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汇款(对外汇款)时用到的一个SWIFT帐号是什么意思??急用!!谢谢!!

2024年11月03日 12:50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网友(2):

SWIFT帐号是银行识别代码,由电脑可以自动判读的八位或是十一位英文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组成,用于在SWIFT电文中明确区分金融交易中相关的不同金融机构。

凡该协会的成员银行都有自己特定的SWIFT代码,即SWIFT Code。在电汇时,汇出行按照收款行的SWIFT Code发送付款电文,就可将款项汇至收款行。该号相当于各个银行的身份证号。

银行现在办理电汇(T/T)业务,都是通过SWFIFT 办理的,汇款行和收款行都有自己的SWFIT代码(类似现在网上电子邮箱号码)。有时银行对汇款人提供的外国收款银行不是很熟悉,会请汇款人能否提供收款银行的SWIFT代码。

要查询某家银行的SWIFT Code,推荐的方式是:

(1)直接去银行询问工作人员。

(2)可以打电话咨询。

(3)通过SWIFT的官方网站查询。

扩展资料:

十一位数字或字母的BIC可以拆分为银行代码、国家代码、地区代码和分行代码四部分。以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为例,其银行识别代码为BKCHCNBJ300。其含义为:BKCH(银行代码)、CN(国家代码)、BJ(地区代码)、300(分行代码)。

(1)银行代码(Bank Code):由四位英文字母组成,每家银行只有一个银行代码,并由其自定,通常是该行的行名字头缩写,适用于其所有的分支机构。

(2)国家代码(Country Code):由两位英文字母组成,用以区分用户所在的国家和地理区域。

(3)地区代码(Location Code):由0、1以外的两位数字或两位字母组成,用以区分位于所在国家的地理位置,如时区、省、州、城市等。

(4)分行代码(Branch Code):由三位字母或数字组成,用来区分一个国家里某一分行、组织或部门。如果银行的BIC只有八位而无分行代码时,其初始值订为“XXX”。

同时,SWIFT还为没有加入SWIFT组织的银行,按照此规则编制一种在电文中代替输入其银行全称的代码。所有此类代码均在最后三位加上“BIC”三个字母,用来区别于正式SWIFT会员银行的SWIFT地址代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WIFT

网友(3):

楼上这位已把SWIFT作了详细的介绍.银行现在办理电汇(T/T)业务,都是通过SWFIFT 办理的,汇款行和收款行都有自己的SWFIT代码(类似现在网上电子邮箱号码).有时银行对汇款人提供的外国收款银行不是很熟悉,会请汇款人能否提供收款银行的SWIFT代码,省去一些查找时间.

网友(4):

国际银行金融网络——SWIFT

一、SWIFT简介

“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缩写为SWIFT)是一个国际银行间非盈利的国际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赛尔。该组织成立于1973年5月,1977年SWIFT在全世界拥有会员国150多个,会员银行5000多家,其全球计算机数据通讯网在荷兰和美国设有运行中心,在各会员国设有地区处理站。SWIFT系统日处理SWIFT电讯300万笔,高峰达330万笔。

中国是SWIFT会员国。中国银行作为中国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于1983年2月加入SWIFT,成为中国第一家会员银行,1985年5月13日,中国银行正式开通SWIFT。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也可以开展外汇外贸业务,这几个专业银行也加入了SWIFT组织,开通SWIFT。这个时期是中国SWIFT发展的初级阶段,各行是采用ST200单机、单点形式与SWIFT联接,只限在各专业银行总行使用,收发的SWIFT报文需手工处理,SWIFT收发报量少,缺少应用接口,手工处理多,使用业务范围小。

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所有可以办理国际金融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外资和侨资银行以及地方银行纷纷加入SWIFT,SWIFT发报量增长很快,传统的电传方式收发电报正在逐年下降。1996年中国SWIFT发报增长率为42.2%,在SWIFT全球增长率排名第一,中国银行在SWIFT前40家大用户中排名34位。目前,中国银行每日SWIFT发报量达3万多笔,采用SWIFT方式进行收发电报已占到全行电讯总收付量的90%。很多银行建立了SWIFT网络,使其分行也可以使用SWIFT,同时各应用系统与SWIFT有应用接口。SWIFT网络是国际结算、收付清算、外汇资金买卖、国际汇兑等各种业务系统的通讯主渠道,部分业务实现了自动化处理。

二、SWIFT系统

SWIFT网络由许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组成,这些设备在SWIFT网络中称为节点。

