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的师资并不会差,建议你到海南大学的网站浏览。他的文学院在05年排年是在百大以内,应该不会太差。 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是海南大学下属的13个学院之一,成立于1988年(原称:文学院)。在十余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以“弘扬人文精神,传播现代文明”为院训,注重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强调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造就了一大批为国家兴盛、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的各类人才。 学院现设汉语言文学专业、广告学专业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2005年9月开始招生)三个本科专业。学院的文艺学硕士点是海南省唯一文艺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基地。学院各本科专业现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部分省市自治区为全国高考第一批招生的专业。 学院除下设三个系外,还附设对外汉语教学中心,面向海外招收了美、日、德、法、俄、韩等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另外还设有海南大学黎族研究中心、海南大学方言研究室、海南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海南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 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近1万册,订有各种中外学术期刊100余种,并设有专门的影视资料室,收藏中外影视精品影碟2000余部。同时,学院还设有2个网络实验室及1个多媒体教室,配备3台高清晰度投影仪和60多台高性能计算机,定期向学生开放并进行免费培训。 学院全面贯彻海南大学办学指导思想,以本科教育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认真探索既适合学校发展思路,又适合本学院学科规律的教学模式,逐步走出了一条“以培养大学生成才为目标,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为中心,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为基础”的办学模式,取得明显效果。学院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探索总结出一些符合自身特点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办学思路和办学特色,这就是:大力加强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教学制度建设;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的培养;走开放办学和联合办学之路;广泛开展对外学术交流。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多人,教师队伍素质较高。有教授6人,副教授14人;国家政府特贴专家3人,省优专家2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1人,在读博士2人;专任教师中有研究生学位的比例达到82%。在聘教授中聚集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学者专家:如孙绍先、耿占春、王琢、多多、王小妮、辛世彪、张江南等。 学院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积极探索学生面向社会的能力与技巧,突出人文传播学科的特色与优势。一方面,利用理论传授教会学生认识社会、分析社会、应对社会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加大学生口语表达与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掌握社会交际的的基本技巧。在这方面,学院青年教师指导学生拍摄的《麦大叔》等DV电影纪录片,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射到社会底层,关注民间文化、民间精神,获得社会一致好评,即将代表我省参加澳大利亚北领地省“城市与文化”国际电影节;学院青年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来自民间的教改”项目,鼓励学生读作品、作分析并上台演讲,在2004年11月海南师范学院组织的“王蒙、余光中散文研讨会”上,学生的发言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在校外,除每年寒暑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外,还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与驻海口近30多家企事业、行政单位签订实践教学协议,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参加多层次的社会实践。 同时,学院还积极聘请国内外知名教授、专家来校座谈和演讲,聘请严绍璗、洪子诚、韩少功、赵一凡、陈忠实、蒋子丹、李少君等名家学者为兼职教授,还定期组织本院知名教授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很好的效果。 文艺学学科是海南大学首批八个重点学科之一。本学科于200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从200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设性别诗学、文学批评学、比较文艺学三个研究方向。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5名、讲师4名,其中有博士5名,硕士7名。其结构合理,充满生机,教学科研能力强,开展了一批省部级重点项目的研究,其中包括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重点规划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特色教学方面,学院积极探索传统人文素质教育与现代传播技能教育相统一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以海南方言研究、海南黎族文化研究和诗歌研究为特色的发展模式。 似水流年弹指间。新世纪,新挑战,新机遇。在海南大学提出“建一流学科,办特色大学,向‘211’目标迈进”跨世纪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人文传播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将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努力实现新世纪发展目标,共同将人文传播学院建设成为海南省人文科学教育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