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的地区分布

2024年11月15日 03:33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土壤是构成土地的基础要素之一,它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土壤溶液)、空气(土壤空气)及包括微生物在内的生物体等组成。了解掌握土壤的种类,因地制宜,对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意义重大。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地形、地貌各异,因而土壤种类繁多,适宜各种作物生长。

△水稻土 水稻土是通过水耕熟化过程而形成的特殊人工土壤。水稻土遍及全国,但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最集中,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5.5%,其农作物产量约占全国农作物总产量的50%。稻谷总产居世界首位。

△半水成土 这类土壤集中在东北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华北的黄淮海平原,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宁夏的银川平原。平原地区地下水位一般较高,土壤的下部受到地下水浸润或土层暂时滞水,因而可在土壤中形成锈纹锈斑和铁锰结核。半水成土主要包括草甸土、潮土、砂姜黑土、灌淤土、黑土和白浆土。半水成土分布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矿质营养丰富,是我国旱田作物的主要产区。在利用上还须注意应采取综合措施解决旱涝问题,正确地排水耕作,以防止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盐碱土 盐碱土中由于可溶性盐分和代换性钠的含量太高,作物难以生长,且它的分布较为广泛,差不多遍及淮河—秦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以北地区以及所有的滨海地带,大约有2666多万公顷,其中耕地约666万多公顷。它们主要分布在以上区域地形较低、地面水流和地下径流都比较滞缓或较易汇集的地段。这类土壤的生产潜力很大,但如不经过脱盐碱改良,一般是难以利用的。盐碱土的改良利用一般采取以水肥为中心、水利农业、生物等措施进行综合改良。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经过种稻改良的盐碱土,其单季稻每公顷产量可达1万千克以上,为改良盐碱土积累了宝贵经验。

△半淋溶土 半淋溶土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河南、山东等省交界的丘陵地区,是由褐土、灰褐土,土娄土和绵土四种不同土类组成的。它们在中性、微碱性森林灌木条件下进行腐殖质累积而成。碳酸钙的淋溶和淀积作用比较明显。这些土壤绝大部分都早已开垦为农田,耕种历史悠久。与此同时,由于几千年的耕作种植,土壤肥力消耗很大。再加上该种土壤多分布于干旱地区,土壤水分的供应不足不匀,因此,应切实把培肥地力和开展旱地农业土壤水分的调控研究放在首位。

△富铝土 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彻底分解,钾、钙、钠、镁、硅等成分不断淋失,而铁、铝、锰等元素则相对富集,其中铝的稳定性最高。由于这类土壤中的氧化铁含量高,因而多呈红色。富铝土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燥红土和黄壤等5种土壤,其分布范围北起长江,南至南海诸岛,东起台湾,澎湖列岛,西至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以及藏南纵谷的察隅地区。

我国有富铝土1.13亿多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其中耕地为2800多万公顷,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富铝土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盐基高度不饱和,磷的有效性低。在利用和改良上要加强水土保持,多种绿肥,增施有机肥,在施用氮肥的同时,施好磷、钾肥及镁、硼、钼、锌等微量元素,施用石灰改良其酸性。富铝土分布地区气候条件优越,光热充足,植物生长季长,适于发展热带、亚热带特有的经济作物。目前,这类土壤尚未充分利用,因此,它是我国生产潜力很大的土壤资源。

△岩性土 由于某些岩石的性质对于土壤的形成起了延缓作用,从而使这种土壤更多地保持着岩石的某些特性,如发育在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地的紫色土,小片和零星分布在我国南方石灰岩山地丘陵地区的黑色石灰土及红色石灰土以及遍布北方半干旱地区的风沙土等。紫色土、黑色石灰土以及红色石灰土是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比较肥沃的土壤,种植粮、棉、油料及其他经济作物都能获得好收成。在利用上,水土流失是主要限制因素。 在改良上,要着重抓好坡地改梯田,大搞间作套种,以增加土壤被覆,减少水土流失。风沙土未经固定和改良则难以利用,但通过植树造林、封沙育草、引水拉沙、引洪淤灌和设置沙障等措施,也是可以利用的。

