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带春此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倾向。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片面性。
3、掌握知识和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蠢迅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
4、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森郑任务。
5、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防止忽视学生积极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扩展资料: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学既要适应学生年龄特征,又要尽可能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和谐的、充分的发展,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同时,促进个性才能的特殊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学过程
1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旅庆以学生个首镇培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2 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态度,才能使他们的思想得到提高;学生思想的提高有推动其积极地学习知识;防止只专注知识传授或搞纯思想教育的倾向
3 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
能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二者互为条件;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能力.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能力发展的倾向
4 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智力因素主要指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动机,需要,情感,意志,和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二者密切联系的
智力活动是非智力活动的基础,非智力活动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与智力活动;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卓有成效的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5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基本含义
教学本质是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教师教学生认识的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就是同教学活动的意义上说的,他决定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形式.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从教学认识上说的,教学中师生关系只能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间接有效的学者唯习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防止忽视学生主体性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动态生成、自主探究、联系生活”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已经被中小学教师广泛接受和重视。这是应当肯定的。但是,在实践中,也出现了有些教师因一味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性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处理而影响了新课改有效实施的现象。对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新课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正确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
一、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关系
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预设与控制的弊端,新课改倡导生成性教学的新理念,要求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教学,使教学在系统预设的基础上体现出灵活开放与动态生成的特点。这是完全正确的。不过,我们也必须指出,在现实教学中,如果抛弃了应有的“预设”,而一味地强调所谓的动态生成,开无轨电车,这也是背离新课改精神的。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关系。
(1)必须坚持教学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的辩证统一。预设是生成的前提,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没有充分的预设,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生成。那种不讲科学预设只求动态生成,或者不顾即时教学情景完全按预设教案施教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必须指出,当前,在有些学校的教学中存在着一种过分强调“生成性”而否认“预设性”的倾向。以前,教学中存在着因过分强调“预设”而使教学呈现出机械刻板的景象,这是必须改变的。但是,对于教学中的“预设”,不能轻易否定,要作具体分析。实际上,甚至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许多“机械刻板”之类的缺点恰恰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前缺乏精心准备和科学的预设造成的。我们认为,所谓“预设”,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材内容和认真分析学生认知、情意态度等实际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的规划和设想。这是非常必要的。当然,实际教学的复杂情况是饥颤任何教师都无法事前预料的,因此,最终实际的教学活动和程序安排还必须根据即时的教学情景在“预设”的基础上“动态生成”。这里, “预设”越充分、越科学,“生成”就越有效、自然。那种片面强调“动态生成”甚至用“动态生成”否定必要“预设”的做法是错误的,它在实际教学中会造成“自由生成”和“开无轨电车”的可怕后果。对此,钟启泉教授早就指出,教材和教案只是个剧本,教学如同实际的演出,若要把戏演得精彩,则需要导演对剧本独具匠心的诠释和演员对所演角色的创造。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既要忠实于“原作”,又要根据具体情境作必要的调整、修正,甚至大胆的创造。[①]这一精辟论述充分说明了教学过程中预设性和生成性的辩证统一。