SWIFT网络采用功能分层控制的逻辑设计。

1.系统控制处理机(system control processor,缩写为SCP) 整个SWIFT网络的控制集中在两个操作中心,一个在美国,一个在荷兰。网络的所有处理机(SCP,SP,RP)都集中在这两个操作中心。 SCP负责整个SWIFT网络的正常运行,不断监测、直辖市、控制网络中的各种设备、线路和用户访问。在美国、荷兰的操作中心,各有两台SCP,在任何时刻,只有一台SCP是处于激活状态,控制事个网络,其余三台SCP处于热备份状态,在激活SCP出现故障时,备份SCP被激活,保证了网络了安全可靠性。

2.片处理机(slice processor,缩写为SP) SP负责电报的存储转发和控制电报的路由选择。目前两个操作中心各有两台SP处于激活状态,同时每个激活的SP都有一台同型号的SP进行热备份。为适用发报量不断增长的需要,还要陆续增加SP。 目前SWIFT采用UNISYS公司的A系列主机作为SCP和SP。

3.地区处理机(reginal processor,缩写为RP) RP是联接SWIFT网络终端(computer based terminal,缩写为CBT)与SWIFT系统的安全有效的逻辑通道,运行在RP上的软件与运行在CBT上的接口软件通讯,所有用户发出的电报都由RP对其格式、语法、地址代码等进行审核,合格后才能发往SP,在电报即将出网进入CBT前,也暂时存放在RP上,等待送达接收用户。每台RP基本上承担一个国家的电报处理,所以称之为地区处理机,所有的RP都在美国和荷兰的两大操作中心内。

4.SWIFT访问点(SWIFT Access Point,缩写为SAP)和远程访问点(RAP) SAP是联接SWIFT骨干网(SWIFT transport network,缩写为STN)的分组交换节点机,它们把SWIFT系统的各种处理机(SCP,SP,RP)和遍布世界的SWIFT用户联接到STN网上。目前,SAP采用北方电讯公司的DPN100交换机,整个SWIFT骨干网有150台左右DPN100交换机(包括备份)。 根据入网用户数量和发报量的大小,SAP的配置不尽相同。除了少数用户数和发报量很大的国家和地区外,多数国家采用远程SAP方式(RAP),采用一个统计时分多路器,将几个用户连到一个多路器上,通过一条专线连到邻近国家或地区的SAP上,这个多路器称为远程SWIFT访问点(Remote SWIFT Access Point,RAP)。1995年以前中国地区的远程SWIFT访问点在北京中国银行大楼内,几家专业银行通过一个统计时分多路器,复用一条9600BPS的卫星线路联接到香港的SAP上。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SWIFT用户和发报量增长很快,原来的RAP已不能满足需要。1995年,RAP升档为SAP,并迁入北京电报大楼内,同时在上海电信局内也设立同样型号的DPN100。北京的SAP通过卫星线路联接到新加坡的SAP,上海的SAP联接到香港的SAP。北京和上海的SAP用9600BPS的光缆互联,公共数据网CHINAPAC使用19200BPS联接北京的SAP,使国内SWIFT用户使用SWIFT更加安全可靠。

5.用户与SAP的联接 根据发报量的大小,SAP的位置,以及对费用的权衡,用户与SAP有三种联接方式:专线联接,通过公共电话线的拨号线联接,通过公共数据网联接。为了增加安全性,避免由于设在本国的SAP出现故障时引起用户通信中断,备份线路可直接联接到某个境外的SAP。 用户访问SWIFT系统需要有一套计算机系统与SWIFT系统相联接,这套计算机系统称为Computer Based Terminal (CBT),CBT中运行的SWIFT接口软件与SWIFT系统通讯。目前有多个计算机公司开发的运行在多种平台上的SWIFT接口软件。 CBT支持一个或几个逻辑终端(LT),在一个物理的CBT支持几个LT(即一个用户定义几个LT)的情况下,SWIFT系统将每个LT在逻辑上看成是互相独立的。一个LT必须登录到SWIFT系统,也就是必须与SWIFT系统的服务应用建立对话关系。 SWIFT提供的用户之间的电报交换功能是使用户进入两种SWIFT应用层才能实现的、这两种应用是: GPA(general purpose application)——提供用户与系统有关的各类电报,并能控制用户对FIN应用的访问。 FIN(Financial Application)——包括全部用户之间的业务电报和FIN系统电报。 一个SWIFT逻辑终端(LT)访问和退出SWIFT系统的过程如下:

(1)用户作Login操作,系统对Login报文进行核押,检查是否为合法用户。如果Login成功,就建立一个新的GPA session,LT就可以访问GPA内所有功能。

