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端供电电压为15V左右,末端电压测试为12.5V,线路长度为100M左右。在相同像素下CCD的成像往往通透性、明锐度都很好,色彩还原、曝光可以保证基本准确。而CMOS的产品往往通透性一般,对实物的色彩还原能力偏弱,曝光也都不太好。
高端摄像头基本都采用的是CCD感光元器件,主流产品则基本是CCD和CMOS平分秋色,总的来说还是CCD的效果好一点,CCD元件的尺寸多为1/3英寸或者1/4英寸,在相同的分辨率下,宜选择元件尺寸较大的为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购。
视频捕获能力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因而对电脑的要求非常高,即CPU的处理能力要足够的快,其次对画面要求的不同,捕获能力也不尽相同。现在摄像头捕获画面的最大分辨率为640×480,在这种分辨下没有任何数字摄像头能达到30帧/秒的捕获效果,因而画面会产生跳动现象。
比较现实的是在320×240分辨率下依靠硬件与软件的结合有可能达到标准速率的捕获指标,所以对于完全的视频捕获速度,只是一种理论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摄像头
以前做过12V集中供电,始端供电电压为15V左右,末端电压测试为12.5V,线路长度为100M左右。三年后,始端供电电压增加至16V,末端电压降至9-10V,建议使用220V供电,单独安装变压器。
我也深受此问题的困扰。最终设备能够正常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是功率,也就是说你最终的电压与电流的乘积要满足设备所需的功率。举个简单的例子:
集中供电输出电压为12V,电流为20A,功率为240W。假设监控摄像头所需功率为6W,也就是说允许的功率损耗为240W-6W=234W 。根据功率损耗计算公式 p=I2R(2是指数)计算出线路电阻R=0.585Ω。然后根据线路电阻值计算公式R=电阻率*L/S 0.585Ω=0.072*L/S 假设导线横截面积为2.5 带入计算得到L为20.1325M。
总结:240W的功率下降为6W,最多传输20.1325米,方可保证摄像头可正常使用。考虑理论和现实的误差,一般取值20米。
如果是70米线上安6个头你就不用想了,集中供电的话每个头单独两芯线1平方的50米大约降3V左右,如果摄像机好一些9V应该还可以用,线路加长可以考虑增加线的平方数。
既然是12V集中供电而且每个都要12V,那一定是用并联的了.并联的话每台得到的电压都是12V除非电源功率不够. 只要注意电流有多大就可以了.还有,信号会不会互相干扰,这也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