(2)必须摒弃以生成为时尚的随意生成现象。动态生成并非盲目生成,它必须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进行,同时还必须注意生成的时间制约性。教学过程如果不顾教学时间的有限性,远离原先预设的总体目标和教学任务,使整堂课都处于 “动态生成”状态,那么,教学的主要目标就会落空,知识的系统性必将遭到严重破坏。可惜,在当前实际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盲目生成的实例,这些实例甚至还被作为新课改的典范加以提倡和推广。例如,在某新课改培训教材中推广性地介绍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上“两个银元”一课的教学过程运乱:[②]
师:“我们都已预习过‘两个银元’这篇课文,大家觉得还需要老师讲些什么?”生A:“我们都懂了,不需要再讲什么。”生B:“我想知道什么是银元?”生C:“还有,银元是怎么来的?”生D:“还有,一块银元抵人民币多少?”师:“大家都想了解这些问题吗?”生:“对!”师:“对于第一个问题,老师可以帮助你们解决,因为老师身边正好有一块银元。”(老师拿出银元,通过投影仪向全班同学展示)师:“对于第二、第三两个问题,老师也没有把握做出正确回答。但是,老师可以和大家一起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生共同讨论、商量,最后形成了解决问题的方案:一是到阅览室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二是某某同学的父亲在银行工作,给他打个电话可以了解银元与人民币的比值。学生按照方案分头行动,并圆满地解决了问题。)师:“我们已经弄清楚了感兴趣的三个问题,但是,它们同‘两个银元’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们议论纷纷,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上述被作为新课程教学典范而受到极力提倡的教学过烂悄败程中,事实上存在着严重的随意生成现象。看得出,这是一堂新授课,整过教学过程主要是围绕着弄清学生提出的什么是银元、银元是怎么来的、一块银元值多少人民币这三个问题展开的。试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什么?如此兴师动众、费时费力去弄清学生即兴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是否偏离了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为了弄清这三个问题,是否一定需要让学生先讨论商量一下解决办法,再到阅览室上网查资料去探究一番,并给学生家长打电话呢?课堂教学中必要的“预设”体现在什么地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全无准备又说明了什么?客观地说,这样的语文教学根本没有了应有的“预设”目标,教学过程完全是随意生成的,教学内容是去语文味的,其结果必然也是可想而知的。可惜,这种出现在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中的教学过程是被用来让广大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来学习的。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应有的警惕和重视了。
(3)必须正确把握和批判地吸取后现代教学观念中有关“有序”、“设计”和“无序”、“机会”的观念。众所周知,以建构主义思想为代表的西方后现代教学理念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了我国新课改理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教学理念主张采用结构化前进式教学范式和强调教学的“有序”、“设计”不同,后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强调“设计”、“有序”会限制教学活动的创造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导致教学过程机械化和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从而主张“教无定法”,强调“无序”和“机会”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反对教学活动规则化和刻板地运用精确的模式。应该说,这些观念和主张对当前我国的课程改革是有启发和指导意义的。但是,后现代教学理念也非完美无缺,有的观点甚至还极为有害。例如,后现代课程理论在反对传统教学的预设和机械性时常常走向极端,夸大了“随机生成性”的价值。又如,后现代教学理念倡导“对话和阐释”的教学方法,主张在教学中教师只作解释,不作判断和结论,认为阐释教学的目的“不在于对事物作另一番解释,而在于追求人的自由”,“在阐释教学中存在一个迷人的想象王国,在那里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力要求被理解。”[③]很显然,这样的教学观念在实践中是需要作具体分析的,否则不加辨别地拿来就用,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出现可怕的混乱和“无序”。
二、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④]
当前,“回归生活”、“关注学生体验”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聚焦性话题。对此,笔者认为,针对原有课程存在的弊端,提出关注学生体验、加强课程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重要和正确的。但是,不能矫枉过正,必须辩证处理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否则,理论上的混淆必然会带来教学实践的迷惘和损害。
(1)正确认识“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关系,努力达成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通和整合。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和来源,科学世界依托并服务于生活世界,两者关系的本质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我们提倡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实践、导向实践,但并不主张回归实践,因为这既有悖于人类从生活世界中分离出科学世界的初衷,同时也会妨碍科学世界的发展进程。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根据科学世界的自身逻辑和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利用生活世界的教育资源,努力达成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通和整合,而不能走“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的路子。确实,生活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空间,生活中有语文、有数学、有物理、有化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仔细地思考一下学生在相关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然而,生活世界毕竟存在着知识零碎、隐蔽和学术性缺失等致命缺陷,人类创设科学世界的目的及生活世界的本质特点决定了科学世界不能“回归”生活世界,而只能根据科学世界和学生成长的需要科学利用和适度引进必要的生活世界的内容,从而达成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通和有机整合。