(2)用户进入GPA应用层后,使用Select命令访问FIN应用。Select操作成功后,建立一个新的FIN session,收发报。

(3)退出FIN。LT收到了所有的发报回执,才能使用Quit命令关闭FIN session。

(4)退出SWIFT系统。用户使用Logout命令关闭当前的GPA session并断开与SWIFT系统的逻辑联接。

三、国内银行的SWIFT应用现状

SWIFT是一个全球金融电讯网络,其标准化、规范化的报文格式为所有会员银行提供了标准,国内各专业银行利用SWIFT,开发了收付清算等应用系统,为国内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中国银行的SWIFT应用

中国银行是国内第一家SWIFT会员,到1998年4月为止,SWIFT推广到它的200家国内分支行,其中覆盖了可直接与代理行、海外联行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的124家分支机构。中国银行90%以上的电讯采用SWIFT方式,传统的电传方式处理电讯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发报成本低廉是SWIFT通讯方式的一大特点,因此SWIFT在中国银行的广泛推广为中国银行创

网友(5):

1、SWIFT

环球银行电信协会SWIFT(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ication)是国际上最重要的金融通信网络之一。通过该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把原本互不往来的金融机构全部串联起来,进行信息交换。该系统主要提供通信服务,专为其成员金融机构传送同汇兑有关的各种信息。成员行接收到这种信息后,将其转送到相应的资金调拨系统或清算系统内,再由后者进行各种必要的资金转账处理

(1)SWIFT的历史

为适应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初期,欧洲和北美的一些大银行,开始对通用的国际金融电文交换处理程序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该建立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处理系统,该系统要能正确、安全、低成本和快速地传递标准的国际资金调拨信息。于是,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的—些大银行于1973年5月正式成立SWIFT组织,负责设计、建立和管理SWIFT国际网络,以便在该组织成员间进行国际金融信息的传输和确定路由。1977年夏,完成了环球同业金融电信网络(SWIFT网络)系统的各项建设和开发工作,并正式投入运营。

SWIFT组织的总部设在比利时。其创始会员为欧洲和北美洲15个国家的239个大银行。之后,其成员银行数逐年迅速增加。从1987年开始,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包括经纪人、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等,开始使用SWIFT。到2001年底时,全球已有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联接使用SWIFT。

1980年SWIFT联接到香港。我国的中国银行于1983年加入SWIFT,是SWIFT组织的第1034家成员行,并于1985年5月正式开通使用,成为我国与国际金融标准接轨的重要里程碑。之后,我国的各国有商业银行及上海和深圳的证券交易所,也先后加入SWIFT。进入90年代后,除国有商业银行外,中国所有可以办理国际银行业务的外资和侨资银行以及地方性银行纷纷加入SWIFT。SWIFT的使用也从总行逐步扩展到分行。1995年,SWIFT在北京电报大楼和上海长话大楼设立了SWIFT访问点SAP(SWIFT Access Point),它们分别与新加坡和香港的SWIFT区域处理中心主节点连接,为用户提供自动路由选择。为更好地为亚太地区用户服务,SWIFT于1994年在香港设立了除美国和荷兰之外的第三个支持中心,这样,中国用户就可得到SWIFT支持中心讲中文的员工的技术服务。

(2)SWIFT组织

SWIFT组织是在布鲁赛尔注册的一家比利时合作组织。它分配给每个成员银行的份额是由该成员实际使用SWIFT网的通信量来决定的。占系统总交易量1. 5%以上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才有资格被任命为董事会成员。每个成员行在参加SWIFT时,需要一次支付参加费、安装费,支付用于购买接口设备的费用;支付的培训费,由每个银行采用的实现手段而定。

SWIFT的成员行每个季度支付一次通信费用。通信费是基于路由和通信量定价的。在1981年,由少于325个字符组成的一条正常信息在20分钟提交时,费用是18BF(当时,1BF约等于2美分)。传输比325个字符长的信息(有的财务报表可长达2000个字符)时,按比例增加费用。高优先权的信息增收特别费(在1981年时为36BF)。

(3)SWIFT提供的通信服务

SWIFT的目标是,在所有金融市场,为其成员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通关服务,以满足成员金融机构及其终端客户的需求。现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的外汇交易电文,基本上都是通过SWIFT传输的。这里需要指出的是,SWIFT仅为全球的金融系统提供通信服务,不直接参与资金的转移处理服务。

SWIFT提供的服务包括:

