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刘徽与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贾思勰及其《齐民要术》,裴秀,郦道元及其《水经注》;道教的发展,佛教的盛行,范缜的《神灭论》,北魏大武帝和北周武帝的灭佛;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建安文学,陶渊明与田园诗,南北朝的民歌;书法艺术的发展与王羲之等书法大师,曹不兴,顾恺之及其杰作,石窟艺术宝库。
2.能力与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特点。通过联系前代文化成就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理解文化发展的连续性,培养学生的理解、综合等方面的能力,学习把握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之间的历史联系来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
结合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状况,学习本节关于道教发展、佛教传播的有关内容,学习“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的科学方法(列宁:《论民族自决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建安文学、陶渊明的田园诗杰作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瑰宝,与语文教师合作,共同指导学生结合其创作环境,阅读原作,赏析他们的诗歌,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水平与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战乱对科技文化的发展起了破坏和阻滞作用,但我国的科技文化仍有很大发展,并在民族融合中吸取了新的营养。文化长期延续发展,是中国文明史的一大特点。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
魏晋南北朝涌现了一大批科学家、诗人、书法家、美术家,许多科技成就在世界居于领先地位,许多文学艺术成就具有独特的风格与魅力。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民族自豪感,并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创新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祖冲之、贾思勰及其贡献;魏晋南北朝的文学;书法艺术。
难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图片:王羲之的《兰亭序》(或其他书法作品)、顾恺之的画作、云冈石窟的照片、龙门石窟(以宾阳中洞帝后礼佛图等为最佳)照片。选印三曹诗选与陶渊明诗选(各选2~3首)。
学生:复习“秦汉时期的文化”(重点阅读与理解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佛教的传人、道教的形成、乐府诗等有关内容)与本章的引言。阅读建安文学的一些代表作与陶渊明的诗作,不指定具体篇目,任其自由阅读。收集、传阅魏晋南北朝艺术成就的各种图片、照片、邮票。到过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同学准备向全班同学介绍参观的感受。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复习本章引言,进一步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状况的基本特点,导入新课。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处于分裂状态,长期战乱,社会动荡,对经济、文化都有极大的破坏,但是我们的民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进取的活力,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又有了新的发展,新的成就,而且随着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民族融合使魏晋南北朝文化更加绚丽多彩。这一时期的文化,上承先秦与秦汉,又有创新,从而下启隋唐文化昌盛的局面。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
1.数学新成就
数学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成就最为显著的学科之一。汉代《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魏晋时的数学家刘徽写了《九章算术注》,创造性地提出了割圆术求圆周率的方法。他认为圆内接正多边形面积小于圆面积,但边数屡次加倍,其面积就愈接近圆面积,以此求得圆周率。这实际上是运用极限的概念来解决求圆周率的问题。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博学多才,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数学方面,他的成就首推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求出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有效数字的圆周率,算得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用这个数值来计算直径为1000米的圆周长,其误差不超过1厘米。在公元5世纪这是一项非常了不起的伟大成就。直到15世纪前期才有人求出更精确的圆周率数值。祖冲之还著有《缀术》,这是一部内容深奥的数学著作,唐朝时曾被列入“算经十书”,作为国家所设算学科学校的教科书,后来失传了,直到今天,国内外数学史家对这部专著的内容还在进行探研。祖冲之的数学成就是中国人的骄傲,也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月球背面就有“祖冲之环形山”,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数学家。
2.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中国是农耕文明高度发展的国家。自古以来,农业被视为“天下之本”。汉朝以前,我国就有许多农学著作,但可惜均已失传。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农书。
贾思勰是北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他“采捃(jun)经传,爱及歌谣”,继承和总结了我国古代农学遗产,又“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农学体系,撰写成了《齐民要术》。