必须指出,当前有些新课改培训材料中有关“回归生活”的理论阐述含混不清和难以把握,导致了广大教师的思想混乱和现实教学中过度的“生活化”处理。从有关材料看,不少作者从胡赛尔等人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出发,不约而同地得出了回归生活世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结论。应该说,从加强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联系而言,这些观点是很有道理的。但是,这里的“回归”又是什么意思呢?对此,人们的理解是不很一致的。而且,这些观点中存在的概念含混不清和难以把握现象也是非常突出的。例如,同样讲回归生活世界,有的是指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有的是指回归“学校日常生活世界”,还有的是指回归“日常生活世界”,也有人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学生的日常生活”。显然,这里的“生活世界”指称不一、差异迥然。那么,作为新课改理念的“回归生活”到底指何意思呢?客观地说,当前新课改教学中出现的远离教学内容地联系实际生活或教学什么内容都要深度地向日常生活延伸的做法就与这种思想混乱有着密切的关系。另外,从作为哲学思潮的“回归生活世界”中能否得出“学校课程也要回归生活世界”的结论呢?。实际上,我们对这些带有“后现代话语”印记的问题是还没有经过很好思考和论证的。其实,正如我国学者熊川武等人指出的那样,“独特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教学世界应该借鉴和联系生活世界,但决不可回归生活世界。”[⑤]
(2)必须坚持课堂教学引进生活世界内容的目的性原则。目前,许多中小学教师和培训教材热衷于对学习内容的“生活化处理”,有的甚至片面强调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却忘记了课堂教学的任务与适当引进生活世界内容和学生体验的目的。对此,我们认为,课堂教学引入生活世界内容,必须坚持教学的目的性原则,那种片面强调学生生活体验和回归生活世界的做法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些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于作生活化处理,教学效果也好,有些则不是非常适合或无法作生活化处理的;有些虽适合于生活化处理,但没有多少必要,因为在学生的认知经验中已经有了足够的相关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去作生活化处理,反而违背了教学要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适应的规律;还有些所谓的“生活化处理”,其实只是我们平时所讲的“应用题”之类的东西。对于这类“生活化”处理,笔者认为应作具体分析,不能仓促定论。例如,有人在教学除法时,一开始就向学生呈现了一道题目:“张大妈想拥有足够长的绳子把相距15米的两根柱子连接起来,但是她只有几段3米长的短绳子。请问要将柱子连接起来共需多少段这样的绳子?”这确是一道生活味极浓的题目。对此,教师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然后告诉学生“这道题无法做”。因为,把短绳子连接起来需要打结,而结打多大各有差异,更为要命的是,本题没有指出柱子的粗细,所以无法解答。至于对个别同学提出的“需要5段这样的短绳子”这一答案,教师只是简单给出了“不对”的回答。这实际上是在以“生活化”误导“科学化”。应该说,学生只有先学会了除法的基本运算法则或“算理”,才能进而解决生活中的这类问题。现在,有些教师不是先让学生学习这些基本运算技能,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技能的生活化运用上了。这是本末倒置。实际上,从“算理”看,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的,这也应是学习的重点。至于“打结”、“柱子粗细”当然是不去考虑的。在本例实际运用中,只要教师对此向学生作些说明即可,想必学生是不难理解的。说不定有些学生还会提出“绳子的伸缩系数”之类更复杂的考虑呢!否则,“打死一只鸟,树上还有几只鸟”之类的题目就会妨碍整个教学任务完成,造成主要教学目标的失落。所以,这类“生活化”必须首先要以“科学化”为基础,先让学生掌握了科学知识,再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能离开科学化去谈生活化,更不能以“生活化”牺牲“科学化”。否则传统教学的优势就会在“回归生活”的“时尚”中顿然消失。
(3)联系学生生活和实际,用好用活教材。现在,在教学中存在着一种随意脱离教学内容、以生活世界代替科学世界的现象。例如,一位老师教学方纪的《三峡之秋》。一上课,教师就放了一段有关三峡风光的录像。接着全班集体朗读课文,并请几名同学简要概括一下文章的层次和大意。此后,教师出示幻灯片,问题如下:①在三峡地区,我国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②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③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④假如爆发战争,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⑤你知道我国党和国家三代领导集体是如何关心和重视这一工程的?这几个问题在师生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⑥]客观地讲,如此远离文本“回归生活”,是很难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应该看到,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本凭借和主要对象。我们拓展学习,联系生活,首先必须立足于教材,让学生直面教材,研读教材,从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关注课外学习资源,让教材成为链接课内外、沟通校内外的桥梁。对于书本知识,正确的态度不是远离课本,而是应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学生的实际,联系生活用好用活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的增删、置换、重构、组合,并适时适度地引进生活世界的有关内容,通过自己的再创作,使教材内容更具科学性、结构化,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从而提高课程本文资源的价值。若置教材于不顾,只是热衷于交流课外得来的信息资料,岂非喧宾夺主,舍“本”求末。那种脱离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所谓“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