△淋溶土 这一类土壤包括黄棕壤、棕壤、暗棕壤,漂灰土和灰色森林土等,大多分布在江苏、安徽、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的丘陵山地,为我国的主要森林土壤。淋溶土是在酸性环境条件下进行腐殖质积累的土壤。渗透水对土壤可溶性盐类,胶粒,细小土粒的溶解、悬浮和推动下移均有很大的淋溶作用。粘土产物自土壤上部向下移动并淀积在一定部位形成淀积层的淀积作用都很明显。淋溶土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土壤资源。由于其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在农业利用上应特别重视水土保持。

△钙层土 我国北方广大的草原都是钙层土,它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中东部及其与宁夏、甘肃、青海、陕西等省区的交接地段。松辽平原,新疆的昭苏盆地,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等山地也有一部分。

在土体中,钙层土具有灰白色石灰聚积层腐殖化过程,使得这类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上部为颜色较暗的腐殖质层,下部为颜色较淡的钙积层,整个土层都呈中性至强碱性反应,碳酸钙含量一般在10%~40%。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少雨区,降水量年仅150~450毫米,这对需水相对较少的草本植物来说,是很适应的。因此,这类土壤在利用上应以畜牧业为主,力戒毁草开荒,造成土壤荒漠化。

△石膏——盐层土 为我国西北干旱地区一些具有石膏和盐分土壤的通称,主要分布在新疆、甘肃、青海、内蒙古、宁夏等省区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地区,这些地域大多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属欧亚大陆有名的干旱中心,其面积占国土的20%。石膏——盐层土,基本上没有或很少有草原土壤那样明显的腐殖质层,表土具有含碳酸钙较多的孔状结皮与薄皮层,上边大多盖有不同数量的砾石,其下为含铁和粘土稍多的红棕色紧实层,再下则为各式各样的石膏和盐分聚积层。石膏——盐层土地处我国最干旱的沙漠地带,这些地域干旱少雨,这类土壤主要用来放牧非常耐旱的骆驼,但利用率很低。

△高山土 多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森林郁闭线以上,岩石的风化程度和土壤的发育程度都比较低,土层较薄;土壤中砾石含量较高,土壤淋溶作用微弱,大多呈中性或碱性反应。这类土壤所在地,绝大多数都是较好的高山牧场,适宜于牧养耗牛、绵羊等。

△水成土 水成土以冷湿的三江平原和川西北高原若尔盖地区分布最多。这些地区由于地表排水不良,经常积水和受地下水的浸润,土壤剖面上部常积累很厚的腐殖质或泥炭。下部有潜育化特征。以腐殖质层的厚薄来区分,水成土可分为沼泽土和泥炭土。水成土宜用作芦苇用地和牧草用地,不宜大量开垦为农田。
来自:
http://www.hcxx.sdedu.net/%BD%CC%D3%FD%C2%DB%CE%C4%BC%AF/%D1%A7%BF%C6%BD%CC%D3%FD/%B5%D8%C0%ED/%CE%D2%B9%FA%B5%C4%CD%C1%C8%C0%D6%D6%C0%E0%BC%B0%C0%FB%D3%C3%B8%C4%C1%BC_385.html

还有这里有中国土壤分类系统表
http://jwc.bjfu.edu.cn/jpkch/tr/trkj/pages/dishiz1.htm

网友(2):

我国土壤的水平分布与气候带及地带性植被相一致,气候带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湿度,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南向北随着温度变化,相应的土壤类型是热带的砖红壤(海南、广东、广西),南亚热带是赤红壤(广东、广西、湖南),中亚热的红壤(江西、湖南、湖北),北亚热带的黄褐土、黄棕壤(安徽、江苏),温带的棕壤(河南、河北),寒温带的针叶林土。从东到西的分布黄棕壤(江苏)→黄褐土(河南)→褐土(山西)→栗褐土(陕西)→黑垆土(甘肃)陕西→灰钙土(新疆东部)→漠土(新疆中、西部)。总体趋势是南方土壤偏酸,钾素缺乏严重,北方土壤偏盐碱化,微量元素有效性差,东部土壤中性,氮、磷、钾养分普遍缺乏,西部土壤养分贫乏,有机质含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