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化学试卷

还有答案
2024年11月19日 22:25
有2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内啥···
邮箱告诉我 发给你

网友(2):

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化学(试卷部分)
(满分100分 90分钟完成)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本试卷涉及的相关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一、选择题
1.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块融化 B.黄瓜榨汁 C.菜刀生锈 D.玻璃破碎
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磺、木炭组成,属于(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3.日本福岛核事故引起世界关注,而“加碘食盐可防核辐射”的谬说则引起中国的抢盐风波。加碘食盐中所含KIO3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3                C、+5               D.+7
4.下列各组元素符号第一个大写字母相同的是( )
铁 铜 钠 B. 钙 镁 铜
C. 钠 镁 铝 D. 碳 钙 氯
5.小明在化学课上记录了许多化学符号及含义,其中准确无误的是(       )
A.氦气:Ha B.2个氮分子:2N
C.氧化铝:Al2O3 D.两个氧元素:2O
6.人体中缺乏某些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例如导致骨骼疏松、畸形所缺的元素是(       )
 A.锌             B.碘              C.钙             D.铁
7.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NaOH B.O2 C.HgO D.Na2SO4
8.下列仪器中,不宜用来直接加热的是 ( )
A.蒸发皿 B.烧杯 C.试管 D.燃烧匙
9.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保护日。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各组气体都属于空气的污染物的是 ( )
A.CO2、N2 B.NO2、O2 C.CO、CO2 D.SO2、NO2
10.下列化学变化中,氧元素从游离态变为化合态的是(       )
A.碳在空气中燃烧 B. 氯酸钾受热分解 C.二氧化碳溶于水 D.水通电
11.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蒸发食盐水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2.下列各组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产物都是固体的是( )
A.木炭、煤 B.木炭、硫 C.磷、镁 D.磷、硫
13.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无色气体,最好是用( )
A.带火星的木条 B.灼热的木炭 C.澄清的石灰水 D.燃烧的木条
14.试管在化学实验中常与其他仪器和药品同时使用(图中其他仪器和药品略去)。下列试管的朝向与实验项目相对应且正确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C.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给液体加热
1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如图进行读数,体积记作
7.9mL。则量筒内的水的实际体积是( )
A.等于7.9mL B.大于7.9mL
C.小于7.9mL D.都有可能
 16.防疫使用的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3O3N3Cl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 高氯精分子中C、O、N、Cl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 高氯精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7
D. 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17.实验室用草酸(H2C2O4)制取CO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O2 B.H2O C.CH4 D.H2
18.常温常压下在实验室收集NH3(气体),与选择收集方法无关的信息是( )
A.NH3的密度 B.NH3在水中的溶解性
C.空气的密度 D.NH3的质量
1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是( )
① 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 加热并收得气体 ③ 停止加热
④ 装药品、固定装置 ⑤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④②③⑤ C. ①④②⑤③ D. ④①③②⑤
20.下列物质中,含氧原子数最多的是( )
A.64克二氧化硫 B.3.01×1023个氧分子 C.0.75mol水 D.4克NaOH
21.正确记录实验数据是一项实验基本技能。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错误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2.9gNaCl固体
B.用10mL量筒量取8.3mL蒸馏水
C.向50mL小烧杯中倒入约20mL蒸馏水
D.用pH试纸(即广泛pH试纸)测得某盐酸的pH为2.5
22.实验室加热约150 mL液体,可以使用的仪器是 ( )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①③④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23.粗盐提纯实验中,搭建蒸发装置时,下述操作中应首先进行的是
A.放置酒精灯 B.固定铁圈位置
C.点燃酒精灯 D.将蒸发皿放置在铁圈上
2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无色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
B.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有大量白色气体生成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并放出大量的热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是澄清、透明的液体就可直接饮用
B.日本大地震中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人类反思.要更安全可靠地利用核能
C.为了食品安全,应禁止生产和使用任何包装食品的塑料制品
 D.食品添加剂对人体都有害,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26.关于物质的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 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1 mol水分子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D.像米粒这样细小的物体可以方便地用摩尔进行计量
27.化学概念间在逻辑上有下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B.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28.现将下列两组物质加热,a表示mg氯酸钾,b表示mg氯酸钾+二氧化锰少量,如图,其放出氧气的质量、速率和加热时间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O2 O2 O2 O2
b
a b b a b a a
t t t t
A B C D

二、填空题
1.通过几个月的化学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填化学式)
(1)2个氢原子 。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3)冶炼最多的金属是 。
(4)人体内含量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
(6)为防止甲状腺亢进,近年来我国推行在食盐中加入了_________元素。
(7)生活中常用生石灰作干燥剂,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2) 化学变化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 。
(3) 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4) 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
(5)由中国等六国共同破译人类基因图谱的工作终于完成。C9H3O7N7P是组成基因物质的一部分,它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碳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5摩尔C9H3O7N7P分子所含的氢原子为 mol。
3.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选用上表中元素,表示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 (写出两种即可),并写出其中一种物质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A B C
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
(1) 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火焰的 。
(2)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都要先 ,再点燃。
(3)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应预先 。
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在水、铁粉和氦气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2)水煤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燃料,以下是生产水煤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任何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对物质的认识越深入,就越能充分、合理地利用物质为人类服务。请从物质两面性的角度,说说你对氧气的认识(各举一例)。
应 用 氧 气 隔 绝 氧 气

6.观察、比较与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对于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
2CO + O2 2CO2 2Mg + O2 2MgO 4P+ 5O2 2P2O5
(1)通过比较,发现它们有许多共同点,请你写出其中两点:
① ;② ;
(2)以上化学方程式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请你写出其中一个与另两个的一点不同: 。
7.某小组同学进行了有关蜡烛成分测定的实验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 产物中有 (1)
将内壁涂有 (2) 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3) 产物中有二氧化碳
由此可知:蜡烛的成分主要 由 元素组成,可能还含有 。
8. 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在密闭性良好,操作规范的条件下,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请回答:
(1)左图A仪器的名称是 ;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可能的原因 。

三、简答题
1.我们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还与可燃物跟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报告。
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2 )
取少量硫点燃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B 取粗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不发生燃烧 (3)
取细铁丝烧红后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通过比较A、B两组对比实验的现象,我们可以得出的规律是: ,________ ___。
2.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和②的仪器名称: 、 。
(2)小明用上图A、E装置制取一种常见气体。
①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 (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
③如何检验D中的气体已收集满?请写出有关的操作和现象

A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收集气体时,要等到有连续稳定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而不是一看到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其原因是 。
⑤若在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KCl,需进行以下操作,请把空缺处填上:
①在烧杯中( )填操作名称

②经( )操作→

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
⑥ 利用A装置还可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实验仪器收集气体时,若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4)若用右图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

3.化学实验小组讨论测定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
[查阅资料]:常温下氧气密度为1.42 g/L;碱石灰干燥剂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极易吸收水蒸汽和二氧化碳。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计算出其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从而可知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
[过程方法]:
(1)组长首先设计(如图A):向装有样品溶液(20 g)的锥形瓶(75 g)中投入0.5g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反应完毕后测得锥形瓶和反应后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5.1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是____g,双氧水溶液含过氧化氢 mol(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2)小林对组长的图A设计提出质疑,设计了如图B的方案,即在组长方案的锥形瓶上加一装有碱石灰干燥管,然后再操作,请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 。
(3)小明通过思考后,觉得他们的方案误差都较大,于是设计了如图C的方案(试剂用量不变)。则小明需选用 mL的量筒(填250mL、500mL、6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