三、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⑦]
当前,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正在我国中小学逐步形成。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滥用、误用探究学习或不能正确处理传统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关系的倾向,对此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1)消除错误认识,正确理解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价值含义。当前,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价值含义认识不清甚至有误,存在着重探究学习、轻接受学习,甚至以探究学习否定接受学习的倾向。例如,为了突出从接受学习到研究性学习转变的重要性,常常对接受学习进行丑化性的定义,同时对探究学习又百般美化、诗化,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完全自主的独立的学习活动,它不受教材和大纲的限制,研究内容五花八门,学生确定内容,教师提出建议。” [⑧]却丝毫没有提及它的不足和适用条件。这种做法在实践中容易导致从接受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极端化做法,从而无助于新课改的健康发展。事实上,真正有效的探究性教学都有着明确的知识、能力和思维等方面的目的要求,因而必定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它不可能全是不受教材和大纲限制的、学生完全自主的独立的学习活动。教师如果只懂得要“开放和自主”,而不能精心设计出好的探究活动让课堂活而不乱、学生动手动脑动心,其结果就只能是“放羊”。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从表面上看待教学方式,认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进行课堂讨论和探究。于是,不管教学什么内容,都要安排讨论和动手的教学环节,从而使课堂教学处于形式主义的探究学习状态之中。其实,我们强调课堂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并不是要否定知识传授的独特作用,也不是说每节课的所有知识都必须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前人的科学知识,都靠学生主动探究、自我构建是不现实的。接受学习运用得好,也可以让学生学得主动有效,而探究学习运用不当也可能使课堂杂乱无章,离题万里。因此,为了提高新课改实施的有效性,我们首先必须消除对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各种错误认识,正确理解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价值含义。
(2)正确处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有机整合地运用各类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的关键,是正确处理各类学习方式尤其是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之间的关系,根据知识类型、学生基础、课时计划等实际情况,整合运用各类学习方式。①优势互补,正确运用各类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两者在知识获得方式、心理机制、思维过程、师生作用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决定了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和互相补充的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达成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整合、平衡和最佳结合状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等特点,在接受学习中引入探究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融进接受性学习,从而使传统的演讲法、实验法、启发分析法、讲练结合法、模仿记忆法等中小学常用的“接授性”教学方法与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有机、高效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以求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②形、神兼备,谋求探究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最佳结合。在怎样处理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探究学习游离于学科教学的倾向,或者虽然注意到了探究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却徒具形式少有实质,形似神不似。为此,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必须克服探究学习游离于课堂和学科教学的现象。有些教师认为,探究性学习只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种形式,与学科教学关系不大;也有的教师认为,学科课程虽然也要开展探究性学习,但应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于是,出现了所谓的“3+2”教学模式——即用三节课时间讲解传授课本知识,接着再用二节课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学习。这种把探究学习从课堂和学科教学中游离出来的“两张皮”现象 必须得到克服。第二,把探究学习贯彻落实到所有学科教学之中。探究学习不仅适用于科学领域的科目中,而且在语文、英语、历史等科目的学习中,均应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第三,学科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既要从知识的性质出发,也要考虑探究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要把探究学习与其它学习方式结合起来。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以探究学习方式来学习所有内容,那种把整本教材都分解成研究性课题,企图完全用探究性学习来取代接受性学习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第四,探究性学习在学科教学中的运用,既要形似更要神似。探究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关注探究的过程步骤,体现出“形”似,更要注重学生探究学习的质量,体现出探究过程中活动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灵活化,不为固定的程序和模式所限,做到“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