内容全面是《齐民要术》的突出特点。除“商贾之事,阙而不录”以外,“资生之业,靡不毕书”。这部著作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北魏末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耕、畜牧的生产经验以及食品加工、储藏等,反映了北魏时期我国北方农业等科学与生产技术的水平,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
3.地理学的重大发展
地理学也是中国古代深受人们重视的科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理学在两汉地理学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裴秀、北魏郦道元是对我国地理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地理学家。
裴秀是西晋时期的地图学家。《禹贡》是中国古代地理的一篇珍贵记载,它假托禹治水后的政区划分,记述地理状况。西晋裴秀认为“《禹贡》山川地名,从来久远,多有变易;后世说者,或强牵引,渐以暗昧”,于是绘制了《禹贡地域图》,还提出了绘制地图的重要原则。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赞誉裴秀“堪称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北魏郦道元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撰写了《水经注》。这部书以前人的《水经》为纲,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扩充与丰富了《水经》的内容,全书共40卷,30多万字,作了20倍于原书的“注”,自成巨著。《水经注》详细记载了全国大小河流水道1000多条,全面、系统地描述了这些水道的源流走向,详细、生动地记载了其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内容。“道元好学,历览奇书”,郦道元知识广博,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水经注》文笔生动流畅(读《水经注》中“三峡”或“孟门山”一段),郦道元笔下的长江三峡、黄河龙门,以文字的艺术之美,表现了祖国山河的自然之美。北宋大文豪苏武说:“嗟我乐何深,水经也屡读”。《水经注》不仅是一部地理名著,历史、文学价值也很高。
二、道教、佛教的传播与反佛
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道教在民间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生变化,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广泛传布,盛行起来;同时,反佛也开展起来,“神灭论”与佛教的“神不灭论”成为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一场思想斗争。
1.道教的发展变化
道教源于民间,在东汉中后期,逐渐具备宗教的基本特征,形成独立的宗教。最初,它在下层民众中影响较大,成为民间结社、甚至农民起义的精神工具。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发生分化。一些道教理论家对它进行改造,使这一宗教逐渐为统治思想所接纳。东晋人葛洪是著名的道教理论家,他把儒家学说的社会伦理也作为道教的指导思想,同时大谈采药炼丹,养生延年,修道成仙。他的著作《抱朴子》,就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主要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攘(rang)邪却祸之事”,外篇讲“人间得失,世事臧否”,倡言儒家的名教纲常,他把民间传布的道教斥为“妖道”。葛洪把道教思想与儒家学说结合起来,很适合统治者的需要,于是,道教在官僚士人上层社会中风靡一时,《抱朴子》也被奉为道教经典。葛洪是一个炼丹家,炼丹在无意中对早期化学作出了重大贡献,《抱朴子》一书中就有许多化学知识。他还是一位医学家,曾把许多用之有效的药方收集整理成书。
南朝时,道教理论家写了一些书籍,道教经典增多。萧梁时,陶弘景进一步在道教教义中融入儒家学说,而且吸取佛教教义,还把封建等级制度引入道教的神仙世界,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经过陶弘景的改革,道教的改造基本告一阶段。民间道教已完全改变成了正统道教。陶弘景在医药学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
2.佛教的广泛传布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战乱不息的乱世为佛教的广泛传布提供了社会环境。在苦难中挣扎的穷苦百姓,希望在精神上得到解脱,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让他们从中得到虚幻的慰藉。统治者也需要佛教,佛教有一整套系统的教义,可以借助它来控制人们的思想,麻痹人们的斗志。这样,南北朝许多统治者都笃信佛教,并极力宣扬它,以此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法显是当时著名的高僧。他从陆路西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但他“自力孤行,遂过山险”,到达天竺,后取道海上回国。他带回并翻译了一些佛经,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经历,写成了《佛国记》。这部书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南亚各国交通、地理、历史、社会习俗的重要著作。法显等一批西行高僧,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因此,他们能较好地汲取印度文化的精华,同时传播中国文化。以佛教为载体,印度文化、中亚文化也传到中国,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一部分,可采用阅读法处理。教师应在课前要求学生查阅工具书,了解法显和《佛国记》,否则无法通过阅读达到理解与掌握这段文字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在印度文化对中国的积极影响方面,要准备一些例证,以便回答那些对此有兴趣的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3.佛教盛行的危害与反佛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空前炽盛,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首先,“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天国是“装饰在锁链上的那些虚幻的花朵”(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刘宋文帝就说:全国百姓信佛教。