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晚上为什么要打更?
现代人有钟表,所以不是很明白古代人对于打更人的需要。打更一般两人一组,19:00落更,21:00二更,23:00三更,1:00四更,3:00就是五更了。古代人因为睡觉都比较早,所以一般打完五更就会起床准备一天的事情,就连皇帝也是如此。当然除了报时之外,打更人还有其他的任务。
首先,打更有驱鬼驱邪一说。这就要说到打更的起源了,打更起源于秦朝,成形于汉朝。这种在夜间敲打报时的方式,最开始是巫师驱除逗留在宫中的邪灵的。刚开始的打更者都不是普普通通的人,最起码是个有点驱鬼能力的巫师。直到后来才慢慢出现更夫这个专门的职业,更夫一般是两个人,两人互相为对方壮胆。再打了五更之后,据说逗留在民间的鬼怪就要四散而去。
古人因为对科学认知的有限,对黑夜有种天然惧怕的心理,对于胆小的人来说,更夫报平安的声音让他们感觉安心。当然,让大家心安的还有更夫的另一个职责,这就是巡夜防火。
打更人走街串巷,不仅仅是报时,还要注意家家户户的动静。在古代人们夜里取暖或者照明用的都是柴火或者煤炭,而家中的家具包括房屋的结构都主要是木质的,穷人家们更是在床上铺着稻草,所以对于古人来说防火非常关键。如果出现了意外,火势迅速蔓延,睡在木头稻草之中的人们迅速毙命,一家烧起来马上就牵连成片房屋,逃都没时间逃。所以打更人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注意家家户户的情况,提醒熟睡的人们提防家中的取暖设备,防止火灾发生。
另外打更人大声呼喊,对正在作案的盗贼也有震慑作用。作为证人,如果打更人能够帮助官府抓到不法罪犯,还能得到一笔赏金。从这两方面来说,更夫工作关系到家家户户的安全,所以这个职业在古代还是比较受人尊重的。
至于打更人是怎么计算时间的这个问题,我们都知道古代人的时间都是通过日升日落来计算的,到了晚上,通过月亮大约能算出时辰,但是如果遇到阴雨天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后来更夫们计算时间就开始使用漏刻,漏刻的毛病就是冬天是容易结冰,渐渐的,就出现了沙漏。两人轮流守着沙漏,到了点就出门巡夜打更,这就是更夫每天的工作内容。
打更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夜间报时制度,由此产生了一种巡夜的职业——更夫,更夫也俗称打更的。
打更是个较为普遍的职业。在古代,人们缺少精确的报时手段,晚上的报时就几乎全靠打更的了。甚至很多农村城镇都有打更的。那时候大家晚上少有文化娱乐生活,基本上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们听到更夫的打更声,便知道了时间,按惯例该做什么,人们都过着一种按部就班的平静生活。解放后,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对时间的要求远非打更可以满足了。自然而然的,打更这门古老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别看小小的打更,那可还有许多讲究。
打落更(即晚上七点)时,一慢一快,连打三次,声音如“咚!——咚!”,“咚!——咚!”,“咚!——咚!”;
打二更(晚上九点),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三更(晚上十一点)时,要一慢两快,声音如“咚!——咚!咚!”;
打四更(凌晨一点)时,要一慢三快,声音如“咚——咚!咚!咚”;
打五更(凌晨三点)时,一慢四快,声音台“咚——咚!咚!咚!咚!”。
总体来说是由慢到快,连打三趟便收更结束。但为什么又不打六更(凌晨五时)呢?因为古人早睡早起,五更一过便开始起床做家务了,“一日之计在于晨”嘛,就连皇帝也在五更天便开始准备上朝了。另外,还有种说法就是五更天鬼在串,此时不宜惊动他们以免影响他们回不到阴间而在阳间为祸,当然,这是古人的封建迷信了。
古代的更夫十分辛苦,晚上不能睡觉,而要守着滴漏(一种记时的东西)或燃香(也是计时的东西),才能掌握准确的时间。打更的职业虽然高尚,但似乎古人有时也常拿打更的开涮,有句俗话叫“打更人睡觉——做事不当事”就是明证。还有句话叫“落手打三更”,意思是一更天打成了三更天,指搞错了。其实,打更的历史源远流长,打更起源于原始的巫术,主要起驱鬼的作用,那可是受人尊敬的巫师才有资格来打的。所以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保留了打更驱鬼的习俗。如著名的《红楼梦》就有这样一段描写“晚上吴贵到家,已死在炕上。外面人人因那媳妇儿不妥当,便都说妖怪爬过墙吸精而死。于是老太太着急的了不得,替另派了好些人将宝玉的住房围住,巡逻打更……”
打更人中也不乏有名人物,如孙中山先生的父亲就参曾经是打更的,可他却培养出孙中山这样杰出的人物。在孙中山南洋纪念馆里,至今还保存着其父打更的物品,不由让人引发多少打更的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