①提供全球性通信服务。196个国家和地区的7457个金融机构SWIFT网络连接。

②提供接口服务。使用户能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网络存取。

③存储和转发电文(Store-and-forward Messaging)服务。2001年转发的电文达15亿条。

④交互信息传送(Interactive Message)服务。为提高服务的响应性和灵活性,1997年SWIFT宣布,计划开发基于IP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交互信息传送服务,作为存储和转发电文服务的补充。SWIFT2000年开始提供这种交互服务。

⑤文件传送服务。1992年开始提供银行间的文件传送IFT(Interbank File Transfer)服务,用于传送处理批量支付和重复交易的电文。

⑥电文路由(Message Routing)服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可同时拷贝给第三方,以便能由第三方进行电子资金转账处理,或转道另一网络完成支付结算、或证券交易结算、或外汇交易结算处理。

⑦具有冗余的通信能力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SWIFT的设计能力是每天传输1100万条电文,而当前每日传送500万条电文,这些电文划拨的资金以万亿美元计。

SWIFT提供240种以上电文标准。SWIFT的电文标准格式,已经成为国际银行间数据交换的标准语言。SWIFT的标准部门,每年都要根据用户需求,总结现有的电文格式,研究制订新格式计划。鉴于SWIFT在外汇交易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的金融网络和金融应用系统,必须与SWIFT接轨。因此,我国银行的电文,或者直接采用SWIFT格式,或者基于SWIFT格式SWIFT支持支付、证券、债券和贸易等业务电文的通信。通过SWIFT传输的电文类型包括客户汇兑(Customer Transfer)、银行汇兑(Bank Transfer)、贷记/借记通知(Credit/Debit Advice)、财务报表(Statement)、外汇买卖和金融市场的确认(Foreign Exchange and Money Market Confirmations)、托收(Collections)、黄金及贵金属交易(Gold/Precious Metal)、.跟单信用证(Documentary Credits)、银行同业证券交易(InterBank Securities Trading)、余额报告(Balance Reporting)、支付系统(Payment Systems)等各种与汇兑有关的信息等。

2、CHIPS

CHIPS是Clearing House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的缩写,系“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的简称。纽约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国际贸易的支付活动多在此地完成。因此,CHIPS也就成为世界性的资金调拨系统。现在,世界上90%以上的外汇交易,是通过CHIPS完成的。可以说,CHIPS是国际贸易资金清算的桥梁,也是欧洲美元供应者进行交易的通道。

(1)CHIPS简介

20世纪60年代末,鉴于纽约地区资金调拨交易量迅速增加,纽约清算所于1966年研究建立CHIPS系统,1970年正式创立。当时,采用联机作业方式,通过清算所的交换中心,同9家银行的42台终端相连。1982年时,成员行共有位于纽约地区的银行100家,包括纽约当地银行和美国其他地区及外国银行。到90年代初,CHIPS发展为由12家核心货币银行组成,有140家金融机构加入的资金调拨系统。该系统采用UnisysAl5多处理机,有23台CP2000高性能通信处理机及BNA通信网,以处理电子资金转账和清算业务。

CHIPS的参加银行,除了利用该系统本身调拨资金外,还可接受银行同业往来的付款指示,透过CHIPS将资金拨付给指定银行。这种层层代理的清算体制,构成了庞大复杂的国际资金调拨清算网。因此,它的交易量非常巨每个营业日终了,中央计算机系统对各参加银行(如上述的A行和B行)当日(ValueDate)的每笔交易进行统计,统计出各参加银行应借或应贷的净金额。中央计算机系统除了要给各参加银行传送当日交易的摘要报告外,并需于当日下午4:30后,通过FedWire网,将各参加银行应借或应贷的净金额通知纽约区联邦储备银行。纽约区联邦储备银行利用其会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完成清算。清算完成后,通知CHIPS,CHIPS则于下午5:30~6:30,用1小时的时间轧平账务。

从上述处理过程可看出,利用CHIPS进行国际间的资金转账是很方便的。因此,各国银行在纽约设有分行者,都想加入CHIPS系统。面对日益增多的参加银行,为了清算能快速完成,纽约清算所决定,由该所会员银行利用其在纽约区联邦储备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账户,代理各参加银行清算。目前,参加清算的银行,除了纽约清算所12家会员银行外,另有Bank Of America及Continental Bank International加人,总共14家。因此,在CHIPS清算体制下,非参加银行可由参加银行代理清算,参加银行又由会员银行代理清算,层层代理,构成了庞大复杂的国际清算网。