“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佛教的广泛传布使人民安于现状。其次,广修寺塔,施舍钱财,耗费了大量钱财。当时,北方、南方遍布佛寺,北魏迁都前,“京城(平城)内寺,新旧且百所……四方诸寺六千四百七十八”,迁都后,洛阳佛寺有五百多所,北魏境内佛寺增至一万三千七百二十所;南朝的建康就有佛寺五百多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刘宋明帝建造一座寺院,就有大臣说:“陛下起此寺,皆是百姓卖儿贴妇钱,佛若有知,当悲哭哀怨。”其三,寺院经济过度膨胀,占田夺人,与封建政府争夺劳动力,使政府税源减少,加重了农民负担。据记载,北魏寺院“侵夺佃民,广占田宅”,“遍于州镇”。这些农户缴纳的租税归寺院经管,不上交政府,南朝寺院也是如此,以至“天下户口几亡其半”,这也成为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突出特点。
由于佛教炽盛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不断有人站出来提出反佛,有的统治者也为了维护官方利益,大举灭佛。
南朝一些皇帝笃信佛教,齐梁时杰出的思想家范缜却“盛称无佛”,提出“神灭论”,从理论上给佛教以沉重打击。他在《神灭论》中,针对佛教形神分离,人死后灵魂能离开肉体独立存在的“神不灭”的观点,提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又指出,“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存?”范缜关于人的精神和形体关系的思想,是对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重大发展,有力地批判了“神不灭”的说教。范缜不为利诱,不畏围攻,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精神十分可贵。
在北朝,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曾先后两次灭佛(指导学生阅读“北周武帝灭佛”的课文,并且结合课后练习中“阅读与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注意这次灭佛的背景、目的、措施及其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一些新成就,特别是祖冲之对圆周率的精确推算和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最为突出。在那动乱岁月里,道教发生变化,佛教盛行南北,反佛、灭佛也有很大影响。
第二课时
文学艺术是人类的精神财富。中国是诗的国度,数千年来诗人们的杰出创作美不胜收(提问:先秦、两汉诗歌创作的突出成就,并请一学生背诵一首自己最喜爱的先秦、两汉诗作)。教师从学生背诵的诗进行赏析评点、引入新课。
三、承上启下的文学
1.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历史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在两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社会的急剧变动,丰富了文学的内涵,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且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以牧歌、战歌为主的北方民歌,也给文学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这一时期的文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许多诗歌直接继承了汉代乐府诗的写实传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这些杰作又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诗歌体裁方面,许多诗歌上承前代传统,又对它进行改造。这一时期,诗歌完成了古诗从四言、五言、骚体到七言诗的过渡,使七言诗独立成形。这些都为唐朝诗歌创作空前繁荣时代的到来作了准备。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文学评论、散文、小说等都有发展,最突出的成就是诗歌。时代造就了一批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著名诗人。
2.建安文学
首先师生共同欣赏、评析曹操的《蒿里行》(建议教师在课前印发曹操的诗作《蒿里行》《苦寒行》《观沧海》)。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展开了一幅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百姓遭殃的历史画卷,有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历世文人将它誉为“汉末实录,真史诗也”。全诗仅80字,语言非常简洁,但场景却十分宏大。曹操的这首诗以乐府旧题“蒿里行”来写时事,“蒿里行”本来就是挽歌,曹操用它来表达对万姓生民在战祸中惨死的哀伤,感情深切真挚,具有苍凉激楚的风格,这又是汉乐府诗中前所未见的。他继承了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又有创新与发展(学生如提出对曹操其他诗作的赏析,教师应予肯定,并有所指导,若出现不同意见,教师不宜作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不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曹操的《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等,抒发了个人情感,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他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军事家,其审美情趣与一般文士大不相同,具有鲜明的个性。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时期(196~219年),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为代表的诗人,以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写出了许多内容充实、风格苍凉而又富有生气的诗赋,史称“建安文学”。代表作有曹操的《蒿里行》、王粲的《七哀诗》、蔡文姬的《悲愤诗》等。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精神,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又具有慷慨悲凉的风格,形成了新的文学风貌,称为“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陶渊明及其田园诗
