部压力是一个公司健康发展的外在动力。一个组织、一个公司真正的衰败,往往是从内部崩溃开始的。选择擅长于政治的曹丕接手公司,能够更好地处理公司的内部事务,使得公司内部保持团结一致,对公司来说是最合理的选择,所以把曹彰也排除掉了。

这有更专业的评论: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8005.shtml

网友(5):

三国典故:曹操选曹丕担任继承人

曹操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曹丕、曹植、曹彰、曹昂、曹冲五个儿子是出类拔萃的经理人,其中最得曹操宠爱的曹冲早亡,长子曹昂死于乱军中。剩下三位经理人中,曹丕性格阴冷,擅长政治;曹植才华横溢,放浪不羁;曹彰武艺高强,战功卓著。

公司发展壮大了,发展也相对稳定,继承人的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在几个儿子中选出一个继承人来,不仅仅是自己的喜好问题,更需要从公司的整体发展考虑。老曹的头很大,碰到手心手背都是肉的情况,也有点头晕晕的。

如果选择曹植,当时的情况我们可以不去猜测,但后世南唐李后主的事实,让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把舞文弄墨的曹植排除掉,更何况一统北方江湖的曹老板呢。

曹操最后选择曹丕担任继承人不是没有道理的。公司大了正常发展后,公司外部压力往往会激起公司内部同仇敌忾的张力,应该说,公司的外部压力是一个公司健康发展的外在动力。一个组织、一个公司真正的衰败,往往是从内部崩溃开始的。选择擅长于政治的曹丕接手公司,能够更好地处理公司的内部事务,使得公司内部保持团结一致,对公司来说是最合理的选择,所以把曹彰也排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