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市场主体是什么意思

还有培育要素市场是什么意思
2024年11月29日 18:43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全国首创集中定点屠宰

  “一把刀杀猪、一口锅烫毛、一杆秤卖肉”。与国内许多城市一样,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深圳屠宰业仍然是传统的屠宰业,自发的私宰网点遍布市区,不仅技术落后,食品安全卫生更无法保障。在当时李广镇副市长的特批下,时任深圳市工商局(物价局)副局长的龚培连同兄弟部门一起创议、订立了变“千把刀”为“一把刀”的思路,即定点设场、集中屠宰、集中检测。在这一思路的推动下,市工商局与贸发、肉检等部门分工合作,排除阻力,掀起了深圳乃至全国第一次肉食品生产、经营的监管改革。结果是,深圳全市只在清水河设立一家定点屠宰场,实行生猪集中屠宰、集中检测和定向批发,同时按深圳特区的差率控制办法改分散议价为统一订价,市民吃上了安全无公害、价格合理的“放心肉”。

  龚培连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当时的国家内贸部部长在厉有为书记陪同下还专门来深圳考察,随后在北京试点,进而推广到全国。

  多个“第一”成为全国市场建设样板

  改革开放的消息传出后,国内各省市的经营者纷纷跑来深圳办个体、 集体、内联、独资、合资、合作等企业,经营的商品品种五花八门,包括生产资料、生产要素在内的分类多样、功能齐全的市场,此时呼之欲出。龚培连表示,在市场培育过程中,同兄弟部门密切合作,使深圳在多个领域创下了全国第一,并成为国内其他省市的市场样板。

  1991年5月,全国第一家保税生产资料市场——深圳市保税生产资料市场成立。8个行业19家公司的贸易行经工商部门核准后进场设点,经营保税生产资料业务。深圳工商部门还引导经营者采购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同时协调相关部门为保税区内经营者减免各项费用。据统计,当时深圳保税市场的价格比香港还要低5~10%。这促使特区企业直接到该市场购买所需的进口生产资料,在提高特区市场对外开放度的同时,推动了深圳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1991年6月,全国第一家生产资料期货交易所——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当时曾任监事会成员的龚培连告诉记者,深圳工商部门当年参与了该交易所的前期调查论证、研讨分析和相关管理规定的制定工作,并核发了48家会员单位经营资质证照。成立后的交易所面向国内企业,经营国家指令性计划外产品,如铜、铝、锌等常用有色金属。

  几乎同时,全国首家动产拍卖行也经市政府批准成立,字画等工艺品首次得以进入市场。时任监事会主席的龚培连表示,成立动产拍卖行的想法来自于对香港市场的考察。他当时有幸参观了一位大律师的工艺品拍卖行,深受启发。“一件工艺品本可卖到1000元,离开拍卖行,它也许只能卖10元钱。”动产拍卖行的成立,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和相关协会前来观摩、试水,并纷纷效仿。据粗略统计,深圳动产拍卖行的拍卖品共涉及十四大类500多种,成立4年多时间里拍卖总成交额达到2000万元。

  积极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

  深圳建市初期,市工商局的注册登记工作主要服务于招商引资。龚培连告诉记者,那时候深圳的许多企业对什么叫法人,什么叫股东,什么叫股份、集团还十分陌生。招商引资难度更大,外商来深圳不容易找到合作对象,不敢盲目投资,只能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和场地租金,选择“三来一补”项目;深圳企业不清楚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也担心被外商欺骗。“没办法,那时只能推着企业走。”

  深圳工商部门渐渐意识到,要想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必须帮助企业完善运作机制,促使其形成按国际惯例运作的现代企业制度,并尽快与国际接轨。在深圳国营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试点中,工商部门积极参与股份制改造方案和上市公司的审批,对股份制改造的公司章程和登记条件积极审核把关,依法合理界定企业股份关系,规范企业内部组织。

  同时,该部门还积极扶植企业集团的发展,支持大中企业走专业化、集团化、跨国经营的道路;积极支持企业集团开办财务公司、科技开发公司等直属职能机构和多功能企业,使其真正形成集资产经营、市场开发、科技进步、利润结算、服务于一身的集约化、多元化企业。龚培连表示,那一时期,国内还没有集团公司,深圳组建集团公司的条件也比广东省苛刻。“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培育出更优质的、能走在国内前列的集团公司。”

  这一时期,该部门还大力扶植大中型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康佳”、“飞亚达”等一批享有盛名的商标都在此时诞生。

  改革登记制度,放开企业手脚

  “打个比方,开办一家制鞋厂,先要通过贸发局等若干部门审批,到了工商局,鞋带还要当作单独一项经营范围登记。”龚培连坦言,“当时的企业登记管的就是这么死,一家企业经过多个部门审批后再到工商部门审核发照,不知要经过多少个月,市场环境都可能发生变化了。”龚培连把当时这一客观状况比喻成“捆着手脚下海学游泳”,根源在于深圳的企业登记审批制度没有与国际接轨。

  1993年3月30日,对龚培连而言,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市工商局就刚刚获市政府批转出台的《深圳市工商企业登记管理规则》举行新闻发布会。该规则突破了原有的企业登记制度,由审批注册制改为国际通行的核准登记制,并大幅放宽经营范围的核准规定,使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松绑,经营中拥有更多的灵活性,提高了应变能力。根据这一规则,企业登记时限缩短了1/3,外资企业开业登记时限甚至缩短了4/5,提交的材料也从14种减少到7种。企业登记实现了咨询-受理-初审-核准-回复的一条龙服务脉络。

  新闻发布会吸引了数十名中外记者。深圳商报第二天进行了专题报道;几天后,相关新闻出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华人报纸上。仅仅一周后,市工商局受理了700多家企业的登记申请、1800多人次的现场咨询。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今天的龚培连嘴角依然挂着一丝兴奋的微笑。

  “管生”“管死”还要“管活”

  “我们要管生,让企业生得又快又顺;我们也要管死,让害群之马死得其所;我们还要管活,让其活得富有青春活力和魅力。”这是龚培连当年对深圳市场管理原则的论断。他认为,就一个市场、一个企业而言,其“生”、“死”、“活”,是固有的规律性命题。“生要优生,死要死得其所,活要活得健康、活得有效益。”为此,他在长达13年的工商物价部门领导工作中不断探索。

  “管生”,深圳在国内率先实行企业登记制度改革,改审批制为“准则登记制”。根据政府定期发布的产业政策,企业依照相应的“准则”向登记主管机关申请登记,不必经过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审批(除专控、专营外)。

  “管死”,在改革开放初期,多种市场、货币、价格形式并存又相互影响的特殊市场环境下,深圳工商部门切实加强企业倒闭、清盘、注销及对不法经营行为日常清理等工作,不断净化市场环境,力争让“死者”死得其所。

  “管活”,是市场、企业的美好愿望,也是政府实现职能转变、寓监管于服务的体现。早在20世纪80年代,龚培连便在深圳工商物价部门的实际工作中开始了积极探索。“热情的红娘、聪明的参谋、高明的医生”、“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设深圳‘购物天堂’”,对于当年提出的这些服务口号,老人如今仍记忆犹新。此外,他还从培育市场体系、完善价格体系、建立咨询听证制度、改革传统管理手段等方面不断探索完善政府对企业、市场的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