(4)CHIPS的特点

①允许事先存人付款指示。参加银行除了可在当日调拨资金外,CHIPS还允许参加银行事先将付款指示存人中央计算机系统,然后等到Value Date(解付日)当日才将此付款通知传送到收款银行。如前述,任何资金调拨需经拨款银行下达“解付”命令后,CHIPS的中央计算机系统才会于解付日将此付款通知传送给收款银行。未下达解付命令前,拨款银行有权取消该笔付款指示。

②完善的查询服务功能。由于中央计算机系统能即时将每笔资金调拨情况存人文件,因此各参加行的账务管理员,可随时查询自己银行的每笔提出或存人的金额,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头寸。

③自动化程度高。CHIPS设计了一个灵活的记录格式,以方便发报行和收报行能进行高效的计算机自动处理。这样,参与行的支付信息可在不同系统之间流动,而无须人工干预。例如,CHIPS接受SWIFT的标识码,并可自动地与CHIPS的通用标识码相互参照。

④安全性好。CHIPS将四台Unisys Al5大型计算机组成两套系统,实行两套系统互为备份,每套系统又是双机互为备份。两套系统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地方,并用高速线路连接。为保证不间断的电源供应,由蓄电池储备,并以双内燃发电机系统保证。

3、FEDWIRE

美国的第一条支付网络是联邦储备通信系统(Federal Reserve Communication System),通常称之为FedWire。这条通信系统是属于美国联邦储备体系(Federal Reserve System)所有,并由其管理的。它是美国国家级的支付系统,用于遍及全国12个储备区的1万多家成员银行之间的资金转账。它实时处理美国国内大额资金的划拨业务,逐笔清算资金。每天平均处理的资金及传送证券的金额超过10000亿美元,平均每笔金额330万美元。

(1)一般情况介绍

由于FedWire是一种政府系统,管理该系统的规章是由联邦制定的法律。此外,每个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还发布其自己的作业通告。这些通告大同小异,仅适用于它们自己管辖区内的FedWire。当某一联邦储备银行向另一家储备银行发送一笔划拨项目时,它就按照自己的通告处理这笔业务。在该系统传输和处理的信息主要有:资金转账FT(Funds Transfer);美国政府和联邦机构的各种证券ST(Securities Transfer)交易信息;联邦储备体系的管理信息和调查研究信息;自动清算所(ACH)业务;批量数据传送(Bulk Data)。

通过FedWire进行的资金转账过程,是通过联邦储备成员的联邦储备账户实现的。因此,资金转账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成员行持有的联邦储备账户的储备余额水平。这样,通过FedWire结算的资金立即有效并立即可用。这也使FedWire成为可使在美国的任何资金转账,包括那些来自其他支付网络的资金转账,实现最终结算的唯一网络系统。

所有的储备余额的资金转账都是贷记转账。就是说,一个金融机构通过FedWire,将资金划拨给另一个金融机构时,如果这两个金融机构在同一联邦储备银行保有余额时,就在相应的储备余额上作借记和贷记。如果是在不同的联邦储备银行保有余额,则第一家联邦储备银行借记寄出资金银行的储备账户,并贷记接收资金银行所在地区的联邦储备银行账户;后一联邦储备银行借记寄出资金的联邦储备银行账户,并贷记接收资金银行的储备账户;这两家联邦储备银行再用地区间的清算资金进行清算。

通过FedWire的资金清算是双向的,即联邦储备银行借记寄出方账户,并以相同信息贷记接收方账户。FedWire允许白天透支。在转账时,如果寄出方在联邦储备账户中的资金不足,无法在其账户中对可用资金进行借记,即寄出方不能立即和联邦储备银行清算其资金余额,此时,FedWire则向其发出一笔贷款,并仍然贷记接收方储备账户。因此,不管寄出方能否同联邦储备银行清算其资金余额,对接收方来说,支付总是最终的。

通过FedWire进行资金转账,从寄出方发送,到接收方收到,仅需几秒钟,最多几分钟。

(2)网络结构

FedWire是1966年开始酝酿,1971年开始建设,到1976年才开始全面应用的。当时的网络称为FRCS—70,属于集中控制的星形网。网络的交换中心,开始时设在Richmond的联邦储备银行里,后来又移到Virginia州的Culpeper。

FRCS—70由下述三个系统组成:

①FedWire Inter District(Transport)Network。该网提供各储备区联邦储备银行和董事会之间进行通信的手段,包括传送有关资金转账、证券交易和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②Bulk Data Inter District(Transport)Network。该网用于传送储备区间的ACH(自动清算所)文件、研究数据和账务处理数据。

③Local District Message(Control)Network。该网用于传送各储备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