师生共同欣赏评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课前选印陶渊明的田园诗发给学生,建议印发《归园田居》五首):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狗、深巷、桑树,一些在常人眼里极为平常的乡村景物,在陶渊明的诗中却构成了一幅优美宁静、令人神往的田园风景画。他把黑暗的晋朝官场斥为“尘网”“樊笼”,把自己退居田园看作复返自然。诗人把淳朴幽静的田园与虚伪欺诈的官场对比,表现了他远离污浊的清高。陶渊明对田园的描写技巧远高于常人,他特别善于从普通景色中去捕捉美,并把这种美表现出来。他的作品语言自然清新,朴素无华,但仔细研读欣赏,却使人体会到他的别具匠心。一些极普通的田家语言,都是经过高度艺术提炼的。因而,其诗语言平淡,但决不浅薄,相反使人感到淳厚有味。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也很著名,它向人们展示了诗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李白、杜甫等诗人都曾写诗表达自己对陶渊明的崇敬。
南朝宋、齐之时,山水诗开始兴盛,谢灵运的山水诗很有名。鲍照擅长于乐府诗创作,他的《拟行路难》是一组极为成功的乐府诗,表现了他傲岸不屈的性格和强烈奔放的感情。
4.南北朝民歌
南北朝时期,民歌大为盛行。“吴歌北曲调不同”,风格各异。南方民歌多为恋歌,以情意缠绵、委婉含蓄为特色,《采桑度》是一组和劳动相结合的情歌。北方民歌也有恋歌,但其牧歌、战歌更引人注目,以粗犷质朴、慷慨激昂、雄壮豪爽为特色。大家都很熟悉的《敕勒歌》和《木兰辞》等北方民歌代表作都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大放光彩的艺术
1.书法艺术
东汉末年,书法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艺术。汉末著名学者蔡邕就是有名的书法家。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名家辈出,风格多样。曹魏时,钟繇以楷书著称,把隶书开始转化为楷书,为汉字定型做出了贡献。“书圣”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并称书法“二王”。王羲之博采众长,对草、隶、行书都有创新。他一改汉魏质朴的书法风格,致力发展草楷结合的行书,创造了妍美便捷的新体,使书法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出示王羲之的《兰亭序》或其他书法作品),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潇洒飘逸,结构又非常严谨,开创了一种新的书法意境。
北朝书法艺术以魏碑为代表,气势雄浑,古雅端庄,较多地保留了隶书的特点,于古拙质朴中透出强烈美感。
2.绘画艺术
曹不兴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画家,善绘佛像,“创佛事画”。他的画作非常传神,在历史上留下“误墨成蝇”的故事(他为孙权画屏风,“误落笔点,因以为蝇。帝以生蝇,举手弹之”)。
顾恺之是晋代大画家,被后世誉为画家四祖之一,绘画题材广泛,尤以人物画最为擅长,其点睛妙笔超越前人。他的代表作都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女史箴图》唐人摹本,原藏清朝宫内,八国联军侵华时,被英国人掠劫,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3.石窟艺术
石窟寺的出现与石窟艺术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也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艺术宝库。十六国和北朝的许多统治者热衷于凿窟造像,石窟艺术兴盛起来。三大石窟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都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请参观过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学生介绍情况)。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文成帝时,较多地保留了印度、中亚的艺术风格,云冈第20窟大佛通高13.7米,结跏趺坐,庄严肃穆。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由于孝文帝倡导吸收汉文化,龙门石窟艺术风格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大,佛像具有秀骨清相、褒衣博带、飘逸潇洒的特点。
4.音乐舞蹈
对于这一段文字,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要求他们注意归纳具体史实,提出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舞蹈的发展特点。那就是引进、吸取少数民族和外国的音乐、舞蹈,对传统音乐进行革新。
【教学过程说明】
在讲授本节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的,以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为主旨,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赏析能力,因此,要让学生阅读一些文学作品。事实说明,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美好的思想情感不能仅凭政治思想教育,还要靠文化熏陶。
教师提供与本节内容有关的诗歌杰作,供学生自由阅读。教师不要指定“必读”篇自,让学生有选择的自由;对同一篇诗文,也不是强求统一的评议,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得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对诗文也不必一句一句地解释,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或跳读去处理,只要基本读懂就能有所体验。功利性不强,会适得其反。文化素养、诗文赏析能力,都是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决不可能立竿见影、一蹴而就。教师应当以自己的喜好,去感染学生;应当去为他们的体验式阅读创造良好的氛围,形成环境与对象的互动、师生互动。有条件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魏晋南北朝诗歌配乐朗诵会等课外活动。如果学生能为自己朗诵的那首诗找到与之相配的乐曲,那么,他的文艺鉴赏能力就已经大有提高了。