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个意思。
1、“始一反焉”读音:[shǐ yī fǎn yān],意思是:「才能往返一次」。其中“焉”是助词,置于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相当于「也」、「矣」、「呢」。
出处:唐.柳宗元《封建论》:「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释义:借助外物就一定会发生争斗,争斗不止,便一定会找能判断是非的人而听从他的命令呢。
2、“无陇断焉”读音:[wú lǒng duàn yān],意思是:「这里没有高而陡峭的田岗了」。其中“焉”用作代词,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彼」、「这里」。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众好之,必察焉。」
释义:大家都喜欢他,所以一定要去考察他。
“焉”主要有5个意思,分别是:
1、用作代词, 表示指示,相当于「之」、「彼」、「这里」。
出处:周.佚名《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释义:我到哪里弄到一支萱草,种在后庭院。
2、合义词。相当于「于是」、「于此」、「于之」。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制,岩邑也,虢叔死焉。」
释义:制,是个险要的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地方惟命是从。
3、用作副词,意思是:岂、如何。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先进》:「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释义:侍奉人还没待奉好,怎么能侍奉鬼神。
4、助词。置于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相当于「也」、「矣」、「呢」。
出处:战国.列子《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释义:寒暑交换季节,才往返一次呢。
5、词缀。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表示状态,相当于「然」、「样子」。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释义:当你看它的时候,它在你前面,可是忽然之间,一不留神它又出现在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